第41章 是时候干正事了 作者:未知 “火电厂发电原理……”华长青微微眯眼,以极快的速度向下閱讀,“郑道行……新员工的答卷么……普普通通。” 他也沒在意,就這么继续坐着等待。 不觉间,三分钟過去,他是個脑子很快,不愿闲着的人,這么呆着太无聊了,便干脆又瞄向了桌上的那几张答卷,信手拈来,翻了一页。 “這個人叫夏雪……字不错,该是個女孩。”他边看边点头,“嗯,很扎实,十分扎实,言简意赅,不错。” 可当他看见夏雪答的最后一题时,又微微皱起眉来:“這么悲观,看来是铁了心要出国的。” 华长青长叹了一口气,這样的人他见得太多了,而且十几年前,自己不也是其中之一?個中心酸,很难道清,唯有自己去领悟了。 抱着失望的心情,他终于打开了最后一份答卷。 “马马虎虎。”他很快地看過前两题,沒什么感觉,但当他看到第三题的时候,整個人突然为之一振,,“50000亿……怎么跟我计算的一样……张逸夫……张逸夫……只是今年的毕业生么?” 正此时,刘建網擦着汗走进门来:“华教授,让您久等了……那边跟领导交代清楚了。” “嗯。”华长青点了点头,收敛惊讶的表情,佯装平静地将文件归放回去,“不好意思,我擅自看了這几份答卷。” “沒事的,沒事的,那些卷子沒用了,我当成废纸草稿来回收一下。” “這個……”华长青抿了抿嘴,還是问道,“這些是今年北方电力学院毕业生答的?” “正是,這是其中三個答得最好的同学,您意下如何?” “還好,還好。”华长青本不想再问,但還是憋不住,便說道,“這個张逸夫是什么人?” “啊……就是一個本科生而已。”刘建網這才想起,华长青一定是看到了跟自己报告相似的数据,产生了兴趣,“這個孩子很敢想,道出這個数据就在您报告后的第二天,我還想问您呢,是不是和他认识?” “肯定不认识。”华长青摇了摇头,有意无意地问道,“他分到了哪個司局?” “這個……”刘建網不好意思地說道,“他主动要求去的电厂,最后我安排到了离蓟京比较近的冀北电厂。” “冀北啊……”华长青微微眯眼,望向窗外。 那是個天才么?亦或是狂想家?有真才实学么?亦或是空谈者? 算了,這不是自己现在该发愁的問題,待看他能否从电厂的烟尘中走出吧。 …… 与此同时,在冀北电厂办公楼,总工程师段有为十分少见地主动来到了厂长牛大猛的办公室,這位低调得快让人忘记的总工莅临,让牛大猛自己也惊了一下。 “来来,坐。”牛大猛用上宾的礼仪接待,丝毫沒有领导的架子,论资排辈的话,段有为比他要长。 “沒事,就两句话,站着說吧。”段有为随口笑道,“就是跟你商量個事儿,下周有一個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总结会,我想带小张去。” “小张?哪個小张?” “能是哪個?” 牛大猛微微一愣,依他的脑子,瞬间就想明白了——你丫要撬老子的人!! “這個……”牛大猛思前想后過后,纠结地问道,“這個会,前两年你是带着邱凌去的吧?” “是,但這次我想给新人一個机会,厂裡为了达标很多事要准备,邱凌不好抽身。” “机会是该给……”牛大猛嘟囔道,“可這次部裡的领导都会在,让一個新人去……” “呵呵,牛厂长,這不正是考验他的时候?看看在大场面到底拿不拿得开?” “可是,邱凌会有意见吧?” “這方面我去沟通。”段有为笑道,“老牛,你還不了解我么?真的沒别的意思。” 牛大猛开始思索,最近张逸夫确实帮了不少忙,尤其是帮自己儿子拿成绩的這件事,自己该借着什么事情示好一下的,可无论是评优還是评职称,都需要等到很久以后。而现在,有一個去全系统大会露脸的机会,如果派张逸夫去了,便也算是還了這個情。大学生,主动到电厂来,冀北又不是他的家乡,外加是张逸夫這种有才能的人,明显是来积累经验和业绩,一心向上的,有這种机会,他该是高兴。 “好吧,邱凌沒意见的话,我批准。”牛大猛最终点了点头笑道,“老段,咱厂子将来還指着大学生呢,你可得帮我看紧了,别被上面人给挖去。” 這個所谓的上面人基本是扯淡,他根本的意思還是你丫别跟老子抢人。 段有为早已到了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年纪,就此悠然一笑,告退离去。 “总觉得有点奇怪啊……”牛大猛看着段有为的背影,還是不放心,心道這家伙不能轻信,還是得让小壮盯紧了张逸夫,有什么想法立刻向自己汇报! 真正的人才,大家還是要抢的,即便是在小小的电厂裡。 技术科办公室中,尽管其余三位同事在看报纸、写诗、睡觉,可我們唯一的好科员张逸夫并未闲着,他深知邱凌是不会给自己安排什么靠谱工作的,必须自谋出路。当一個人迷茫的时候,不妨回头看看——是否還有未完成的圣旨! 除了学习以外,张逸夫唯一听到過的领导吩咐,恐怕就是开会时牛大猛提到的《安全规范》了。实际上,這玩意儿在前世是有全国统一权威版的,而在此时,上面传达下来的文件還比较分散,且各個电厂情况不同,最终导致這方面的规范大多是抄来抄去,自行编纂。反正现在张逸夫也沒事干,领导說過他做就是了,正好可以熟悉电厂。 于是乎,他的“电”脑先调出了1998版的全国通用版的《电力安全手册》,简单浏览一遍,其內容是极其严谨详实的,前辈们鞠躬尽瘁总结到了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值得敬佩。 直接把這個手册搬出来? 還是算了,几十万字的东西张逸夫写都要写几個礼拜,领导再看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