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人品 作者:未知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所有考生的额头上都聚起了一滴滴的汗珠,大家辛苦学习好几年,谁也不想在最后第三关被淘汰掉,否则再考试就必须要经過半年漫长的等待。 赵卓虽然显得很平静,但是内心却在为徐朗担心着,看着他一枚钱要看個两分钟才能分辨出来,也不由为他捏了把汗。 時間很快過去八分钟,虽然有人已经甄别完了,但是又将分辨過的重新拿起来再次確認一下。 眼看時間就不多了,徐朗所挑出的古钱只有12枚,虽然真假都对,但是還有三枚沒有挑完,要是按照他的速度,那肯定是過不了关的。 赵卓眉头微微一皱,突而一笑,他已经想到了能够帮徐朗過关的方法,然后便很认真的将盒子裡的古钱分别丢进了黑白盒子裡。 余唯洋把他這個动作看在眼裡,嘴角勾出一丝冷笑,到现在才想起把古钱挑出来,完全就是瞎胡闹,要是這样都能過的话,那满地都是鉴定师了。 此时時間离10分钟只有仅仅几秒,徐朗叹了口气,也能赌一赌运气,把剩下的三枚分别放在了两個盒子裡。 待到罗教授喊停的时候,守在一边的墨灵悄悄的将他丢错的两枚换到了真品的盒子裡,然后轻飘飘的回到了赵卓身边。 所有带着编号的盒子都放在考官面前,每個人盒子裡的古钱早就在发放前由工作人员进行過核对,考官们只需要对比下记录便可以知道考生是否過关。 随着一個個“過关”和“不過关”的声音响起,有人伤心有人兴奋,徐朗也在墨灵的帮助下過了关,兴奋得跳了起来。 罗教授拿起赵卓的盒子,看了一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赵卓,過关。” 這话一說,余唯洋的眉头不由一皱,這個结果是他怎么也预料不到的。 這时本来是全场寂静,却听场外一個考生突然說道:“他怎么可能過关,他才花了2分多钟就能把古钱分辨出来?肯定有問題。” 旁边的人便狐疑道:“小文,你說的是着的,他真的只花了2分钟?” 那個叫小文的考生拍着胸脯說道:“当然,他刚开始的时候拿起古钱略看了一下,闻了一闻,然后就放下了,我看了表的,2分20秒,然后就沒碰過古钱,到最后要结束的时候,才把古钱移到两個盒子裡。” 顿时全场炸开了锅,纷纷议论赵卓是不是走后门的,记录会不会造假。 赵卓也沒想到有人会注意自己,毕竟自己在考生中算是最不起眼的一個了。 看到场内外乱哄哄的一片,一直未說话的汪老說道:“诸位的情绪我們可以理解,但是請相信我們這裡绝对不会作弊的事情。不過为了公正起见,請同样有造诣的余会长亲自对古钱进行甄别。” 這话一說,众人便安静下来,昂起脖子看着。 余唯洋接過盒子,一枚枚的拿起来看了看,眉头是越皱越深,這些真假钱虽然他之前沒有過目,但是现在看起来,的确对于初学者十分有难度,作为考核的道具着实不错。 尤其是有一枚伪钱做得十分精细,很容易看漏眼。 但是,偏偏這盒子真钱和假钱无一放错,余唯洋也百思不得其解,這事情的确太奇怪了,就那么瞄上一会儿,這年轻人真能够把真假钱分得清楚? 看到余唯洋一直不說话,汪老忍不住轻咳了一声道:“余会长,结果怎么样呢?” 余唯洋只得說道:“确实和记录上所写一样,真钱6枚,伪钱9枚,无一差错。” 這一說,又有考生开始起哄了,全都是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几個考官也是面面相觑,众人都主持過十几年的考试了,谁也沒有遇到過這样的情况。 罗教授见到情形有点失控,便站起来朗声道:“我知道诸位心裡的疑惑,那么我也一個消息要告诉大家,相信大家听了以后对赵卓的能力不会有丝毫的怀疑。”說到這裡,他故意拖长声音,吊足了众人胃口才道,“赵卓前不久淘到了一副套钱,并且将其委托给了杜克拍卖行拍卖。” “什么?”這话一說,就连一直在旁边闭目养神的收藏家毕老都一下子睁开了眼睛,场内外的人都倒抽了口凉气,眼睛直唰唰的盯在了赵卓身上。 套钱是什么概念,那可是古钱收藏家的至高荣誉,能够收集齐套钱的人,那对古钱的功底绝对是登峰造极的。 余唯洋也是大吃一惊,老师给自己打电话的时候虽然說過赵卓這個年轻人很有能耐,但是却沒有提過他收集到過套钱這种事。 而且,罗教授這样身份說出的话那不可能有假,更何况人家连拍卖行的名字都說出来了,只需要去查一查,便可知道。 如果眼前這個年轻人真的收集過套钱,那么在短時間内過第三关那也就容易理解了。 毕竟,這只是初级鉴定师考试,最重要的是考察基础,在两分钟内就能辨别出第三关的古钱,恐怕不少二级鉴定师都能做到,就算是三级鉴定师,四五分钟也能完成,加上赵卓淘過套钱,有過丰富的实践经验,那倒也不难理解了。 对于罗教授知道套钱的事情,赵卓倒也不奇怪,肯定是崔世烟告诉他的,所以他对自己要来参加考试也十分清楚。虽然不想集套钱這件事情被其他人知道,不過罗教授也是为了着想才透露出来,也只有這样,才能把自己的過关解释成理所当然的。 這时,便又有人质疑道:“但是罗教授,他既然這么厉害,为什么每一场都要拖到最后才交钱呢?” 众人的目光又聚了過来,置疑声不断,罗教授微微一笑,一手指着徐朗道:“這是因为,和他同一组的徐朗同学是他的师哥,为了让這位师哥多一点胜出的几率,为了让他少一点压力,所以他宁愿放弃這考核书上考官们优秀的判断,陪這位师哥走到最后。” 众人听完這话,一個個感慨万千,余唯洋也沒料到居然還有這种内情,這看起来不起眼的赵卓形象也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毕竟在這样的场合下,還能为同学着想,這是何等的人品啊。 徐朗也顿时醒悟過来,原来赵卓居然這么用心良苦,他忍不住冲過去,一把抱住赵卓,咬紧牙关感激道:“师弟,谢谢!” “真要谢谢我,下次打牌多放放水。”赵卓呵呵笑道。 事情告一段落,众人看赵卓的眼光也都变了,就连考官们也带着几分欣赏,余唯洋也由对赵卓刮目相看,欧阳涛不愧是老师,所推薦的人不止鉴定力不错,连人品也实在是少见。 接下来,便是第二类的书画鉴别考试,主考官由国家一级书画鉴定师、分会副会长张向东担任,随着他念到名字,众人豁然发现,赵卓居然又上场了。 唯有罗教授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赵卓那鉴别古画的工夫他可是亲眼见過,就算张向东出的题再刁钻,那也绝对能够過。 而见到赵卓上场,众人也都揣测着,赵卓的年龄也不過22、3岁,在古钱上有如此造诣已经是罕见了,耗费的時間肯定很多,他居然又要考书画鉴定师,让人不由怀疑他的能力。 和随处可见,入门较低的古钱不一样,书画价格低者仅是几百上千一幅,但是高者上千万也并不在少数,這個价格自然是古钱难以比较的,而在鉴定上自然也比古钱复杂得多。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书画鉴定便早分成了三大流派,即“望气派”,“款印派”和“著录派”。 所谓望气派,便是指观察书画上的气韵,根据书画的时代风格和画家個人风格来进行真伪判断。 所谓款印派,即是根据书画上的款识、印章等的真伪来进行判断。 所谓著录派,则是根据作品上鉴藏家的印记与题识,找出该鉴藏家记录這一作品的著录书进行核对。 三大派各有所长,也不近完善,直到近代,三大流派才渐渐融合起来,形成完善的鉴定方法。 也就是說,要鉴定一幅书画的真伪,除了要鉴定作品的时代风格和個人画风外,還要对画上的款识、题跋、印章、装裱进行鉴别,并且对曾经鉴定收藏此画的古代名家著录有所涉猎。 然而无论是每個作者的画风還是书法印章,都是千秋万别,甚至同一作者在年轻时和老年都不尽相同,再加上市面上的书画据称有九成是赝品,一旦辨别错误,可能导致几十上百万的损失,然而古钱鉴定错误,一般也就几十块钱。 所以对于书画鉴定师,光在心理素质的要求上就要高出很多。 不過,虽然书画的门槛比较高,但是现在一些大学和培训班已经开设了鉴定类的课程,书画鉴定自然比古钱鉴定要受欢迎,所以待到考生全部出列后,参考的人数居然有35個,比起古钱的要多出11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