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四百二十五章 发射资源

作者:未知
单枚相控阵天线在经過了后期一系列的测试之后开始大批量生产,而小二也根据不同飞机以及地面雷达的不同需求,将自己开发的相控阵雷达演变成了三個不同型号,新型的相控阵雷达以“鹰眼”为代号,战斗机机载型号为鹰眼-1,大型飞机、预警机机载型号为鹰眼-2,地面型号则为鹰眼-3. 三款不同的鹰眼雷达,最大的区别就是体积的不同,对战斗机這种单体作战单位来說,三到五百公裡的雷达探测距离已经足够实战使用了,毕竟自己的打击能力甚至還超不過這個距离,而且,距离越大,雷达需要扫描的空域也就越大,這样的话,雷达首先需要更多的相控阵天线、更大的功率以满足更远距离的探测,這样一来,探测距离越大、其重量与体积也就越大,需要的电量也就越大,对战斗机来說,升空重量内每一公斤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高功率的雷达并不适合战斗机使用。 鹰眼-2的有效探测距离在700-1000公裡范围内,探测范围的提升,使得整套雷达的重量也几何倍上升,不過对预警机這种主要以雷达服务为主的大型飞机来說,這点重量对它并不算什么,而鹰眼-2因为其更大的覆盖面积,也使得其对处理能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以至于小二专门为其组建了一個处理平台,采用的,均是东辰自己的CPU。 鹰眼-3的有效探测距离甚至要比鹰眼-2大出数倍,其最核心的任务只有一点,那就是尽可能的扫描最大的范围、尽可能的跟踪更多的目标,這种雷达,已经属于基站式的预警雷达,对整個空域都有着极强的掌控,并且作为一個预警信息源头,它可以服务的对象非常多,不但可以为空中战机指示出更远距离的目标,還可以与火控系统相结合,直接为地空导弹提供雷达服务。 新型的相控阵雷达,对张文浩来說,最主要的用途還是换取卫星发射的入场券,当他将三款雷达交由军方进行测试之后,张文浩便与小二商讨立体定位卫星的研发工作,超過三十颗的卫星,张文浩希望能够在一年之内全部发射出去,甚至,一年的時間都有些太漫长。 小二心知张文浩对立体卫星定位系统已经迫不及待,所以,便在研发的当口,对张文浩說道:“老大,我觉得你现在就已经可以和那些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协商了,让他们为我們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如果能把全世界所有的运载火箭与发射中心都利用上,那么我想最多两個月的時間,我們的立体导航系统就可以架构完成了。” 张文浩开口道:“我之前咨询過高层關於海外委托发射的事情,高层也并沒有提出反对,不過他们還是希望能够尽量在本土完成发射。” “這样太漫长了。”小二不禁說道:“如果全部依托国内发射,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候才能将我們所需的卫星全部发射出去,即便是现在东辰出资和国家共同建立新的发射基地,我們沒有运载火箭技术,依旧要遵循国内的发射能力,一年匀出来十颗卫星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张文浩点了点头,道:“這個倒是可以和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那些国家沟通一下,以咱们目前的局势来看,相信這些国家都不会拒绝。” 小二提醒道:“别忘了還有曰本,他们的卫星发射技术也是世界级的,倒是可以和曰本政斧沟通一下,让曰本也承担一定的发射任务。” 张文浩想了想,道:“你看一下目前各国卫星发射的密度,還有他们最大的发射能力,估算一下,大概能够剩下的发射能力,每月一共有多少?” 小二立刻在互联網上搜索相关资料,包括網络上人人可见的资料,也包括了各国的机密资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老大,目前全世界的卫星发射市场都很平淡,今年沒有什么大规模的发射任务与计划,我想,如果能够把這些国家都笼络過来,三十颗卫星,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可以发射完毕。” 說着,小二又道:“卫星发射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估计我們最保守的也要发射35次,才能确保我們的整個定位系统可以覆盖全球,当然這裡面也有发射失误会给我們带来的风险。” 张文浩略微思考了片刻,道:“35颗卫星,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能够造出来?” 小二答复道:“很快,我們自己生产卫星的主体,蓄电池我們也可以利用我們自己的技术,至于太阳能电池,這個我們就不用自己开发了,直接从供应商手裡采购即可。” 张文浩又问道:“每一颗卫星的寿命大概是多少年?” “五十年以上。”小二回答道:“我們的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级的,只要运载火箭能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最少五十年内,卫星都不会出现任何問題,如果您实在是不放心,也可以多发射几颗卫星作为备用。” “算上备用、算上有可能的发射失误,至少要准备四十颗卫星,這些就交给你来完成了,至于发射的载体方面,我再跟刘干事碰個面,让他转告高层,东辰沒法等太久,一旦卫星制造完毕,我們就在最短的時間内、寻找最多的运载火箭资源为我們迅速完成发射。” 小二脱口道:“放心吧老大,四十台卫星而已,不是什么問題,也不会超過两個月周期,您最好在两個月之内,确定四十颗卫星的发射资源,到时候,卫星就可以直接进入发射流程。” 张文浩摇了摇头,道:“我和刘干事碰面之后就开始着手做這件事情,而且我不可能等到你把四十台卫星全部都造出来之后再去发射,而是抓紧時間把发射资源落实,然后每当你有卫星下线,我們都在第一時間将它送到轨道上去!” 刘干事最近非常忙,军方从张文浩手裡拿到了“隼”式发动机之后,频繁的试飞让整個高层都无比重视,而自己就成了一個前方特派员,大部分時間都在试飞现场,将更多關於试飞的一手资料传达给高层领导,并且在整個试飞中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 而“隼”式发动机還沒有真正完成多個机型的测试,张文浩的鹰眼雷达又交付军方测试了,這一下,军方也就更加的忙碌,一大帮雷达、电子设备专家涌入歼20的试飞场,将试飞飞机的雷达拆除,更换为东辰的鹰眼雷达,這個测试的意义,也丝毫不比发动机小,如果這套雷达真的符合张文浩所說的那些标准,那么這套雷达即便是装在在J-10上,也可以对飞机的实战能力带来一個不小的提升。 听闻张文浩要与自己见面的消息,刘干事匆匆赶往江城,来之前高层還跟自己交代過,這次与张文浩见面,時間尽量控制早48小时之内,48小时之后,刘干事還要重新赶回试飞机场,全程跟踪歼20配装新发动机与新雷达的测试。 来到江城,动车的人将刘干事接到东辰在江城的办公总部,当刘干事与张文浩见面之后,两人寒暄几句,刘干事便开口道:“文浩,现在是非常时期,高层对军方的两套测试都非常重视,平时我每天甚至连個撒尿的時間都沒有,這次你把我叫過来,高层也只给了我48個小时的時間,48小时之内,我還得回到现场,所以咱们两個就沒必要多客套了,你有什么事情直說即可,等最近忙完了,老哥我再好好跟你叙叙旧。” 张文浩笑道:“那好,既然老哥你都這么說了,那我也就不兜圈子了。”說着,张文浩开口道:“我找老哥過来,主要還是希望你能够帮我跟高层传达一個情况。” “什么情况?”刘干事追问一声。 张文浩道:“我們现在已经开始了立体导航卫星的制造,但是,国内的发射能力确实有限,东辰沒法用两三年的時間排队等发射,所以,我想利用东辰和国际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委托全世界有能力的国家为东辰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如果高层不反对的话,我现在就立刻着手去做了。” 刘干事想了想,道:“這事高层并不是反对,而是有一定的顾忌,担心你们的技术被国外接触到,不過东辰的实力就目前来看,還沒有什么人有能力仿造拷贝,所以我觉得高层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张文浩笑道:“你還是跟高层確認一下吧,如果确定了,我立刻就开始着手推进這件事情,争取在我們第一颗卫星下线之前,就先把所有的发射需求全部搞定,這样的话,只要有卫星造出,就可以随时送往世界各地进行发射。” 刘干事思忖片刻,便开口道:“那這样吧,我现在跟燕京联系一下,把你這边的想法跟燕京方面传达一下。” 张文浩点了点头,道:“還是越快越好。” 刘干事笑道:“你還信不過我?我什么时候给你拖過后退。” 信息虽然已经传达到了燕京,但是一层层的上报,等高层得知了之后,還需要通過内部会议进行讨论,所以,张文浩等了整整24個小时,24小时之后,刘干事特质的手机收到了一封邮件,邮件的內容很简单:”關於卫星发射相关事宜,一切有东辰自己做主。” 這下张文浩便彻底松了一口气,高层让自己全权做主,意思也就是說不管你了,随便你自己怎么做。 得到了這個许可,张文浩立刻以东辰的名义,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欧洲欧空局、曰本、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联系,提出了东辰希望他们来协助进行商业发射的請求,商业发射的流程并不算复杂,只要這些国家认定发射的卫星是商业用途而不是军事用途,一般都不会拒绝。 在向這些国家提出发射請求的时候,张文浩很是直接的注明了东辰這次发射的卫星用途——定位卫星。 這让那些有能力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大为不解,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构建了大半,再過几年,或许全球导航的系统就可以落成,而北斗导航自身的技术水平属于世界顶尖行列,毕竟美国的GPS比北斗早了好些年,而且卫星的升级非常困难,一旦北斗全球导航的构架挖成,它的综合实力,是搞過GPS的,所以,在這种情况下,东辰竟然還要自己搞定位系统,這就显得有些沒必要了。 毕竟,還沒有哪個国家自己建立两個卫星导航系统的,這其中不但有巨大的资源浪费,卫星发射、导航系统构架本身也是一個成本极大的项目,在他们眼裡,东辰完全沒必要這么做,但是,东辰却坚持要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并一改之前的措辞,不再是請求协助发射,而是要求协助发射,這一下,就看出东辰在這件事情上的坚持究竟有多么的强烈,而這些国家也并不准备与东辰对着干,反正商业发射本身就不是一個违背原则的事情,既然东辰想发射,而且又有足够的资金支撑,這些国家也沒有任何拒绝的必要…… 东辰在全世界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当它宣布要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的时候,全世界除了诧异之外,倒也并沒有太過的议论,毕竟东辰的实力太强,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去建立一個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而且,他们也根本不知道,张文浩這一次要发射的导航卫星,与之前的导航卫星有什么不同。 美国回复可以在短期之内为东辰安排八颗卫星的发射,欧空局也很给力,同样拿出了八颗的发射能力给东辰,俄罗斯给了五個、乌克兰给了两個、曰本给了五個、印度也给了五個。 算下来,光是海外的发射名额已经达到了35颗,這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张文浩的发射需求,即便是有一定的失败机率,但正常来說,三十五颗卫星的发射,最大失败数也不可能达到五颗,更何况,国内至少還能提供五到八颗卫星的发射能力,如此一来,发射的需求,已经全部解决。 (未完待续)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