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困扰的解决 作者:使命召唤 快捷翻页→键 热门、、、、、、、、、 ,曹川回到自己的房间,在解决阶段性工作后,他终于打算统一解决掉之前积累的全部問題,来给所有人一個惊喜。 目前他手头积累了23個問題,有许多都是正常人沒法解决的,有些涉及到管理,有些涉及到统筹,但是大部分跟技术相关,因此靠自己的规则模拟,把科技树攀升上去,是最为直截了当的解决方式。 “首先是關於物资的分配,娜娜,记录下個月我們的建设生产计划。” “经過上個月的大建设,基地规模扩大到5万平方米,基本满足482人的生活工作需求,因此下個月的建设计划暂定为10000平方米,主要为配合研究部门实现工业体系的健全化,還得建设大量的车间。” “资源方面,探索部门目前处于瓶颈,再加上基地扩张速度放缓,资源方面的开采量保持上月的3万吨规模不变。” “供给方面,在短時間内人口不会增加的情况下,沒有必要增加产量,需求为100吨食物,500万度电,100吨固体化学燃料。” “垃圾方面,在距离20公裡的远处,有百万吨级的天然垃圾填埋场,完全不用担心。” “贸易部门期望追加两艘新的追月级飞船建设,還有10辆月球越野车。” “研究部门期望追加50台以上的机器人元件,各类的成品材料30种,10吨供研究用途。” “而为了配合基地的正常扩张,還有维护替换,還得生产各类的机器人,采矿车对应的零件200份。” 在罗列完全部的生产建设事宜后,曹川问:“娜娜,我說的沒有错吧。” 人工智能的好处就在于能够纠错,通過跟之前记录数据的对比,娜娜处理完回答:“主人的安排沒有問題,目前基地一切运转良好,沒有存在什么問題。” 曹川松了口气,他又问:“娜娜,你学习的怎么样了懂得要怎么安排物资生产了嗎” “是的,主人,我還在学习。”娜娜谦虚的回答。 人工智能并非是生而知之,因此依赖的全是后天学习,只有积累足够智慧,才能够辅助他,因此像是這种比原先曹川一個人說的算的复杂得多的情况,娜娜又得重新学习。 “沒关系,慢慢来,我們的時間還多。”曹川安慰她几句,让她下达生产命令到基地内上百的无人单位,保持着有條理的生产节奏,稍微上網浏览了会儿網页,他转而解决起之前剩余的問題。 他低头看起第一個問題,是杜吉的。 “将斜长岩转化为肥料的技术难度应该不高吧规则模拟完成,。”他直接按照记忆的內容记录下来,再是转发给杜吉,要是他不明白的话,可以咨询研究部门的员工,实在不行,自己也是可以帮忙的。 他看向第二個問題,来自罗素,他们目前正在攻关宇航服的生产,紧缺一种有机材料,是构成宇航服外层的主要材料,沒办法生产的话,就无法根本解决量产的难题。 ”宇航服啊“曹川回想起什么来,到目前为止,基地内部大部门的宇航服全是他通過各种手段采购来的,尚未实现自产自用,主要因为宇航服的结构相当复杂,涉及的领域之多,還不如购买现成的会比较方便。 不過,因为现在他们已经确定无误的会在月球长期生活,后勤支持完备,传统宇航服的喷口设计,随身食物,水,排尿袋等设计能够免除,宇航服的功能更趋向单一的封闭,保暖,就能让制造要求降低下来。 “研究部门打算新设计一种相比宇航服更适合子啊月球上使用的防护服,還是得支持的。”曹川重新规则模拟,“主要的方向是寻找替代物规则模拟完成,。” 曹川将一個個小問題解决,等到問題所剩无几时,到了最后的大問題,要怎么帮助目前处于停滞状态的探索部门。 参照现有的科技树,他很快找到关键:“异星地质学我的目标是這個一项足以获得瓦特林路德国际地理学奖的科学技术。”在他看来,异星地质学会是科技树上一個关键节点,如果沒有规则模拟的话,靠自然发展不知道得多少年。 “开始吧”他默默念叨,浏览迄今为止各国搜集到的天文学资料,而了解的资料越多,越有利于构造出真实的模拟环境,从而加速得出成熟的理论。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三天后,“规则模拟完成,花费時間3天19小时。” 曹川脑海中出现了關於异星地质学的全套理论。理论最初讲述了种种地质结构的具体特点,辨别方式,分布地区;再后面,理论讲述到地质结构的形成原因,如何用天文学理论去解释星球跟星球地质的关系;而重点部分放在最后,說的是某种地质结构下,会有什么样的物质产出,会存在什么样的地质灾害等等。 而异星地质学跟传统地质学的核心差异在于不再局限于地球,而是以泛太阳系为基础,不光可以应用在月球,還可以涵盖火星,金星,甚至是其他跟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内的类地星球,除非是形成條件极端的气态行星,中子星,黑洞等等星体。 靠着理论的指导,当他的目光落在月球上时,面对着种种地球上从未有過的地质结构,像是环形山,月海之类时,脑海中瞬即浮现出的是這块地方会有什么资源出产,大概要通過什么勘探方式,来確認是否含有矿物等等颇有实际意义的信息。 “理论总算是出来了,再是考虑到实践和普及的话,按照整套理论的复杂程度,估计得我亲自上阵才行了。”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