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那麼說……公主是有胸腹之疾的?
很快……
所有人便來到了皇宮門口,然後一起前往西市。
西市今日還被封着呢。
這也導致一部分的人,由於沒法做生意,而心生抱怨。
與此同時……
一些流言蜚語,自然也慢慢地傳了開來。
說是什麼看到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墓碑,還聽說,墓碑上面寫着一些對大唐不利的事。
雖說,大理寺在運送這墓碑的時候已經是拿東西都給蓋着。
問題是……
這麼大,又這麼扁的東西,除了墓碑也沒有其他的東西了吧。
或者說神道碑才更加地準確。
所謂神道碑,就是立於墓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蹟的石碑。
一行人直接便前往大理寺。
因爲現在這神道碑已經被大理寺給運了回來。
路上……
陶逸也是直接問公主道:“公主不想跟長孫衝成婚?”
一上來就是這麼直白的問題。
那李麗質當然是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這麼想過。”
“公主今年幾歲?”
大理寺卿不得不道:“這跟查案有關?”
陶逸便道:“這當然有關了,阻止婚禮對誰最有好處?”
“肯定是兩個當事人。公主不必多想,草民待會也一樣會這麼問長孫衝。”
此時長孫衝已經在出門來的路上。
陶逸之後又道:“以公主這樣的年紀,應該很少出宮吧?一個月能出宮幾次?”
長孫無忌直接幫答:“公主平常就不出宮。”
陶逸便道:“哦,那麼慘!”
這話直接把三人都給聽懵。
你現在是來查案呢,還是來說學逗唱的?
之後陶逸又問道:“公主怕不怕?”
李麗質坐在馬車裏,回道:“怕什麼?”
陶逸:“當然是怕看到自己的墓碑。”
古人大多迷信。
你要說李麗質不怕吧,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
今天有那麼多人,她覺得還可以接受。
陶逸道:“照實說了就好。怕就說怕,不怕,就說不怕,有一點點怕,那就說有一點點怕。”
李麗質便道:“有一點點怕。”
陶逸:“放心,有那麼多人在,而且鬼是不會在白天出沒的。駕!還是早點完事,早點回家用膳吧。”
說完……
隨着陶逸加快了腳步,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地跟着加快腳步。
花了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大理寺。
然後……
一行人便都看到了這墓碑。
當然!
此次主要參觀墓碑的,還是陶逸跟李麗質。
不得不說!
就算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這墓碑了。
但陶逸還是覺得,這墓碑是真的做得好,沒白白地花費自己那足足兩萬塊的壓歲錢。
“做工很細緻,就跟真的一樣。”
“不像是新的,應該是放置了有一定的時日。”
“這就是在取水渠道當中發現的墓碑?”
大理寺卿:“正是!”
陶逸便又道:“要把這樣一個墓碑運到河裏,應該不容易吧?”
有人道:“就是把這碑運回來,都花了不少人的功夫。”
陶逸便又道:“那想必是通過河道運過來的。”
之前說話的人繼續道:“並沒有在河道上下游發現有什麼異樣。”
陶逸念着碑文,道:“貞觀年,詔封長樂郡公主,食邑三千戶。公主的食邑是多少戶?”
陶逸問李麗質。
李麗質帶着帷帽,此時也掀開了帷帽的簾子,看着這裏面的文字。
她也有點被這居大的墓碑給驚到了。
在震驚於這墓碑的巨大之後,便也跟着陶逸一樣,開始注重裏面的文字。
只見李麗質道:“就是三千戶。”
陶逸便道:“要想知道這些,並且寫下這麼長的墓誌,對公主的瞭解肯定是少不了的,像是這種事,一般都是熟人作案。”
“也就是說……”
陶逸直接就把目光投向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受不了,道:“所以你是懷疑我?”
陶逸無視長孫無忌,問大理寺卿,“有沒有問過工匠,若是要造這樣一個墓碑,最快大概需要多長的時間?”
大理寺卿便看向了一人,想必是大理寺當中的查案高手,在大理寺卿的點頭下,對方便道:“從選材,到刻鑿,估計最快也要兩三個月。”
陶逸便道:“那長孫家跟公主訂婚,又是哪一天?”
大理寺卿想了想,回道:“貞觀六年,五月。”
陶逸:“那也就是說,滿打滿算,長孫衝有七個月的準備時間了?”
長孫無忌無語地看着他。
陶逸又補充道:“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是長孫衝乾的話。”
“可這裏有一個問題!”
“這樣的石頭,不是一個人就能搬得動的,就算是長孫衝乾的,那也得需要有至少十幾個幫手吧?”
“如果才能確保這十幾個幫手不會把事情給說出去?”
“因此……要想做出這樣的事而不被發現,其實是很難的。”
“知道的人越多,那暴露的風險也就越高。”
“更何況,如今大唐每個坊都有人盯着,要是有什麼大的東西進進出出,肯定第一時間就會被發現。”
“城中可曾問到,有發現有人把這麼大塊的石頭運回坊內?”
大理寺卿便道:“沒有。”
“那城中負責製作墓碑的作坊呢?有進行調查?”
大理寺卿:“也沒有線索。”
陶逸便道:“那這墓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城外呢?”
此時之前那查案高手也是說道:“城外也沒有發現可疑的跡象。”
長孫無忌提醒道:“重要的是這墓碑的內容!”
陶逸便接着往下看了下去。此時……
李麗質都已經看到了‘以十二年八月十日奄然薨謝,春秋一十八’、‘皇帝悼深夭蕙,懷三號而猶感;儲後痛結分荊,尋萬恨而增慕’。
陶逸也是問道:“內容有問題?”
李麗質便在一旁道:“我不是東宮之姐。”
陶逸問道:“那你是什麼?”
李麗質輕輕地挑着簾幕,這時陶逸這才得以見到對方的全貌,擦,有點過於好看,並且纖纖手指上的指甲都是粉嫩粉嫩的,對他道:“我是東宮之妹。”
陶逸:“所以……這有什麼問題?”
陶逸又問向大理寺卿跟長孫無忌。
並且道:“那這不是說這碑就是假的了。那你們還這麼認真做什麼?”
長孫無忌道:“正是因爲它錯的如此明顯,所以,它纔有可能是真的。”
陶逸:“什麼意思?”
李麗質此時也在認真地聽着。
只見長孫無忌:“若是它直接寫東宮之妹,那當然所有人都不會懷疑這碑的真實性,可偏偏它爲何就是要寫東宮之姐。”
陶逸還是一臉茫然的樣子。
李麗質好像也清楚這是爲什麼,也在看着她舅舅。
長孫無忌見陶逸如此愚鈍,也是一臉服了的表情,“你還不明白嗎!這墓碑上說的都是讖言。這意味着,五年之後,可能已經不是如今的太子在太子之位上。”
李麗質好像立刻就明白了。
而陶逸也是道:“你的意思是說,這墓碑,旨在散播讖言?”
長孫無忌:“我可沒說,只是有這樣的可能。”
陶逸:“之前不是說,是有人想要壞破婚禮,那這墓碑爲什麼還要散播讖言?除非……這讖言纔是它最主要的目的。”
陶逸又往下看了下去,“這裏還有齊國公,即司徒、太子太師、趙國公無忌之長子也。你不是齊國公麼?”
長孫無忌:“那是五年後。”
陶逸:“那我們等五年,看看你能不能變成趙國公不就好了。”
長孫無忌:“……”
陶逸:“開玩笑。如今問題來了,你們覺得這裏面的內容可不可信?”
說完,陶逸還繼續念着:“‘皎若夜月之照瓊林,爛若晨霞之映珠浦’……”
唸完,陶逸又低頭看了看公主的模樣,道:“這說得倒也挺貼切。”
“‘加以惠心開朗’,公主是個很開朗的人?”
“……”
李麗質便盯着他。
大理寺卿道:“恕我直言,你究竟會不會查案。”
完了!
玩脫了,別人都開始質疑起他了。
然而……
陶逸會說他看了一千多集的名偵探柯南?
那他肯定不會告訴對方。
陶逸便道:“要想知道這是不是人做的,直接找工匠,找人做一次不就行了,正所謂,實踐出真知。”
“如果是人力所能爲的,那麼,自然也就能再做一次,如果是人力所不能爲的,那自然也就很難做得到。”
“就以七個月爲期,看看能不能悄悄地從做墓碑到把墓碑運到西市而不被人發現,不就可以知道結果了?”
大理寺卿:“……”
長孫無忌很直白地道:“這樣是不是過於兒戲了?”
陶逸:“但很有道理,難道不是麼!接下來……由齊國公府出錢,大理寺出人出力,試着去做一次。只要不被侯衛跟縣衙的小役發現就算是成功。”
大理寺卿:“那犯人呢!”
陶逸:“假若真有犯人……他的目的,要麼,就是破壞婚禮,不想讓齊國公府跟皇家結親。要麼,就是想用讖言來蠱惑人。”
“而重做一遍,首先便能破除讖言。”
“至於說破壞婚禮……公主還這麼小,她肯定出不了宮,來破壞婚禮。陛下也沒什麼必要,畢竟,這還是他首先提出來的。”
“長孫衝的話,是有一定的嫌疑。”
然後陶逸又問長孫無忌道:“長孫衝有喜愛之人?”
長孫無忌直接道:“平日裏都在家裏讀書,不曾見有喜愛之人。”
陶逸:“那是他的可能性也很低。然後……公主久居深宮,總不能說是被外面的一個小民給看上吧?”
“接下來,看誰會忍耐不住想跟公主成婚,那人就是幕後之人,而且……一定是此前已經見過公主,而且是被公主的美貌所吸引的。”
“長孫衝已經打草驚蛇,如今只能是等。”
“至於會不會是齊國公府有什麼仇家……”
“那應該還不至於,畢竟,誰會花七個月的時間去整齊國公呢,齊國公都已經是退出朝堂了,又何必再如此撒費苦心,再踩一腳,這於理根本說不通。”
“更別說,還是散播讖言,要是被別人給查到,可是要殺頭的。”
“朝堂之上,齊國公想來還不至於被人仇恨成這樣吧?”
“像是散播讖言,這完全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兩千的行爲,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雖說陶逸的分析充滿了大量的主觀判斷,但不得不說,這確實有一點道理。
大理寺卿又道:“那重複一遍,又有什麼意義?”
陶逸:“這叫還原作案現場,有利於查案之人,瞭解作案之人的心理想法。”
長孫無忌:“……”
這聽着,好像他又真的很懂。
之後陶逸又看了看‘以十二年八月十日奄然薨謝,春秋一十八’,道:“公主你十八歲就去世了,這裏怎麼都沒有寫死因?”
大理寺卿:“……”
長孫無忌:“……”
查案高手不得不提醒陶逸道:“後面寫了。”
陶逸:“那裏?”
查案高手不得不搖了搖頭,拿陶逸沒辦法道:“災生弩影,年催孔嘆,醫門術殫,仙壇斧爛。”
陶逸:“什麼意思?”
沒眼看了!
所有人立刻一副無奈的樣子。
隨他去吧。
陶逸還在那裏呢喃道:“災生弩影,什麼意思?還有年催孔嘆。”
長孫無忌便道:“陶逸伱以前在那讀書學習?是在州學?還是在縣學?”
陶逸便道:“我沒有上過學。只是自己識的字,然後在阿耶的敦促下,讀過幾本書。”
合理!
那就非常地合理了!
長孫無忌:“災生弩影,是說的公主得了胸腹之疾,所謂‘沉痾類弩影,積弊似河魚’,年催孔嘆,出自《論語》孔子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大意就是感慨時光飛逝。”
陶逸便問道:“原來如此,不過……齊國公你怎麼這麼熟?”
長孫無忌:“……”
陶逸:“開玩笑!那麼說……公主是有胸腹之疾的?”
你還別說!
她還真有!
只見李麗質看着陶逸這邊,點了點頭。
陶逸便道:“那如今問題的關鍵,應該不在於抓捕犯人吧?爲什麼不找太醫把公主的病先治好?”
長孫無忌白了他一眼,“公主的病是天生的,太醫要是有辦法,早就給治了。”
陶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