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這是誰在想他?

作者:擺爛111
這一日,等陶逸回到家的時候,都已是黃昏了。

  等陶逸回來後,福娘也是開始對他問東問西,好像是怕他又突然消失一年半一樣。

  陶逸只好跟她說:“有蕭家六郎看着呢,還怕我跑掉麼?”

  福娘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給他準備好了晚膳,放到了陶逸的面前,然後跪坐在一旁道:

  “誰知道郎君你會不會突然又不見了。”

  陶逸便道:“不會了,接下來……得搞好這個家,弄得大大的。”

  說罷,陶逸便又從懷裏掏出了一疊地契,“看!這就是今日的成果。”

  “這是什麼?”

  福娘看了下,也是問道。

  陶逸回道:“五十畝地的地契。到時候,你跟蕭家六郎一起去,帶人把這些地也都開墾出來,日後我要拿來種菜。”

  “郎君怎麼忽然想起來要種菜?”

  陶逸也是看了看正堂的屋頂,道:“就覺得有意思。”

  “……”

  福娘看不懂。

  種菜有什麼意思?

  陶逸又道:“種菜來給你喫,難道不好麼?可惜只買到了五十畝地。”

  一顆鑽石換一畝地。

  這鄒奸商,也有點謹慎。

  鑽石好看是好看,但是能不能賣出去,賣上一個好價錢,又是一回事。

  兩人一頓砍價,最終只換了五十畝,不過這五十畝都在城郊,距離也算不上遠,這卻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吧。

  關鍵是……

  還可以連成一片。

  以後,他可以在那邊搭幾個草廬,甚至,說不定還能搞搞自動化灌溉這些。

  至於種什麼……

  很多都可以種,比如說土豆、南瓜這些。

  當然!

  肥料是個問題。

  農藥也是個問題。

  除非是他擺爛,打算靠天喫飯。

  否則……

  這肥料、農藥,估計也是不少的支出。

  不過……

  無所謂了。

  等用過了晚膳,陶逸便回去把手裏的玉石全都一換,就能回不少的血。

  一夜無話。

  在福娘看來,他的屋子那邊已經熄了燈。

  然而現代這邊……

  陶逸卻是上街,然後把玉石都放到玉石店裏去賣,老闆不收的,就放那先寄售。

  弄完這些,便是把自家的桌椅,還有檯燈都直接搬到大唐這邊來。

  臨睡覺之前,還得做一套往年的高考試卷。

  其實以他現在的條件,就算是不讀書,也絕對不會餓死,甚至於是絕對能出人頭地。

  可沒辦法,他也暫時還沒有跟他爸攤牌的打算。

  他爸今年才四十六歲,離退休估計還得至少十六年。

  要是官還能再升升,估計可能還得再往後拖個五六年。

  總之……

  他過他的,自己過的自己。

  他的心願,無非就是自己能不能考上一個好大學,然後看看到時能不能出來從政。

  如果能考上公務員,那後半輩子妥妥的,都不用發愁了。

  問題是……

  陶逸覺得,自己留在這大唐,說不定會過得更好。

  就算是不留在這大唐,而是以大唐爲跳板,那也能成爲一個時空富商。

  要是現代打仗了,他就躲在大唐裏不出來。

  也不至於被人拉去當炮灰。

  當然!

  就是這娶妻生子會有一點麻煩。

  這取決於,他以後打算以哪個爲主。

  如果是以現代爲主,那他就老老實實地在大學找個女朋友,然後結婚。

  而如果是以大唐爲主……只能說……好像也不能以大唐爲主。

  因爲他總不能以後帶着一個古人,去見他爸,然後跟對方說,爸,這是我的妻子。

  關鍵……

  還是個黑戶!

  當然!

  這些以後再說吧,反正,他還小,還能再浪幾年。

  至於說……

  要不要兩邊都各找一個。

  這個就怎麼說呢,道德上應該予以譴責,法律上,也沒有規定並不能這麼做。

  就是可能會有點累。

  只能說……

  他大概率應該不會如他爸所願,在現代當官吧。

  即便能考上,感覺也沒有那個必要。

  畢竟……

  一個世界的事情就足夠麻煩了,沒必要再給自己再添一份工作。

  更何況,到時候紀委一查你賬戶怎麼那麼多現金轉入,這絕對有問題!讓你解釋現金的來源,你怎麼向人家解釋。

  但即便如此!

  爲了讓他爸安心,他還是會去參加高考,然後領一個大學生的身份。

  總之……

  能拖多久算多久吧。

  其實上上大學,增長一下見識,那也是好的。

  等將來老了,這些便都會成爲人一生當中最珍貴的回憶。

  挑燈夜讀。

  忙到凌晨一兩點,這才關燈睡覺。

  ……

  時間很快來到八月份。

  這個八月份,是貞觀八年的八月份。

  或許是聽到了山東、河南、淮、海之間大水的消息了吧,又或者是天氣變涼了,長安沒那麼熱了,總之……

  李二在這個月從九成宮很快便回到了長安。

  剛回到長安,李麗質就有點不是很能坐得住。

  主要是在一個月前,她舅舅長孫無忌已經把陶逸回來了的消息告訴了她。

  李麗質覺得……

  其他人都感覺不靠譜,只有陶逸最靠譜。

  爲什麼會這麼認爲呢?

  反正……這應該算是一種女人的直覺吧。

  她感覺其他人在看待墓碑的時候,都有一種反正事不在他們身上,所以他們也不着急的感覺。

  這一年半以來,有關這墓碑案的案件,仍然陸陸續續地有在查。

  甚至……

  似乎也有人採納了陶逸曾經的提議,然後進行演練,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這些人一點都不關心自己五年後會不會死,反正,死的又不是他們。

  只有陶逸!

  她覺得,陶逸應該會幫她。

  如果說此前,她還僅僅只是猜測,覺得陶逸說不定比其他人要好,那麼這一年半的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現,便更是堅定了她的想法。

  畢竟……

  誰會爲了一個只見過一面的人,特意去學習一年半的醫術?

  你會?

  反正李麗質覺得自己不會。

  所以他沒有食言!

  然而她要想見到陶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非她能任意地出宮。

  其實……

  倒也不能說她完全不能出宮。

  只是……

  畢竟年紀還小,你一個人出宮,你能去幹嘛?

  找個藉口,說是去看出嫁了的姐姐?

  她還是有幾個姐姐已經出嫁,然後以這個爲藉口的。

  但……

  考慮了一下後。

  李麗質還是覺得不妥,這個藉口倒也不是說不能用,而是……不能一直用。

  爲了能有一個可以一直用的藉口,於是在從九成宮回來的路上,她便拉着她父皇,然後求她父皇,讓她可以出宮居住。

  不是已經有了長樂公主府了麼?那她完全可以住在自己的府裏啊。

  以前她還沒有長大,那是怕不能很好地照顧自己,可現在不一樣,她已經長大了啊。

  而且……

  到自己的公主府裏短暫地住住,看看,這很合常理不是?

  李二彷彿一眼就能看穿他這女兒想做什麼。

  應該是長大了!

  關不住了。

  只是有一點讓他不是很能理解,這公主府空蕩蕩的,你去住住、看看,也沒什麼意思。

  便道:“公主府裏又沒有別的,麗質你那麼想出去做什麼?”

  李麗質當然不能跟他說,只是搖晃着他的手臂,然後道:“阿耶你就答應麗質。”

  李二沒辦法!

  只能是道:“那伱自己小心。住半個月就得回來。”

  李麗質當即便高興地道,“那兒臣去住半個月再回來。”

  你說李二不關心她的生死麼?

  那也不對!

  李二隻是覺得陶逸一個商人之言,商人的醫術,不可靠罷了。

  受門閥世家觀念的影響,李二甚至都能看不起寒門出身的朝廷官員,雖說這裏不排除有別人寫奏疏罵他,然後他報復人家,因此才挖人家痛腳的原因,但事實就是,像陶逸,而且還是以商人的身份,混入婚禮,打算趁機渾水摸魚的人,李二自然是看不起的。

  至於說陶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陶逸自己也說了,都不是他寫的。

  這兩句話裏確實可能有一點對百姓的憐憫。

  可他李二又不是百姓。

  而不是對百姓負責。

  其實陶逸所說的,大唐三百年,倒是讓李二有一點點的興趣。

  只是……

  由於陶逸的話過於幼稚,什麼要學堯舜,要培養好太子,要治腐,最終所有東西匯聚起來,給到他的感覺,就都不過是誇誇其談。

  最後,李二便感覺陶逸也就那樣。

  學習堯舜,那不是人盡皆知的麼?

  培養好太子,難道他現在不好麼?

  至於說治國等於治貪腐,他只能認爲陶逸什麼也不會。

  治國怎麼就等於是治貪腐呢?

  貪腐最多隻是治國的一方面。

  比如說官員的能力考覈,這些難道就不是治國?

  難道讓一個能力不夠,但是不貪腐的人去治國,那就是好的?

  當然!他不是說,貪腐之人就是好的。

  他只是想說,陶逸根本就不懂治國,說出來的話,有點讓人笑掉大牙。

  不過以對方的年紀,也能理解,畢竟年紀還小,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

  陶逸這邊……

  趁着福娘跟蕭家六郎去種地去了,他也是趕緊又拿出紙跟筆,做了幾份模擬題壓壓驚。

  在做題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打着噴嚏。

  話說……

  這是誰在想他?

  莫名其妙地又想到了當初他跟長孫無忌說,治國就等於是治貪腐。

  陶逸以爲,他說得並沒有錯。

  就算是一個庸官,他即便治理地方治理得很差,那也絕對不會導致亡國。

  至少……

  百姓的勞動成果,並不會落入到他的手上。

  但如果是貪官呢?

  貪官固然有能力,說不定還能把一地給治理得很好,但是如果是靠貪而完成某些事,那註定,這人將來一定會成爲蛀蟲,百姓的勞動成果絕對大多數要落入到他的口袋,並且,還會帶起一股不正之風,形成人人皆貪。

  至少……

  庸官不會爲了銀子,爲了改稻爲桑而掘了堤壩。

  而貪官,則是爲了能夠達到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多少人禍,其實就是貪官弄出來的。

  人禍其實比天災還要可怕。

  並且……

  這些貪官還會一步步地挖掉王朝的根基,挖斷朝廷的稅收來源。

  固然……

  陶逸說的治國就是治貪腐,這是不全面的。

  但王朝的滅亡,絕對跟貪腐脫不了干係。

  而且越是貪腐,就亡得越快。

  王朝的時間越長,貪腐的官員人數也就越多。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說,他說的治國就等於是治貪腐,一點毛病也沒有。

  可這並不代表陶逸就認爲,除了不貪,其他的就不重要。

  只是……

  相比起其他,貪腐的破壞力比其他的因素影響大得不要太多。

  正當他這麼想着的時候……

  忽然,便似乎是聽到了有人在外面敲門。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