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爱扣细节的《地下交通站》 作者:未知 下午,還是主要拍武越的戏。 不過這次和他搭戏的不是王超,而是饰演齐老太太的演员——今年已经六十七岁的金妱。 之前說過,這位金妱老师以前和鲍小勇是一個单位的,如今退休在家。 不過老太太演了大半辈子戏,搁家实在待不住,所以时常出来跑個戏,也不求赚钱,就当是活动活动筋骨,放松一下心情。 老太太是泉城本地人,家就住在长庆影视基地不远,加之齐老太太這個角色的戏份不算太多,所以她不在剧组包的酒店住。 每逢第二天有她戏的日子,剧组工作人员给会她提前打個电话,老太太次日一定准时提着挎包来到剧组,不会有任何耽误。 這不,今天下午有她的戏,老太太不到1点就来了剧组,手裡還提了几斤葡萄,给剧组人员四处散发。 拿人手软,吃人嘴短。 左乐嘴裡吃着人家买的葡萄,也不好意思拉着老太太讲戏。 而事实上老太太也用不着左乐瞎操心,人家演了大半辈子戏,演技早就磨练得炉火纯青,就是剧组演技最好的鲍小勇,也不敢放话能稳胜老太太一筹。 饰演一個耳背并带一点糊涂的齐老太太,简直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简单和左乐沟通了一下,老太太略一沉吟,眼神微眯,背一驼,拖长了声音:“扶清灭洋,人人有责,想当初八国联军打到大沽口………” 有道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老太太只是简单的两個动作一句话,左乐当即就是眼前一亮。 沒错,就是我想要的大沽口女武神兼空耳天后,有原版内味儿了! ………… 演员只要把握住了人物形神之态,那就演什么有什么,這戏自然也拍得流畅无比。 虽然比不過动不动一條過的鲍小勇,但老太太也很少ng,即便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几乎是左乐稍微一提点,她就能立刻改正過来。 反观是武越,虽然演技也不算太差,但人就怕比,有老太太珠玉在侧,他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左乐见此立刻发动绝招,几套“爱心讲戏加餐”下去,武越立刻“精神”倍增,勉强能和老太太有来有往了。 這让第一次见识到左导唠叨大法的老太太大吃“两”惊,一惊是沒见過左乐這样能絮叨磨叽的导演,二惊是左乐此举效果惊人。 和自己对戏的這個叫武越的小伙子,被左乐拉着唠叨了几通,立刻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演技水平肉眼可见的噌噌往上涨。 老太太不是沒见過会讲戏的导演,甚至号称业内最会调教演员的那几位名导她也合作過两個,但左乐给她的感觉還是很特别。 大多数导演都是在演员本身上下功夫,力求激发演员潜力,让演员结合剧本自我发挥,然后去完成角色。 而左乐不同,他是以戏为本,让演员圈在角色框架中去发挥,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能脱离角色本身。 說白了,這两者一個是演员创造角色,一個是由角色成就演员。 老太太不知道左乐這么做,有沒有扼杀演员的自我创作灵气之嫌,但同时她也不得不承认,从整個作品的全局来看,左乐這么做是贴合实际的。 ………… 左乐可不知道,老太太正把自己头脑风暴成一個拥有属于自己独特执导风格的新锐导演,不然肯定笑出了猪叫。 什么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自家人知自家事。 别的导演是从剧本从无到有,一点一滴的拍摄影视剧,自然需要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群策群力,才能让作品慢慢成型。 而左乐是照着脑中的原版电视剧“复刻”到现实中,只要比着原版照搬就行了。 就像是原创和抄袭,二者根本不是一個难度层面上的。 但外人不知道這其中内情,所以看左乐的种种“异常”行为,就变成了指挥若定,胸有成竹,天赋异禀,骨骼惊奇……… 嗬~~呸! 因为老太太和武越的“超常发挥”,剧组比预计提前一個小时结束了下午的拍摄。 不過今天的拍摄任务還沒结束,晚上還有一场鼎香楼众人吃饭的夜戏,老太太、武越都在,鲍小勇和高明亮也要過来。 ………… 晚上7点 几個演员坐在房间的炕上,围着一张矮桌子,上面摆满了菜和主食。 這些菜不是道具,都是可以吃的。 左乐曾仔细翻阅過原版《地下交通站》的所有评论和弹幕,知道不少观众喜歡看剧中出现的各种美食场景,号称十分下饭。 甚至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還因此成了某家驴肉馆的金牌vip。 所以,在左乐开机拍摄后,就专门和基地中的一家饭店进行了合作,剧组需要什么菜色,就让饭店做完送過来,然后给演员做“道具”。 左乐亲自品尝過這些“道具”,味道很不错,演员们的评价也很高,一般拍完戏后,這些“道具”都会和剧组盒饭一起迅速消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鼎香楼主打的是驴肉菜,但“道具”中的肉菜绝大部分都是牛肉替代,极少部分才使用真正的驴肉。 原因有三,一是驴肉不太好买,二则是牛肉比驴肉便宜,三是因为有些演员因为某某問題不能吃驴肉……… 咳咳,不相关的闲话少叙,原版《地下交通站》非常注重细节。 比如,因为年代原因,当时老百姓很少能吃到肉,所以来来鼎香楼的客人,一般全都是点肉菜,少有的几道素菜,也全都是好下酒的。 還有孙掌柜他们自己吃饭时,几乎吃的都是客人的剩菜,并且其中的肉菜和细粮做的火烧先紧着师娘齐老太太吃,水根、孙掌柜他们几個年轻人只吃难啃的硬窝窝头。 這点细节,在救美国伞兵那集也有体现。 好吃的驴肉火烧先顾着帮忙打鬼子的“洋朋友”,他们自己则在乐呵呵的坐在旁边,心甘情愿的啃粗粮做的窝窝头。 简简单单两种主食的差别,却一下子就突出了那個时代老百姓的孝顺和朴实厚道! 左乐把原版這种爱扣细节的精神完整的继承下来。 此时炕上的演员就分别拿着窝窝头和火烧两种主食,矮桌子上的肉菜也放在齐老太太身前,鲍小勇几個人的筷子,只夹自己跟前的素菜,鲜少往盛着肉菜的盘子裡面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