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宗法(2)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绪,慈禧的儿子同治得花柳病死了,死后沒有儿子继承皇位,就把侄子兼外甥的光绪過继過来当皇帝。
由于光绪旁支過继過来的,所以必须认慈禧太后当妈,而他的亲妈、慈禧的亲妹叶赫那拉婉贞,虽为皇帝生母,却从未有過太后的名分,谁让你儿子已经過继出去,当然不能母凭子贵当太后。
旁支继承大统,必须认大宗之母当妈,這是礼法,也是规矩。
可安氏却不干了,在她看来,儿子是她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出来的,凭什么要给别缺儿子,凭什么自己儿子当了皇帝,她却无法母凭子贵当太后。
她却不想想,你儿子不认人家当父母,人家凭什么把辛苦打来的江山传给你儿子,這世上就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白得的馅儿饼。
针对宗入嗣大宗,要不要该换父母的問題,在前朝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议论。
一群饱读诗书、恪守礼法的老臣,强烈反对皇帝尊封安氏为圣母皇太后,却還有一部分溜须拍马之辈,想讨好金明轩這位新鲜出炉的皇帝,父母生养之恩大過,哪有儿子当了皇帝,不尊崇本生父母的道理,如此岂不有违孝道?
由此,前朝分成两派,争执不休,主张舍弃宗,只尊先帝生母玉氏這一位太后的大臣认为:“皇上既已旁支入嗣大统,自当以大宗为父母,要尊崇太后也只能尊崇大宗之母,如此才合乎法统。”
反对舍弃宗的大臣认为:“父母之恩大過,我大周历代帝王都以孝治下,岂能随便抛弃亲生父母?皇上乃为下之主,更应该为下百姓做出榜样,尊先帝生母玉氏为伯母皇太后,尊生母安氏为圣母皇太后,以全孝道。”
其实,反对舍弃宗的法是沒有道理的,当皇帝的确应该秉承孝道,尊崇父母,可是他应该尊崇的应该是宗法上的父母,而不是血缘上的父母。
在金明轩以旁支继承大统的那一刻起,他就是慈寿皇太后玉氏宗法上的儿子,他应该孝顺的、应该尊崇的,只有慈寿皇太后一人。
因此,那些反对舍弃宗的大臣的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但母子血浓于水,做儿子的自然是偏向亲妈的,金明轩打心裡也不想舍弃自己的母亲,也想给她封個皇太后当当,便站在反对派這边。
然而,金明轩刚登基,羽翼未丰,根基未稳,一切权力都要受制于孝宗、先帝留下来的老臣,根本就不能为所欲为,随便给自己的母亲尊封。
于是乎,前朝就這样僵持下来了。
前朝为尊封太后之事争执不休,后宫這边也因此事波澜乍起,纷乱不止。
对于要不要尊封安氏为圣母皇太后這個問題,即将荣登皇后宝座的闵氏,打心眼裡是不希望尊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