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 看電影
一般都是預售票,熱門電影要提前幾天甚至十天半個月預售。
學生和成人,是兩種票價,學生票三分,成人票則是五毛到一毛五不等,根據座位好壞定價,新片老片的價錢,也不一樣。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電影票,也是分等級的。
大致的分級,有“正中”、“偏中”、“邊排”,還有“站票”。
座位是連椅,每張連椅設5個座號,每排8張連椅40個座號,不分單雙號。
從一側數起1至30號,座號6號至25號爲“正中”。
1號至5號和26至30號爲“偏中”,“偏中”兩側還各有一條連椅,是邊排,不分座號。
而“正中”位置的票價稍微貴上一點,是角,“偏中”和“邊排”位置的票價是1角,站票則是5分錢一張。
何雨柱他不差錢,也不會在這個方面剋扣自己,所以自然挑選的是最好的位置。
來到影院門口,放眼望去,人流量還是非常密集的。
這個時候,影院前也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小商販有提籃子的、有挑擔子的,有拉平車的。
零食品種也很多,兔肉、水果、炒花生、瓜子、糉子,還有香菸,應有盡有。
有錢人入場前買點香菸、瓜子、水果什麼的,帶進影院,儘管銀幕兩側設有“禁止吸菸”標誌,但還是有部分觀衆不遵守規定,邊看電影邊抽菸嗑瓜子,弄得影院內煙霧繚繞,查票員不厭其煩的告誡抽菸人要掐滅香菸,但效果甚微。
散場後,就會看見滿地香菸頭和瓜子皮,工作人員忙半天才能打掃乾淨。
何雨柱也隨大流,上前買了一包瓜子,又給林婉兮買了一杯摜奶油。
兩個人拿着零食,走過檢票口。
說起來,來到這個時代這麼久了,何雨柱他這也還是第一次看電影,也算得上是比較新奇的一次體驗,還頗有些好奇地看來看去。
倒是林婉兮並不覺得多麼稀奇,哪有年輕女孩,不喜歡玩的。
她家裏條件也寬裕,所以,平常來看個電影,還是很容易的。
很快,兩個人就跟着人羣,進入了電影院。
這個時候,來看電影的人倒不是很多,座位零零散散地坐着一些人,多數是一男一女,應該是戀愛關係。畢竟,看電影不管是在現在,還是在二十一世紀,皆是談戀愛必走的路線。
六十年代初期的電影,都是黑白片。
在這個時候流傳一個順口溜:“華夏電影新聞簡報,朝鮮電影哭哭笑笑,yue南電影飛機大炮,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
這個時候的電影片子,也就那麼寥寥幾部,有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還有幾部樣板戲拍成的電影。
由於缺少新片,這幾部老片總是重複着播放。
一般都是夜場,人多時一晚演兩場。
偶爾遇到好的影片,觀看的人就會成倍的增多,爲了滿足羣衆觀看,下午加演一場,稱爲“日場”,晚上再演兩場,稱爲“夜場”,場場爆滿。
只能說,電影從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觀衆有着不解之緣,影院更是順其自然的成爲電影與觀衆之間建立依附關係的場所,影院與大衆,與電影,與國家,與社會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他們現在看的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英雄兒女》,講的是抗美援朝時期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的事情。
作爲一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新世紀人類,何雨柱表示自己體會不到那個年代的各種激情澎湃。
雖然會感慨和感謝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無私付出,但是電影真的很一般,黑白的色彩,粗糙的畫質,糟糕的音質,讓人沒有多少看下去的慾望。
新鮮勁過去的何雨柱,哪有什麼心思看這電影啊,經歷過後世網絡爆炸薰陶,看過3d,4d電影的他,對於如今這種黑白電影,可是完全接受不了的啊。
更何況,身邊坐着林妹妹這麼一個漂亮妹子,嗅着因爲距離太近,不斷自林妹妹身上撲面而來的體香,何雨柱整個人都要醉了。
心猿意馬起來,乾脆也不看電影了,就欣賞起林妹妹來。
時不時感受到隔壁何雨柱熾熱的視線,本來還投入看電影當中的林婉兮,表示她有點扛不住。
“你...看電影呀,看...看我做什麼,我臉上有東西嗎?”喃喃開口,林婉兮那水嫩精純的臉頰,紅得就像秋天裏熟透了的紅蘋果,讓人真想湊上去咬上一口,試試是什麼甜蜜水嫩的滋味。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