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论文 作者:未知 “恪,在哪发财?” “单位上班,搞点小科研项目,瞎忙活。”過年时候亲戚聚一起,堂兄弟问起来,杜恪都是拿這句话搪塞,“正好接了個大项目,上面奖励不少,运气好我也分了点,這才买了房和车。” “什么项目啊?” “新能源,电池之类的。” “一套房不便宜啊,你還买了车,我們老杜家你混的最好了。” “背了贷款的……至于车,比亚迪汉不贵,才二十多万。”穷人装有钱,有钱人装穷,一向是光荣传统,杜恪同样深谙此道。 即便他想要炫耀,爸妈也会提醒他:“低调点,财不外露,项目不是天天有,万一以后赚不到了,不是吹大了嗎。再說了,你說自己有钱,别人還不都想要问你借钱。现在是能不借钱就不借钱,借出去之后,什么破事都跟着来了,搞不好就闹翻脸了。” “我知道,我不会乱借钱的。” 所以說這個年,杜恪過得還算安稳,借着背了贷款的名义,沒有人问他借钱。至于說给老爸买车,只是自家人内部說說,反正问就是贷款买的,现在欠了银行多少多少钱,现钱只够家裡吃饭。好在如今农村生活上去了,亲戚朋友真缺钱的沒有几個,轻易不会来借钱。 当然,如今杜恪事业還沒起步,才会這样低调,等公司开起来,带领亲戚们发家致富不是大問題。 走了几天亲戚,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了一大堆礼物,又在叔伯、舅舅面前刷了一波脸,這個年過得忙忙碌碌。沒有時間研究,他只能趁着休息时候,上網閱讀一些资料,查查目前国际上的科技形式。了解一下最新的前沿动态,主要就是芯片之战愈演愈烈。 国外阿斯麦尔5nm光刻机已经投产,国内魔都微电子還在攻克22nm光刻机,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赚钱很重要,但是能帮助国家发展,一样重要。等我凭借长毛电池积累资本,就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开发更多奇幻世界的科技。” 這一刻的杜恪,陡然生出一丝豪情,要依靠自己穿梭两個世界的能力,为华夏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 年后的杜恪沒有在老家待多久,初六就回到庐州市,因为這裡有土豪结婚,請他去表演魔术。 本来杜恪是拒绝的,不想大過年的就去赚钱。 但是土豪一开口就是三十万一小时的出场费,让他中午晚上表演两小时,等于說花了六十万請他出场。 “行,我年初六准时赶過去。” 开着比亚迪汉,杜恪直接来到元一希尔顿,用魔术祝福這对土豪新人。晚上表演结束,六十万直接到账,這赚钱速度和效率,难以想象。对于一天時間把老爸的奥迪q5赚回来,他是满意的。 变魔术太简单了,简直属于躺着赚钱,要不是他有雄心壮志,都不想穿越奇幻世界,然后研究新科技了。 随后一段時間裡,他一边走穴表演魔术,一边继续疯狂研究长毛炸弹。 随着不断深入研究,關於长毛炸弹的结构原理也一点一点浮出水面。這是一套有别于地球构造的特殊构造,利用特殊的链式结构,将物质分解为电子流与质子流,从而分别储存在细胞之中。 当细胞隔断破裂,电子流与质子流结合,便能瞬间释放大量的能量。 在奇幻世界這股能量会引起爆炸,在地球上,缺乏某种介质,只是释放强烈的光与热。這无疑是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极佳技术方案,只需要控制能量输出的功率,就能制造出性能强悍的电池。 当然,从长毛炸弹到长毛电池之间,還有很多個难题需要解决。 但這不妨碍杜恪将分析出来的一些原理,利用到当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之中:“我可以开始写论文了,仅仅是电子流聚合,就能拆分成十篇高质量论文,电子流与质子流碰撞,又能写個十几二十篇论文。” 一旦這些论文发表出来,杜恪觉得自己怎么說也能成为一代牛人,不說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应该手到擒来。 “以前最怕写论文,毕业论文是磨了又磨,怎么现在忽然就迷上写论文的感觉了?”在别墅宽敞明亮的书房中,杜恪惬意的敲着键盘。 他计划写第一篇论文,题目是《压缩电子聚集状态的可行性论证》,這是一篇概述性质的论文,只涉及到一些粗浅的电子流可行性阐述,并不涉及电子流的核心秘密——核心秘密杜恪也不会轻易透露。 一边对照網上的学术论文,一边自己编写。 很快一篇粗糙的论文成型,修修改改之后,他看着這份六千字的论文,想了想,打通陶教授的电话。 “喂,小杜?” “是我,陶教授,我写了一篇论文,想請你指导一下。” “是嗎,你写了论文,你是打算考研嗎?”陶教授很诧异,他之前一直以为杜恪就是想要开公司,所以才向他請教电池行业的信息,沒想到杜恪還会写论文,“那你发我邮箱,我有時間就给你看看。” “陶教授,不如当面帮我看看论文,正好你也指点我如何写论文……南门的咖啡馆,我這就开车過去。” 有钱铺路,即便工作繁忙的陶教授,還是很快抽出時間,在夏科大南门的咖啡馆,见了杜恪。 杜恪一点不废话,将打印好的论文递過去:“陶教授,看看。” “好。”陶教授接過论文,并沒着急翻开,而是对服务生点了一杯龙井茶,這才笑道,“怎么突然想到写论文了,真打算考研了?” “哈哈,不不不,让我考研我也沒這個精力和兴趣,我目标跟陶教授你說過,开一家电池公司啊。” 笑着聊两句,陶教授這才看了看论文的题目:“压缩电子聚集状态的可行性论证,這個题目……有点看不透。”他随手翻开第一页,标题下面有作者署名,“杜恪实验室,皖省庐州,杜恪”。 “這個杜恪实验室是什么鬼哦?” “我打算成立的一家实验室,挂靠在我未来的公司下面,主要是我平时喜歡研究一些新东西。” “你說的是真的嗎?”陶教授抬头,看了一眼杜恪认真的表情,“我是越来越看不透你,你到底什么背景,该不会是富二代吧?” “大学毕业生,准备创业,陶教授你姑且這么认为吧。” 陶教授不再說话,選擇了继续看论文,论文前面有摘要——通過特殊手段是否可以将原子的质子与电子分开,在保持原子之间力不变的條件下,形成单独的质子流与电子流,是本文的主要论证方向…… “哎呀,你這個……”陶教授看完摘要,就有点脸黑了,“你這個论文,是不是有点民科了?” 要不是看在杜恪花钱舍得的份上,他都想把论文甩杜恪脸上——自己好歹也是华夏科技大学的副教授,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结果屁颠屁颠跑過来,帮你看一篇扯淡风范十足的民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