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九章 良苦用心

作者:高压锅炖排骨
一转身四天過去了,今天又是星期六。

  随着王大龙的到来,韩渝這几天轻松了很多。毕竟无论开船還是修船,人家才是专业的。

  所裡的土建本就不多,昨天就“竣工”了。

  大门口盖了一個传达室,老钱不喜歡爬楼,刚粉刷的墙都沒干就搬进去了。

  传达室隔壁是两间宿舍、一间羁押室和厕所。

  羁押室用水泥砌的,靠墙根处安装了一圈钢筋,可以把嫌疑人铐在钢筋上。

  并且在屋裡安装了一排钢筋焊的栅栏,栅栏上装了一扇也是用钢筋焊的铁门。

  走进去一看,感觉像是個铁笼子。

  栅栏外面摆了一张旧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如果裡面关押了嫌疑人,要安排人在栅栏外面盯着,防止嫌疑人串供或自伤自残。

  食堂盖在北面,坐北朝南,正对着传达室和羁押室。

  唯一跟南面的建筑不同的是,与办公楼之间留了一條通往河边小码头的巷子,并在巷口装了一道铁门。

  食堂最西边是厨房,請瓦匠盘了一個烧柴火的土灶,有一個大水缸,一個用砖头砌的贴有瓷砖的操作台,還专门买了一個大碗柜。

  操作间有两個门,一個是通往摆有两张大圆桌的饭堂,一個通往河边。

  烧饭烧水用的柴草都堆在河边,不留個门捧草不方便。

  最东边也就是紧挨着院墙的那间是水房,以方便住在楼下的人洗漱洗衣裳。

  新砌的围墙比之前高,并且在墙头埋了许多玻璃碎片。

  外人想翻进来沒那么容易,大门和通過河边巷口的铁门一关,院子裡的人想跑出去一样不容易。

  总之,之前的沿江派出所只是孤零零的一栋二层楼,现在变成了一個戒备森严的三合院。

  值得一提的是,所裡不只是招了王大龙一個人,還从江边唯一的渔民村和连村民都不是的外来渔民中招了两個联防队员。

  一個叫朱宝根,今年四十八岁。

  這個人在江边很有名,韩渝不止一次听說過。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重男轻女思想,在陵海变成了一句顺口溜:老走长生,少走衰,中年怕走绝户胎。

  他生了三個女儿,沒招到上门女婿,三個女儿都出嫁了,香火到他這儿就断了,成了断子绝孙的“绝户胎”。

  但他之所以那么出名并非因为是“绝户胎”,而是他不怕死人、不怕晦气。

  這些年从江裡捞上了几十具尸体,以至于只要发现江上或河裡有浮尸,都会找他去帮着捞。

  一個叫梁小余,今年也十六,是在一條小渔船上出生长大的。

  祖籍好像是盐海那边的,已经過来几十年了。

  他爷爷都不记得老家在哪儿,老章只能给他家办理水上户口,让他们从黑户变成了陵海人。

  水为路,船为家。

  他们一家四口挤在一條小渔船上,漂泊不定,全靠打渔为生。他爷爷身体不好,他母亲的精神又有点問題,他连学都沒上過,身上的衣裳不知道是从哪儿捡的,破破烂烂,像個叫花子。

  用李指的话說,他家是一條破船挂破網,祖孙三代共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

  徐三野去他家船上走访過,见他家的條件很困难,考虑到他虽然沒文化但水性好、会撑船,又老实听话,就让他来做联防队员,多少能赚点钱,能给他父亲减轻点负担。

  同样是船上的孩子,韩渝觉得自己比他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本打算让他跟自己住一间宿舍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老钱跟他說過什么,還是之前就认识朱宝根,一来就跟朱宝根一起把铺盖卷送进了刚盖好的宿舍。

  徐三野介绍了一下,让老钱先带着朱宝根、梁小余熟悉环境,便叫上指导员、老章和韩渝开起了会。

  “张所帮我們买到了船票,后天早上的。介绍信和請东海同行协作的手续也办好了,我和老章后天一早带吴有富出发。”

  “徐所,如果嫌疑人不止两個怎么办。”

  “有同行协助怕什么,发现几個抓几個,抓获之后给家打电话。如果嫌疑人多,就让局裡多安排几個民警去帮着押解。”

  徐三野点上烟,接着道:“老李,我和老章走了之后,所裡的工作全靠你。张兰今天有事可能要晚点過来,等张兰来了,我再跟她說一声,让她协助你工作。”

  李卫国沉吟道:“修船造船有小韩盯着,所裡其实也沒什么事。”

  徐三野弹弹烟灰,笑道:“咸鱼我另有安排。”

  “徐所,什么安排?”韩渝下意识问。

  “雷部长昨天给我打电话,說民兵训练提前了。你现在是公安干警,不能只会修船开船,军事素质也要過硬。”

  “徐所,你打算让我去参加民兵训练?”

  “不只是你,梁小鱼也要参加。我已经跟雷部长說好了,训练时会对你们高标准严要求。”

  “至于船厂那边,你赶紧跟王队长交接一下。需要采购哪些零配件,等张兰回来赶紧跟张兰說。”

  公安干警参加民兵训练……

  李卫国觉得不太合适,不等韩渝开口,就托着下巴說:“徐所,局裡正在招合同制民警,要不等几天,到时候让小韩参加局裡的培训。”

  “局裡的培训是王瞎子组织的,他懂什么,他又能教出什么?還政工主任,连思想工作都做不好。這些年招了那么多人,培训了那么多次,结果干几天全跑了。”

  “主要是工资待遇太低。”

  “工资待遇是一方面,但主要還是思想工作沒做好。再說王瞎子组织的是合同制民警培训,咸鱼這個正式民警可以参加,梁小余那個联防队员参加不了。”

  徐三野一如既往地瞧不上王主任,一脸不屑。

  老章早习以为常,抬头问:“徐所,你說局裡這次能不能给我們安排两個合同制民警。”

  “想都不用想。”

  “可王主任上次答应過李指。”

  “王瞎子又做不了主,他說了不算。再說合同制民警流动性太大,就算安排两個過来,我們也不一定能留住,干几天就跑了,不如不要。”

  全县人口近百万,只九十几個公安干警,警力严重不足。

  要說缺人,個個所队都缺人。

  直到今天,仍好几個乡都沒派出所,只有一個公安特派员。

  并且对局裡而言,沿江派出所虽然投资了那么多,但相比刑侦队、交警队和其他派出所,沿江派出所的工作实在算不上有多重要。想到這些,老章沒有再问。

  李卫国一样清楚沿江派出所在局裡的地位,同样沒提要合同制民警的事。

  徐三野既不想要干几天就可能跑的人,更不想因为這点事去找局领导,抬头看向韩渝。

  “咸鱼,你這些天忙着修船造船,招联防队员的事你可能不太了解。考虑到接下来的工作,有些情况要跟你說一下。”

  “徐所,什么情况。”

  “四厂派出所为什么要一個村招一個联防队员,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对各村情况了解的人,只有這样才能做到耳聪目明。”

  “我們是负责水上治安的,水上治安管理点多线长,任务繁重。船民渔民又漂泊不定,所以我們想做到耳聪目明,必须在江边、在水上招聘联防队员。”

  “并且水上执法跟在岸上执法不一样,不但要对水上的情况熟悉,而且协助我們执法的联防队员水性要好,就算不会开船也要会撑船。”

  韩渝连忙道:“我懂。”

  徐三野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道:“至于为什么不招别人,偏偏招梁小余,主要是考虑到你年纪小,才十六。”

  韩渝糊涂了:“這跟我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我马上四十三,指导员和老章年纪更大。如果算上老钱和王队长,我們所裡的平均年龄超過五十四岁。

  除了工作生活和家庭,我們都不知道跟你說什么。估计你也觉得寂寞,這样的环境不利于你成长。”

  徐三野笑了笑,接着道:“梁小余虽然沒什么文化,但跟你是同龄人,而且他也是船上的孩子,你们肯定有一些共同语言。”

  原来他把梁小余招過来,是想让给自己找個玩伴……

  韩渝既觉得搞笑又很感动,急忙道:“谢谢徐所。”

  “别谢我,這是老李想到的。”

  “谢谢指导员。”

  “這有什么好谢的,招梁小余過来又不是专门陪你玩,也是为了工作。”

  李卫国担心伤他的自尊,又强调道:“梁小余的水性可能比你好,今年夏天见一個在江边游泳的人脚抽筋,他毫不犹豫跳进江裡,把人家给救上来了。”

  “见义勇为啊!”

  “是個好孩子,就是沒上過学。联防队员对文化程度的要求虽然不高,但不能连字都不认识。我們把他交给你,你负责给他扫盲。”

  徐三野觉得指导员這個提议不错,微微点点头:“既要教他修船开船,也要教他读书认字。”

  眼前這個條咸鱼,外面那是條小鱼……

  老章憋着笑,补充道:“生活上也要多关心,要让他感受到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温暖。”

  李卫国生怕韩渝怕麻烦,意味深长地說:“小韩,水上警务跟岸上的警务不一样,专业性很强,你能干的工作别人干不了。

  過几年我和老章一退休,徐所如果再被调走,到时候沿江派出所就靠你。

  所以眼光要看远点,现在招一個人我們就要留住一個人,不然到时候你会无人可用。”

  徐三野觉得李卫国的话說得非常有道理,指着他煞有介事地說:

  “咸鱼,指导员不是在跟你开玩笑,你既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也是我們沿江派出所未来的所长,所以从现在就要有主人翁意识!”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