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既要作业也要作战
客轮刚靠上码头,就听见有人在下面喊“咸鱼”,挤到侧舷一看,所长和老钱居然来了,正站在浮码头上等。
“徐所,钱叔,我在這儿!”有人接的感觉真好,韩渝欣喜地喊道。
“看到了,不着急,下船的旅客多,注意脚下。”
“哦。”
码头上人太多,不是說话的地方。
韩渝跟邵磊道了個别,確認刘大姐有白龙港派出所的民警接,不敢堵塞本就不宽的浮桥,赶紧跟着所长和老钱上岸。
徐三野把装有收录机的包装箱塞进吉普车后排,转身一把拉住他:“别动,让我看看。”
“沒事,就是左眼有点睁不开,不碰都不疼。”
“睁开能看见嗎?”
“能。”
“转過去,让我看看脖子。”
“哦。”
脖子裡有七道抓伤,不過伤口已经起痂了。
徐三野確認都是皮外伤,沒什么大碍,抬头道:“老钱,這几天炒菜别放酱油。”
“我知道。”好好的孩子被打成這样,老钱很心疼。
韩渝连忙道:“徐所,我真沒事。”
“虽然沒什么大事,但要吸取教训。這是嫌疑人沒凶器的,如果嫌疑人手裡有匕首怎么办。”
徐三野绕過车头,拉开门钻进驾驶室:“明天早上跟我一起去帮雷部长送新兵,顺便去消防队把梁小鱼接回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从明天开始,我组织你们进行体能训练。”
被打了,丢了他的人。
韩渝早知道他不会高兴,苦着脸问:“怎么训练?”
“每天早晚五公裡,跑到四厂派出所再跑回来。仰卧起坐、俯卧撑和引体向上也要做,每天各做一百個。”
“這么多!”
“這算什么,這只是开胃菜。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韩渝正哭笑不得,徐三野又扶着方向盘說:“就算你沒受伤,我一样要组织训练。水上跟岸上不一样,水上的人好勇斗狠,尤其水上的违法犯罪分子,真敢暴力抗法,我們如果沒有過硬的军事素质,将来怎么在江上执法。”
水上跟岸上确实不一样。
韩渝曾亲眼目睹過一條三无水泥挂桨船,生怕被航政查,见跑不掉竟去撞航政的执法艇。
航政的执法艇避开之后,水泥船上的人又用竹篙捅执法人员。
两個执法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好不容易跳上他们的船,他们竟把先跳上船的执法人员推到了江裡……
徐三野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强调道:“我們现在只是有了装备,接下来要组织业务学习,要加强军事训练,要尽快形成战斗力。”
韩渝好奇地问:“徐所,学什么业务。”
“学船舶和航行安全方面的业务,這方面你和王队长是老师,比如组织001和002编队航行、拖带与被拖带、紧急抛锚训练。
又比如001在航行中突然发生主机或舵失灵、锚链舱失火、船体破损进水、人员落水等突发情况怎么应对。”
徐三野這段時間做過一番功课,甚至打电话咨询過一個海军军官同学,回头看了看韩渝,意气风发地說:
“我负责军事训练,比如怎么跳帮過船,绳梯攀爬,登临控制等等。可以說我們接下来不但要在江上作业,也要在江上作战。”
跳帮過船,犹如搏命!一旦失败,就会面临落水甚至被两船夹击丧命的危险。
风平浪静时稍微好一点,如果遇上恶劣天气,风大浪急,船体摇晃度可达二三十度。
并且两船的落差有时能达三四米,跳帮的难度和危险可想而知。
韩渝意识到进入长江之后不是站在船上用高音喇叭喊话那么简单,抬头道:“徐所,青申号乘警队的邵磊說,东海航运公安局的干警在江上巡逻时,都是戴着钢盔、背着五六冲的。”
“武装巡逻,這個值得学习。”
“咱们有冲锋枪嗎?”
“所裡沒有局裡有,回头去局裡领几把,江上情况太复杂,我們必须武装到牙齿!”
韩渝沒想到他当真了,忍不住问:“冲锋枪不是手枪,领回来放哪儿啊。”
徐三野不假思索地說:“所裡好办,我回头去找個大点的保险柜。至于船上,你上午好好休息,下午去船厂找吴经理,让他用厚点的钢板,在001的船员舱,焊一個结实点的枪柜。”
這是准备打仗!
不過话又說回来,在他手下干,总感觉随时要跟他去冲锋陷阵。
白龙港客运码头离沿江派出所很近,正說着,车已经开进了所裡。
可能在岸上沒家,回到单位,韩渝感觉像回到了家一样踏实。
李卫国迎了出来,笑看着他道:“咸鱼,你可算回来了。天天看着你在眼前转沒什么感觉。你這一走好几天,真觉得所裡空荡荡的。”
老钱深有同感,跳下吉普车,抱起收录机,回头笑道:“真是,两個孩子都不在家,连吃饭都冷冷清清。”
“這不是回来了么,梁小鱼明天也回来。”
徐三野哈哈一笑,指指接待室:“咸鱼,有沒有买磁带。如果有磁带,放给我們听听。”
“买了,买了好几盒。”韩渝急忙拿下旅行包,走进接待室,把磁带一盒接着一盒取了出来。
“這么多啊,先放董文华的!”
“還有黄梅戏,這個我喜歡。”
“咸鱼,這個是什么磁带。”
“這是空白的。”
韩渝打开纸箱,小心翼翼取出收录机,插上电,指着两個卡槽介绍起来。
“如果有喜歡听的歌,我們又沒磁带,可以把人家的磁带借過来,插在這個卡槽裡面放,用空白磁带在這裡录。”
徐三野越看越喜歡,咧嘴笑问道:“录好了再放,跟原来的磁带放出来是不是一样。”
“一样,买的时候我试過。”
“能不能接功放?”
“能,插口在這儿。”
“咸鱼,這是做什么的”
“這是收音机的按键,既可以放磁带也可以收听广播。”
“花多少钱。”
韩渝翻出发票:“连磁带一共一千两百四十二。”
徐三野接過发票看了看,抬头道:“超了。”
“燕舞的便宜点,可三洋的比燕舞的质量好。我想着要买就买质量好的,就垫了四十二块钱。”
“回头找张所报销,這四十二块钱他要是不给报,所裡给你报。”
“谢谢徐所。”“谢什么,這是替所裡办事。”
徐三野看着不断转动的小磁带,听着《血染的风采》,笑道:“船上的人不像岸上的人能听到广播,我們的江边基地距锚地又不远。
我回头找個功放机,再找两個高音喇叭,装在趸船顶上,对着锚地,每天早晚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播放歌曲、天气预报和一些与航行安全有关的消息,有什么事也可以用广播通知。”
這是打算在江边搞一個广播站。
韩渝意识到他要么不去江边,只要去了他什么都要管,不禁笑道:“這么一来我們就需要一個广播员。”
“你就是广播员,等电台架起来,你每天都要抄收滨江港电台的通报。”
徐三野拍拍他肩膀,很认真很严肃地說:“那些關於航行安全的信息,大轮船上有电台有报务员能收到,小船沒电台沒报务员收不到。沒條件沒办法,既然我們有這個條件,完全可以用广播通知他们。”
這是港监管的事……
但想到只是举手之劳,想到爸妈、哥哥和航运公司的老邻居们都在跑船,他们如果经過白龙港水域就能听到广播,航行时能更安全,韩渝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陪他们聊一会儿,听了几首歌,把旅行包送上楼。
正准备把脏衣服拿出来洗,发现望远镜居然在包裡,忘了交還给滨江港务局电台的刘大姐。
韩渝赶紧跑下楼,打算把望远镜送到白龙港派出所。
徐三野见有這么好的东西顿时乐了,挂在胸前走到大门口,举起来看看這儿,再看看那儿,简直爱不释手。
“徐所,這是人家让我保管的。”
“我知道。”
徐三野放下望远镜,咧嘴笑道:“既然人家忘了要,我們就帮他们多保管几天。”
受人之托要忠人之事。
韩渝担心刘大姐回去交不了差,提醒道:“這個望远镜是张所他们跟港务局调度室借的。”
趸船今天在上第一遍漆,最多再過半個月,就能拖到江边。
接下来要在江上执法,沒個望远镜不方便,而且這么高级的望远镜,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徐三野打定主意帮着“保管”,轻描淡写地說:“你别管了,我给老张打电话,我跟他說。”
“這不合适吧。”
“一個望远镜而已,有什么不合适的。”
徐三野很珍惜地拧上镜头盖,转身看着韩渝又肿又黑的眼圈:“我记得黄江生有一副墨镜,他這会儿应该在闸口碾米。你去找找他,把墨镜借過来戴几天。”
现在這样子是沒法儿见人,戴墨镜能遮挡着点。
韩渝从善如流,骑上自行车直奔小闸口。
黄江生看到他鼻青脸肿的样子吓一跳,案件正在侦办中,韩渝又不能說太多,借到太阳镜戴上之后直奔船厂。
王队长今天一早就知道他受伤了,看了看他的眼睛,說起正事。
“检验的人下個星期五過来,资料都准备好,周工帮我检查了又检查,沒什么好担心的。航行试验也沒什么,主要是拖力试验在哪儿做。”
“有沒有检验计划?”
“有,在001上面。”
“我上去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