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十四章 赶集

作者:霜晨
转眼又到了逢十的日子,李氏一吃過早饭,便让两個孙女换衣服,說自己要带她们去吴家堡赶集。李兴蓉乐得只差沒跳起来,相比较母亲王氏,她更喜歡跟祖母去赶集。 因为王氏不是当家人,不敢随意花钱,跟她去赶集一文半文地算得清清楚楚,想多吃個炸油饼子都不行。而祖母就不同了,要是自己想吃什么东西,只要不太贵,祖母基本上都会掏钱给买的。 姚舜英也很兴奋,来到這個世界,她還沒逛過街呢。在李兴业艳羡的目光中,祖孙三人出门了。 羊肠小道上的人较之往日要多得多,看大家的架势也都是去赶集的。越往前走道路越宽人也越多,因为李家庄王家岭田家湾蓝家塘三個村子的人汇拢到了一起,然后和祖母打招呼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婶子也去赶集啊,可惜二婶子一早便带着双娘去吴家堡了,你们错過了。哟,蓉娘也在。”一個脸相精明,收拾得极利落的中年妇人看到姚舜英她们,笑咪咪地過来打招呼。 “福二舅母好,原来今日田家外婆和双姐姐也去赶集啊。”李兴蓉甜甜地喊了对方一声。 “呵呵,阿福家的也去赶集啊。”李氏应答着对方。 那妇人看了看姚舜英,笑道:“這便是姚叔老家来的侄孙女吧,果然长得好。” 李氏介绍道:“她是那日在码头帮了你的田三哥的娘,娘家姓周。” “田家舅母好。”姚舜英赶紧笑着冲对方行了個礼。刚一行完才记得田氏說過乡下人不兴這一套,只怕周氏又要笑话自己了。 沒想到对方双眼大睁,稳稳扶住自己,激动不已地道:“早听說姚叔家乃是读书人家,今日见了姚姑娘的做派便知此话不假。瞧人家這行礼的身姿,公侯家的千金也不過如此。” 姚舜英汗颜,姚家是读书人家不假,可姚光烈不過一個设馆的秀才而已。姚子都连秀才都沒考上,姚子充干脆就是個跑生意的商人。秦氏是個不懂庶务的,沒事也就会盯着女儿学這些无用的东西了。 周氏八成也是为了逗李氏开心,還什么公侯之家的千金不過如此,她一個村妇哪有机会见到人家公侯千金。 不過再仔细观察,又发现周氏举手投足间似乎与别的村妇有些不同,更显得有礼节有分寸。就连她的语音也和当地人不大相同,一听就知道是外地人在說本地话。 几個人一起走了一阵,李氏见周氏的背篓塞得满满的很沉的样子,八成是去卖什么东西,便对周氏道:“阿福家的不如你先走吧,我們今日不卖什么东西,祖孙几個慢慢走着不急。” 周氏也不客气,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先走一步,您老后头来。” “唉,你快走吧,迟了东西不好脱手。”周氏大步走了,祖孙三人边走边闲聊。 姚舜英道:“方才這位田家舅母那做派好像与别人有点不同。” 李氏呵呵笑道:“還是我們英娘厉害,小小年纪就能看得出来。当年田阿福自幼离家,好些年才带着妻小回村。虽然他们自己不說,但田家湾的人都在传,說田阿福给京裡某位朝廷大员做了家人,那周氏就是那家的丫环。宰相门人七品官,既是在那样的高门生活過的人,举止做派自然与咱们這些乡下人不同了。” “哦,原来是這样。只是他们既然在京城当差当得好好的,怎么又跑回启汶這贫穷落后的地方来了。他们的主子怎么会愿意放他们回来,好像大户人家的下人都要签卖身契的。”姚舜英表示怀疑。 李氏道:“這個祖母也不清楚,毕竟家人丫环這种說法只是私下裡的谣传,他们自己可从来不說京裡的事情。人们只是根据他们的口音和衣着猜测的。” 祖孙三人走了半個多时辰,吴家堡终于到了。這個镇子虽然不大,但赶集的人很多。青石路面上人们摩肩接踵,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李兴蓉兴奋不已,拉着李氏的手道:“祖母,等下我們去找一找田家外婆她们,我好几年沒见過双姐姐了,顺便让田家外婆和双姐姐看看英妹妹。”李兴蓉很以姚舜英這個长相美丽勤快懂事的堂妹为荣,献宝样地巴不得四处炫耀。 李氏哪裡不知道她的那点花花肠子,两個孙女感情好,她高兴還来不及,自然是点头应允。“等咱们将這犁口修好了就去找。” 马上要春耕了,姚承恩昨天将家中所有的农具都清理检查了一遍,发现犁口钝了得让铁匠重新淬火捶打一番,李氏今日来赶集的一個重要任务便是修理這個犁口。 李兴蓉于是巴望着赶紧修好犁口,然后才能安心地逛一逛,顺便求李氏买点零嘴吃。尤其是今日有姚舜英在,李氏一定会更加大方的。想着那炸得香喷喷的油饼子,甜滋滋的芝麻酥,李兴蓉就流口水。“铁匠铺在那边,咱们過去。”李兴蓉急慌慌地拖着李氏往另外一條道走。 “不走那边,咱们就从這边绕過去。”李氏淡淡地說道,顺手将孙女拉了回来。 李兴蓉不解道:“为什么,那边分明近一点啊。” “你這妮子怎么就不长脑子呢?”李氏恨铁不成钢,“咱们今日怎么要走那边呢?” 李兴蓉低头想了想,忽然一拍脑袋:“我知道了,从那边走就要经過三婶娘家门前,祖母今日一定是不想见她家的人了。” 李氏哼了一声:“总算還不太笨。” 祖孙三人来到铁匠铺,李氏从背篓裡取出犁口請铁匠看了看,然后提出自己的要求,双方說好价钱之后。因为是老宾主,李氏放心地将犁口留下,铁匠告诉李氏一個时辰之后来取。 李氏今日来赶集的第二件事是扯点厚实的布给姚舜英做两身衣裳,接下来祖孙三人转战布店。李氏要买既要厚实耐磨又要有点花色布,三人将吴家堡仅有的三家布匹行都转了一遍,最后李氏才挑中了一匹红底起绿花和一匹蓝底起白花的布。 姚舜英看着那乡土气息浓厚的颜色和图案,内心大濉5钍闲顺宄宓卦谧约荷砩媳然幢然サ模暮酶先似美渌?銮易约翰怀鲆晃那状┬乱拢荒芴羧鹚牡摹p从布行出来,李兴蓉便小声嘀咕着肚子饿了,眼睛直盯着前方斜对门店铺不错开。姚舜英抬眼看了看店铺上头的匾额,但见黑底绿色的五個大字:袁家油饼铺。难怪空气中飘荡着一股子油饼的香气,姚舜英心裡暗自好笑,堂姐八成一到吴家堡就惦记上這油饼了。 李氏却沒有如她的心意走向那边,反倒拉着两個孙女往相反方向走去。李兴蓉大为失望却又不敢多嘴,只好垮着脸拖着脚跟在李氏屁股后头。 李氏见孙女這般模样却不点破,只管穿過人流大步朝前走。中途又经過马婆婆肉饼,张记包子,但李氏一概不停留,只管朝前走。眼见得镇上的小吃铺子都要過完了,還不见李氏有驻足的迹象。 李兴蓉這下再也忍不住了,死命拉着李氏的手娇声道:“祖母,走了那么远的路,又逛了那么一通,英妹妹年纪小,恐怕早就饿了。” 李氏扬眉道:“是嗎,光英娘饿了你不饿啊,那等下我就只点两碗面好了。” “面,祖母是說面。咱们今日要吃面嗎?”李兴蓉大喜過望,声音都发颤了。李氏微微一笑:“对,說起来你也两三年沒吃過了吧。咱们祖孙三人今天就去解解馋。” “好好,就去前头的‘吴大郎面馆’,他家的最地道。”李兴蓉乐滋滋地道。 “那是自然,不然祖母怎么带你们走這来了。” “吴大郎面馆”生意极好,三個人进去报了数目臊子名称之后,還得等一通才能吃上。等着上面的间隙,李兴蓉忍不住小声给姚舜英介绍着“吴大郎面馆”的店主出身。 說是這吴大郎的爹本是本镇的举人老爷,吴大郎的娘是其正头娘子,但生吴大郎的时候不幸难产而亡。举人老爷续弦娶了县城裡头主簿家的老姑娘之后就住到了城裡,那后娘容不下吴大郎,吴举人为了内宅安宁,只好将吴大郎送回吴家堡。 吴大郎在族裡的照看下长大,学得一手做面的手艺,然后在岳丈的资助下开了這家面馆。一来是他家的面确实筋道,臊子香分量足,二来是四野乡民同情他的不幸都来照顾生意。短短時間“吴大郎面馆”便成了吴家堡生意最红火的面馆,然后一直火到今天。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