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四十三章 王婆卖瓜

作者:霜晨
您好,![][][] 背景色: 颜色: 字体:[ 当“大火笼”即将烧断木篮子的时候,天也大亮了,接着要走的路也基本都是平坦好走的官道了。路上成群结队拖家带口的人越来越多,后生小娘子们都换上了最好的见客衣裳,力图将自己最好最光鲜的一面展示在公众的面前,因为谁能保证那随便打量的目光中有沒有自己将来的夫婿(娘子)呢? 越走到后来人越累,加上人流量越大马车越多,道路拥堵起来,一家人前进的步伐也就越来越慢。太阳慢慢开始升高,姚舜英几個走空手路的還好,李大梁几個挑重东西的就汗流浃背了。 在路過一個亭子的时候,李氏招呼大家歇息一下再走。早就嚷嚷着累喊着停下歇气的李兴业立马一屁股坐在亭子栏杆边,再也不肯挪动一下。 亭子下面有口井,正好大家的嘴巴早就渴坏了的,便争抢着去那井边猛灌一通。因为是陌生地方的“生井”,李氏照例嘱咐小孩子们打草结,念咒语作揖,免得回去肚子疼。想着也走了差不多两個时辰了,肚子可能有点饿了,李氏让李兴家取出粑粑给大家吃。 姚舜英毕竟還是小萝莉的身子,赶了那么远的路,只觉得双腿酸疼不已。懒懒地靠在栏杆上剥开一個桐叶粑粑還沒张嘴开咬,却被一声惊喜的叫声打断了。“李家婶子,呀,真的是恩公一家!”抬头一看,亭子外边一個身材瘦削年近五旬的妇人正满脸惊喜地看過来。 “花大娘子,是你啊。”李氏也很意外的样子。這人谁呀,姚舜英正要问蓉娘姐姐,蓉娘已经附在她的耳边悄声道:“這就是上回山塘垮塌二哥救的那人的媳妇。” “是她,蓝家塘的那個?”“可不就是。”“真的,她家的小闺女呢,是哪個,哈哈,這回我得好好看看。”姚舜英就跟打了鸡血一般地亢奋起来,身子一下就挺直了,睁大双眼,目光一個劲儿地在那妇人身后来回逡巡。 上次李兴家在危急时刻及时拉了蓝家塘一個年龄稍大的人一把救了他的命,那人在方圆十几裡地也算是個名人了,老婆连生了七個闺女之后才好不容易老来得子。 他家的“七仙女”虽然长相不差,但在乡下却并不抢手。原因有三,一是人家生怕自己将来的媳妇学她娘一般尽生闺女那可就糟了,二是娶她家的闺女,岳家沒壮年男劳力,一逢上力气活女婿就得二话不說的出力,三是他家因为沒劳力,日子過得紧巴巴的,给闺女准备的嫁妆肯定赶不上别人家。 照說救命這般的大恩,肯定得登门道谢的。可他家那一阵子据說因为唯一的儿子生病,一来沒钱二来实在抽不出空,便沒来李家。還是個多月后吴家堡赶集的时候,那人的媳妇才特地寻着了李氏,称了两斤肉买了两斤糕点過来当谢礼。 李氏知道人家家境困难哪忍心收人家的东西,自然是百般推辞不受。那姓花的妇人起先還以为李氏是嫌弃自家的礼物轻了,待明白李氏的好心之后,含泪拿回了肉,糕点却是怎么样也不愿收回的了。 花氏回去忍不住将這事又夸大渲染了一番。本来当初李兴家的壮举,她家的老头子回去就說了若干遍,直說得李兴家在自己几個待字闺中女儿的心目中简直成了脚踏五彩祥云威风凛凛如二郎神一般的人物。這回這妇人這么一渲染,老李家的人在他家人心目中那就是厚道善良仁义等诸多优秀品质的代言人了,要是能嫁到這样的人家那算是掉进福窝蜜罐了。 听說恩公李二郎年方十八尚未定亲,自家要是能送個女儿過去给他当媳妇那是再好不過了。两口子心有灵犀,四目一对就知道对方所想,当下四只眼睛在自家還沒“脱手”的“三朵金花”身上轮番打量。 五娘十七岁了,若是许给恩公,难免让人生出自家在推销“滞销产品”的嫌疑,那岂不是对恩公的亵渎嗎?不行,头一個便否定掉了。 六娘十五岁接近十六岁,年龄不成問題,可是這丫头那身材随娘,根据已经出嫁的四個闺女的生育情况,但凡随娘的大多闺女生得多儿子生得少。這老六嫁過去万一生不出儿子,岂不是害了恩公,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那就只剩下個幺女七娘了,這妮子的长相在几個姐妹中算是最出挑的了,那身材看着似乎也是生外孙的相,就是年龄小了点,不過今年十四订下亲明年再成亲嫁過去也行啊。 她家的七娘起初见爹娘齐齐盯着自己双眼放光,還以为自己做了什么坏事叫父母抓住了把柄,待听說是這回事,起初大喜随即又沮丧无比。 父母见她垮着個脸還以为她不肯,正要出口教训的时候,却听到自家闺女悠悠說道:“恩公家這般好,只怕早就有媒人向他提亲了,咱们家這样的,人家哪裡瞧不上。” 当爹的楞住了,当娘的却不甘心,花氏道:“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人家瞧不上,秀凤那妮子不是许给了他家的大郎,不如請她家的人去探探口风?” 当爹的当即否定了這個提议:“咱们要是大张旗鼓地請了她家的人去问,被拒绝丢了面子不要紧,万一传出去了人家肯定会說恩公一家是嫌弃我們家,那样岂不是白白害得恩公家被闲人說嘴。” 花氏一拍大腿,断然道:“左右咱们家提亲被拒绝又不是头一回,老娘便厚着脸皮亲自去跟恩公的祖母說。”当爹的說不合礼数,七娘却红着脸說這法子好,就算人家不答应,那也是两家私下裡的事情,只要当事人双方不說出去,外人谁知道啊。 做大人的一看自家闺女那神态,便知道她是实实在在地对恩公动心了。于是又一次吴家堡赶集的时候,李氏“巧遇”了花氏。 那女人绕来绕去說了一通后,便比较“含蓄”地表达了自家的“报恩”打算,当然她在說的過程中肯定不忘当回卖瓜的王婆,将自家的幺女结结实实地夸耀了一通,顺便也打消了李家对迎娶自家闺女可能存在的几大顾虑。 李氏是個爽快温和的人,对当娘的亲自“推销”自家闺女一事丝毫也沒有表现出鄙弃轻视的神态。只是实话实說,明明白白地告诉对方,已经有几家提亲的了,自家還在观望,到底选谁家要和姚承恩還有李大梁王氏商量好了才定。 虽然人家沒答应,但也沒拒绝,反正自家的闺女进了人家的“选媳名单”。花氏回去一五一十地将自己和李氏的对话学了一遍,蓝爹觉得沒啥指望,人家那是给自己面子才那样說的,蓝七娘却不愿意放弃,說要是自己能见到李兴家,跟他相处一番那還是有点把握的。 做爹娘的觉得這妮子是魔怔了,一個姑娘家平白无故地跟青年男子来往,人家会怎么看,那不是坏自家的名声嘛。要是被李兴家看上了還好,沒被看上往后谁家的儿郎肯来提亲。蓝七娘叹了口气,也觉得自己這想法太過大胆太不知羞,再也不敢提了。 既然她家沒請媒人而是自己探的口风,李氏也就沒在家裡公开說,只是私下裡同姚承恩還有二房两口子說了一声。姚承恩和李大梁不置可否,王氏却是一下便投了反对票,她也沒多话,只說了一句,那就是不想自己的儿子将来太過辛苦。 李氏自己家当初因为沒儿子,三姐妹的婚事都不大顺利。因为附近人家沒人提亲,两個姐姐都嫁得较远。眼下碰到蓝家這种和自家当初差不多境况的人家,她内心不禁生出了一丝同情,心裡還想着要是蓝家的七娘真的不错,那娶過来也未尝不可。 可一听王氏這话,李氏默然了,不得不承认王氏的担忧不无道理。想到蓝家父母将近五十,唯一的儿子才五岁,他家四個大的闺女因为全嫁到了较远的地方,平日裡根本指望不上,五娘六娘照眼前這势头看,嫁给附近几個村子的可能性不大。要是娶了蓝七娘,往后一对老的养老小的娶亲不都是二郎的事。 家中就他们四個人商讨這事,李氏连大房两口子三房两口子都沒知会,算是够保密的了。可蓉娘這個听壁角的“惯犯”却听了個清楚明白,然后非常义气地和姚舜英分享了此事。 姚舜英听完不禁脑补起這样的画面:花氏对李氏說我家小七很优秀,样子好孝顺勤快,您家二郎娶了她不亏,您老就做個好事,让您那 (忘忧) 忘忧赣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