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逢阴雨
秦妙站在马车边上,望着侯府门口镶金的匾额。耳边不由地响起成亲那日轰鸣震聋的炮竹声。
原以为三拜成礼,终成眷属。而今不得不重归陌路。
“小姐,你要是真舍不下姑爷,我們就回去吧……”李嬷嬷担忧地看着她。小姐嘴上不說,心裡终究還是有侯爷的,她默默在身边看了這么久,這点心思她也是懂的。
“不用了,走吧。”
秦妙无声地抿嘴,下一刻便径直走入了马车,直到马车一路走远,她也沒再挑帘回头看一眼。
人生的路千万條,只要选定了,那就别再回头。摇摆不定,迟疑不决,终是忌讳。就让曾经成为曾经,前路漫漫,终有彼岸。
而此时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金銮殿宝座上,宣武帝听完兵部奏报,气得将案台上的笔墨全打落在地,狼藉不堪。众大臣心中胆寒,均咬牙沉默。
“一個個的,都哑巴了!平日裡看你们嘴巴都挺利索的,怎么,碰到贼寇来犯,就沒胆了!”宣武帝看着那一個個穿着红袍青袍的脑袋,恨不得都拖出去砍了。
“太子,你呢?”
帝王凌厉的眼刀瞟向站在众官员之首,身着威武蟒袍的儿子,语气顿然比平日多了几分挑剔。
太子捏了捏拳头,尽量稳下心神,将昨日与幕僚们商议的对策缓缓道来。“启禀父皇,儿臣认为兵部所奏增援之事势在必行。只是各地大军都有任务,京畿防卫之要又不便分兵前往。故而儿臣有一提议,可抽调赣地以北的豫章军和镇守湖北以南的庆丰军,朝廷再选派一位得力副将增兵驰援。”
众人一听,面色各有千秋。谁人不知這两路兵马附近的封地如今是何人所掌,废太子,现豫章王是也。抽调這部分兵力,明摆着是要趁此次战事削弱豫章王。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所提建议实在用心良苦。”兵部尚书不是個傻的,再怎么听都明白了這位太子肚子的谋算。素日裡太子怎么插手和收买兵部的人事,他都尽量予以忍让。但事关边境大局,此刻的老尚书不想再一位妥协。
“豫章军和庆丰军均地处南境,恐怕难以适应西北战局,更何况从這两地抽调距离太远,一路奔波人困马乏,恐不利于驰援。還望陛下三思。”
不少武将也纷纷点头,颇为认可老尚书之言,其中几位显然有附议之态。
宣武帝微眯着有些浮肿的眼睛,盯着下面恭敬叩首的兵部尚书,半晌也瞧不出是几個意思。
太子见帝王并不反驳,心下有些慌乱。遂再次上前,故意将声音拔高:“父皇,纵观我朝兵力分布,最靠近西北的乃北境大军,但此次羌族来犯,难保北境的胡人不会趁火打劫。若抽调北境至西北,终究顾头不顾尾。故唯有调遣现如今并无守卫重责的豫章军和庆丰军,才能顾全大局。還望父皇明断。”
众人听完太子一言,又纷纷点头,有不少還当场夸赞太子英明睿智。老尚书见此言一出,舆论偏倒,而再观宣武帝的神色,他便知晓此事多半已无力逆转。
老尚书下朝后回到兵部衙门,直接找各司主事商议,直到灯火通明,月上树梢,众人才散了伙。
接下来的几日兵部草木皆兵,挑灯议事已是常态。谢玘让破风到府裡收拾些换洗的衣裳,干脆在衙门裡住下。
谢玘负手而出,神色严肃,几日的操劳已让他脸上有些憔悴,下巴处隐隐可见胡渣。刚出衙门便听到不远处一鸣叫的乌鸦飞過,当下即眉头一蹙,加紧打马回府。
刚一入府在前院换了衣服,便独自往朝露院方向去。
“夫人呢?”院内已点上了风灯,秋夜之下显得有些萧肃。见玉露坐在门槛上,也不在裡头伺候,谢玘拧眉疑问。
小玉露一见是谢玘来了,赶忙起身行礼,壮着胆子回答:“夫人去法华寺祈福了,說是要住些日子才回来。”
闻及此言,谢玘的眉头拧得更紧了。“好端端的,去祈福做甚?”抬脚就往裡面走。
小玉露只好跟着,将话說到底:“夫人說,近日府裡不太平,找法师做做法事,求個平安。”
也不知是刚才下值的时候碰到的那只乌鸦怪叫,還是别的什么原因,自踏进朝露院后他总觉得心裡不踏实。莫名地疾步来到裡间,见梳妆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胭脂水粉,屋裡也一切如常,這心裡的忐忑才渐渐消去了几分。
人不在,待着也是索然无味,只好回了前院的听雨斋。
“破风,你說我是不是做错了?”
入夜后,破风伺候着谢玘收拾。今日主子也不知怎么了,死活不让杏枝伺候,搞得他重操多年旧夜。
“主子說的是哪一桩?”
青幔已放下,裡头的男子却了无睡意。“我以为她的心很大,能装下的事情很多,或许能容忍……。”
谢玘不是不明白,秦妙說去法华寺小住,其实還是心裡過不去,原谅不了自己当时在火场的所作所为,即便他那句对不起是真心实意的。她只想避着他,图個清净。
如果事情推倒重来,他還会那样選擇么。谢玘好好想了想,或许是会的。只不過他事后会更及时地解释和弥补,而不像现在這般,有些为时已晚。
這一刻他从未如此厌烦自己的性情,也下定决定等秦妙回来后,好好与她解释和坦白。既然她是他的妻子,是侯府的夫人,理应了解所有该知道的。他实在不想再因为沁香或其他故人,让秦妙误会自己。至于已然犯错的部分,唯有以后真心相待,相信時間长了,聪慧如她,能够理解。
想通了之后,谢玘心裡的那份不踏实慢慢淡定了,一夜好眠。
豫章军和庆丰军的调动已是板上钉钉,這几日争论不下的是谁带兵前往西北。這次带兵之人身份有些尴尬,只是個副将之位,朝中高位品阶的将军都不愿屈居副将。而众多年轻将领品阶上倒是符合,不算委屈,但谁愿意和废太子的人马搅和在一起。
谢玘默默看在眼裡,不多发表意见。這样的趋利避害早在几年前他就领教過了,当年有過之而无不及。他依旧每日当值,参与议事,下值就老实回府。实则,他在等,等一個消息。
這夜消息总算来了。一袭黑影从窗外闪過,在窗台上留下一個铜罐。
“主子,承影来消息了。”破风急忙将铜罐递给谢玘,识趣地关门退出。
不多不少六個字,既来之,则安之。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