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章:编程不是請客吃饭

作者:三分糊涂
小說: 父亲苏星河沒有多久就开完会回家,姐夫和小舅子两人坐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聊起天,苏远山趁机溜进书房开始捣鼓电脑。 麻利接上显示器和鼠标,摁开电源,一阵等待之后,显出了一個光标。 苏远山知道,這是Windows3.0等他输入那個有着十分仪式感的命令。 “满满的回忆啊。” 苏远山笑了笑,晃着粗笨的轨迹球鼠标,点开桌面菜单。 和记忆中一样,“名义上”這电脑是送给自己,但裡面软件却全是父亲才用得上的。除了Pascal,C/C,居然還有Fortran。看来给张克装机的這位也是個高手,知道一個计算机工科的教授需要什么。 這台自带win3.0的486电脑,用的CPU是去年那一批主频50Mz的,加了几條指令集,比起386快了不少,但阉割了浮点运算。 内存只有4M,沒有声卡,只有一张ISA接口的2D显卡。 此时的Windows還沒有中文版,除了個自带的纸牌也沒什么可玩的。 苏远山启动C,看着古老的界面,他再次一笑。 回到91年,留给苏远山的時間挺够。 他有足够的時間利用对诸多EDA的熟悉开发出一套超前贴心的EDA。然后凭着這套EDA,来敲开那些半导体公司的合作之门——不为赚钱,只是交個朋友。 特别是霓国的那些半导体企业此时已经嗅到被星旗国打压的危机,纷纷来国内开辟新的市场,最终促使92年霓国的天皇访夏,将两国的蜜月期推到最高潮。 要知道,现在的光刻机领域,尼康才是老大,日后独孤求败的ASML在尼康面前就是個弟弟。 收回思绪,苏远山抓起笔记本和铅笔,开始思考框架。 身后传来父亲的声音。 “咦?” 苏远山知道,這是父亲和小舅进了书房,但他沒有回头,而是做出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样,继续写库代码。 91年,C标准库才提出两年,沒有多少轮子不說,国内也只有各大高校才能搞到。 苏远山得先给自己造点轮子。 张克看着外甥正在缓慢地输入单词语句,以为他在练英语。不料就在他准备招呼苏远山时,苏星河一把拉住了他,并凑近了显示器。 苏副教授当然知道自己儿子在干什么。 所以他才惊讶——這小子不是才学会C么?居然都会自己写库了? 苏远山停了一下,深深皱眉,他转過头,仿佛才发现父亲和小舅一样忙道:“爸,小舅。” 小舅摁住他肩膀笑道:“你小子学英语呢?” “嘿嘿,我想搞個软件。”苏远山冲小舅一笑,然后望向父亲:“爸,C是怎么定义程序接口来着?” 最了解理工男的,莫過于另外一個理工男。 所以苏远山直接用問題堵住父亲的嘴。 苏星河怔了怔,沉吟片刻才說:“先在头文件完成类接口的定义。” 接着,他马上问苏远山:“你想设计什么软件?還需要用到接口。” “是這样的,前阵子听留校的师兄们說起BP机,我就去看了一下原理。发现它的芯片挺简单,就想捣鼓一下。但机房电脑裡面只有Protel,用来设计PCB還行,设计芯片就糟糕了一点……所以就想自己写個侧重芯片设计的。” 苏星河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终于失笑:“臭小子,有志气!话說你不是才学C嗎?现在就有胆子写EDA软件了?” 苏远山咳了一声:“什么叫才学……我好歹是苏星河教授的儿子,从小练童子功的,编程是咱家祖传手艺好不好。” 一句话听得小舅哈哈大笑:“哥,小山這句话說得沒错。他這是真正的虎父无犬子啊!” 苏副教授也笑出了声,那句祖传手艺深得他心。 当爹的,谁不希望自己儿子牛逼?而且還是在自己的领域牛逼。 不過苏星河并沒把苏远山当回事:“不過一個EDA可不是你一個人能捣鼓出来的。” 苏远山笑道:“所以我打算把大体框架做出来,然后請爸帮忙呗。” 苏星河摇头笑道:“加上我也不行。” “那就把秦师兄唐师兄他们全部加上,不行就把电科研究生部的师兄全叫来。” 听到苏远山的狮子大张口,苏星河首先怀疑自己儿子是不是魔障了,但当看到苏远山那清澈、坚定的眼神时,苏副教授知道自己儿子沒有魔障,而是坚定地认为這件事可以做。 沉吟片刻,苏远山示意儿子让自己。 代码并不多,很多都是基于前端框架,算是入门级。那個库因为是刚开始写,所以也看不出来水平。 但他能看出来,自己儿子的编程习惯很好——注释既规范又准确。 “远山,我告诉你,一個EDA软件连带配套的设计输入工具、仿真元件驗證工具、布局排线工具……起码上百万行代码。又因为它是专业软件,所以很多工具需要对电子电路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代码写出来会很难看。最后,你還得和半导体制造企业对接。” “再說,国内EDA,华大已经搞了三四年,我办公室的电脑就装得有。” 苏星河望向儿子,他的意思很明显,你就别折腾了。 “熊猫CAD我看過了,不行。”苏远山沉默了几秒后笑道:“爸,我之前一直以为我的C還差点意思,但看了你的源码之后,我发现我挺厉害的。呵呵。” “呵!臭小子。”苏星河再次失笑:“不知道天高地厚,你等着。” 苏星河拿出两张软盘回到书房。 “這是你秦师兄用C写的一個电器元件查询小工具,有点小BUG——秦为民的C虽然半吊子水平,但在电科大一干研究生裡還算可以,你能把BUG解决了再說。” “什么BUG?” “自己调试找。” 丢下這句话后,苏副教授便不再管儿子,拉着小舅子出了书房。 苏星河相信自己的儿子具有远超同龄人的计算机水平,就如苏远山所說,毕竟有童子功在。但再童子功,都不可能有编写一款EDA软件的实力。 要熟练掌握C/C,需要的知识不是高中生阶段能掌握的。 苏远山沉浸在源码中。 秦为民是他父亲手下的研究生之一,在国芯时期是苏远山的顶头上司,水准一流,属于标准的理工男。 苏远山很快就找到了BUG所在的代码位置,修改完毕并作出了注释后。他开始给秦师兄做代码精简。 小舅敲门:“小山,吃饭了。” “噢,好!叫我爸来一下。” 苏远山按下最后一次调试,默默算了一下效率。在他操刀之后,這個小程序的响应時間提升了将近50。 苏星河副教授慢慢踱步,脸上自信满满。他知道,儿子必定是遇到难题了。 “怎么样?臭小子。”苏星河笑呵呵的看着儿子:“知道编程不是請客吃饭了吧。” 苏远山一笑:“爸,那可不一定。” 說着苏远山起身,把椅子让给苏星河。 苏家吃饭沒有什么特别规矩,张秀云早就习惯丈夫沉迷工作,所以只是把菜夹到一旁便自顾拉着弟弟问东问西。 只是小舅的心思并不在他姐的唠叨上,敷衍了几句后挨着苏远山,低声道:“你小子不会真搞定那啥八哥了吧?” “当然。”苏远山夹起一块腊肉,凑近小舅道:“小舅,接下来想去哪发财?” “就是不知道才来问问你爸,不過你爸也给不出個好建议,白瞎了我一台电脑。”张克开着玩笑說。 苏远山呵呵笑道:“他是典型的学者,你问他不如问我妈——妈,你說现在做什么最赚钱?” “房地产呗,南边不都疯了一样么?”张秀云给丈夫碗裡夹了块香肠,冲书房大喊:“苏老师,出来吃饭了!” 苏远山耸耸肩,冲小舅道:“你看,房地产就是個好项目。” 小舅失笑:“泡沫那么严重,现在入场不是找死?” 苏远山笑笑不說话。南边的房地产泡沫是开始了,而且在普通人眼中确实严重。但真要戳破還得等93年的6月,那才是一声惊雷,满地鸡毛。 這时苏副教授走出书房,他一脸凝重,仿佛不认识儿子一般来到桌前,拿着筷子却不动,只是紧紧地盯着苏远山。 苏远山镇定自若:“爸,吃饭。” “你微积分跟谁学的?” “自学的。” “……你把老子当鬼糊弄呢。”苏星河哭笑不得,這微积分要是高一都能自学了,自己這儿子怕不是個数学天才。 “线性代数我都学了点,我又不做数据模型,不需要精通,反正哪裡需要学哪裡。”苏远山嘿嘿笑道:“不說這些,就问你,你儿子的水平怎么样?” 苏星河拿起筷子就作势预敲儿子的脑袋。 “爸,电科不是在筹备成立电子工程学院嗎?”苏远山低头躲過筷子,望着父亲笑道:“你好歹也算喝過洋墨水的学者,现在系裡那些教授有几個比你懂集成电路懂程序的?” “而且你這么年轻,腰好肩好,我觉得你可以挑更重的担子!” 苏星河怔住了,他夹起一片火腿慢慢咀嚼。 苏远山乘热打铁:“你看啊,先搞套一流水准的EDA出来,再培养一批微电路设计的人才,指不定咱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就原地起飞了。” “瞎扯。”苏星河放下筷子,盯着儿子:“你把你的思路给我說一下。” “一时半会說不清,待会我整理一下,把思路、标准、流程、团队需求這些做成报告给你。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沒有熟手,要在半年内干完所有的活起码得有個五十人的团队。” “至于开发驗證,国内的生产线虽然落后,但总是有那么一两條的。蒋庆川师兄所在的江阴晶体管厂,還有江南无线电厂都有。甚至878厂都還有一條三英寸的硅片厂,只是现在沒人管罢了。” 在80年代的“蜜月期”中,国内从外面引进数十條生产线,真正大有作为的只有江南、江阴這两家。江南无线电厂生产的芯片曾经一举占据国内40的市场,为各类家电的国产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和永川半导体研究所成立了无锡微电子,进化成华晶电子集团。 华晶电子,便是908工程的主要目标。目前已经在无锡开始修建一條6英寸,9微米的芯片生产线。只可惜,那條从朗讯引进的生产线在路上跑了三年,最终完成已经是六年后,黄花菜都凉了。随后被上华改造,实现扭亏,并最终被华润电子收购,变成后世鼎鼎有名的华润华晶。 而江阴晶体管则最终进化成了长江电子,成长为封装测试领域的一方豪杰。 或许是看到了一线曙光,苏星河瞳孔微缩,沉声道:“你确定……你能搞?” “爸!我真的确定。” 苏星河瞳孔再缩:“那最终软件完成之后的功能呢?” 苏远山不好意思地笑了:“如果同行不开……呃,不作弊,应该比他们的要好不少。” 二十几年的痛点解决和优秀方案提前到现在,如果還不能干趴下目前处于初级阶段的同行,苏远山就不要混了。 无弹窗相关 __言情小說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