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先蹭一下 作者:三分糊涂 都市小說 书迷正在閱讀:、、、、、、、、、、、、 软件行业中的白盒测试,通俗点說就是用穷举法把所有代码全跑一遍,跑完差不都就能搞懂所有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 听到這四個字,除了张克一脸懵之外,众人的表情各不相同。略懂程序设计的潘晓军很不解,他知道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到无尘室。 三個联电工程师有两人一开始也和和潘晓军一样,但很快便猜到了什么,有些震撼地望着苏远山。 只有林永固听到那四個字便弄清了苏远山的意图。 在芯片制造行业,需要用到无尘室的“白盒测试”只有一個,就是跑微代码。 山寨一块cpu原理說白了其实很简单,打开盖子,根据晶体管元器件的布局逆推出掩膜,然后搞定微代码——微代码驻留在高速存储器裡,将机器指令翻译成详细的电路操作序列,控制逻辑门完成0和1的输出。 晶体管布局可见,而微代码不可见,只能一组工程师描述微代码的功能,另一组在不参考原微代码的情况下,开发拥有同样功能的微代码——這便是无尘室裡的白盒测试。 上個月刚刚上市的am386便是這样搞出来的。 林永固看着苏远山年轻到发指的脸庞上淡然的笑,知道自己的理解沒错。他轻轻吸了口气,用并不标准的国语问道:“你想学amd?” 苏远山点头:“有這個打算。” “太难了。”林永固宽厚地笑了,从接触潘晓军的那一刻起,潘晓军便一直不停地介绍苏远山——于是他知道這個只有十八岁的少年拥有让人眼红到嫉妒的程序设计和电子电路设计的天赋。 但有拥有天赋不代表拥有无限制的能力。 林永固笑着摇了摇头:“amd逆向了三年時間才完成am386,而486的难度更大——你要知道,他们還是一帮玩這個的老手。” 苏远山也笑了,林永固最后一句话深得他心。amd从成立之初便靠山寨intel的各种芯片起家,创始人桑德斯還得意洋洋地說“我們希望成为intel的第二供应商,但我們已经迫不及待啦!”言外之意就是老哥,你不授权那我就先山寨为敬。 最气人的是,amd山寨出来的产品居然比intel的正版還要好,甚至還打入了军方市场。說他们是玩山寨的老手,那是一点也沒夸张。 “总得试一试,万一能行呢?”苏远山笑眯眯的回答道:“不過现在先不谈這個,你们舟车劳顿,先安顿下来休息一下再說——你们不会是想着拿了光盘就想回去吧?” 林永固也笑道:“自然不是。” “那請。” 小舅和潘晓军带三人去楼上的涉外酒店,苏远山送到门口后直接回到秦为民的办公室,席小丁也离开他那张八百块的豪华椅子,来到這边和秦为民两人坐在会客沙发等着苏远山。 “怎么說?” “只是随便提了一嘴,看那边的反应。”苏远山摸了一下嘴唇,撕了块干皮下来,笑道:“反正我們先蹭一下,让进就进,不让进拉倒。” 听着這家伙开黄腔,秦为民和席小丁同时笑了。 面对联电的要求,苏远山拉着秦为民和席小丁分析了很久,再结合苏远山的记忆,最终三人分析出一個结论——目前联电的芯片设计部门日子有危机感,迫切需要设计出nb的产品来奠定地位。 intel创始人之一的摩尔提出两年晶体管数量便会翻番的“摩尔定律”,已经被二十几年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所印证。既然有一個被印证的规律能预言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那么作为主业是晶圆厂的联电就必须得考虑自己对晶圆厂的投入是不是能够支持自己追上摩尔定律。 要知道,岛上可是有個把所有资源都投入晶圆厂的同行台积电。而且那個同行還野心勃勃,也得到了许多企业的支持,目前正在不断追赶自己。 在這种情况下,联电就不得不考虑加大对晶圆厂的投入——在苏远山的记忆中,联电确实是在95年就开始陆续剥离芯片设计业务从而搞专业的芯片代工。這些剥离出的部门裡,有個選擇了soc设计的企业在后世异常夺目——它叫联发科。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联电也曾经在94年的时候“设计”出基于x86架构的cpu,只是因为沒有拿到intel的授权,无法上市只好作罢——很难說這是不是让联电在第二年便下定决心剥离设计业务的定锤之音。 這裡的“设计”,显然指的是山寨。 苏远山已经有感觉,联电恐怕现在已经在偷偷摸摸地用x86架构“设计”或者說逆向intel的486了。不然怎么解释他们会這么迫不及待地找上门,要求远芯派遣技术支持团队?只能是他们在搞cpu,且還不熟练,需要eda方的全方位支持。 要知道现在還不是后世那种多层次的3d电路结构、一個cpu动辄数十亿晶体管的时代。在后世,eda的工程师、芯片设计师、晶圆厂工程师,這三方是长期一起办公,一起推进度的——這也是为什么說一块cpu是汇聚人类最尖端的科技和人才的原因之一。 在弄清楚联电芯片设计部门的迫切需求后,整個远芯的技术主管层便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把這次合作的收益提到最高。最后還是苏远山提出了建议,让联电开放无尘室,让远芯进行逆向——明面上的话是這么說,但实际意图却是,让远芯加入到联电的芯片逆向中,以获得大量的经验值。 笑過之后,秦为民问道:“如果他们不答应呢?我們就只派一個人?” 苏远山点头:“当然了,我們现在制程设计是领先的,最多派一個人去调整一下工具,帮忙对接一下机器。” “那他们要是脑子一热答应了怎么办?你派哪個小组過去?我們有那么多人选嗎?”席小丁皱眉道:“你得知道,逆向经验最好是芯片设计师和晶圆厂的工程师来拿——eda工程师吃了沒什么用。而且联电的生产线是目前最先进的,那些经验,我們的人吃得下嗎?就别說我們现在根本沒芯片生产线的人才了。” 苏远山眯着眼往外瞅了瞅,压低声音像個小偷:“席师兄,我們派過去的人,就未必只能是我們现在的员工啊!我从华晶微电子‘挖’几個人過来,你觉得我挖不挖得动?” 席小丁马上眼睛一亮! 秦为民啪的一拍大腿! “這招好!我估计华晶王总要哭着喊着求你去挖他们的人。” “嘘……”苏远山做出個噤声的动作。 国内能接触到最新生产线的机会太少太少,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机会!现在就有一线机会摆在面前,苏远山当然要尝试一下了。 华晶那些晶圆厂的工程师,哪怕是只去看一眼在现阶段也是收获。 当然了,前提是联电愿意答应。 龙坛书網_书迷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