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弄虚作假,害人害己 作者:三分糊涂 都市小說 书迷正在閱讀:、、、、 在一百年前,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戴维·希尔伯特提出了著名的23问,這二十三個問題,囊括了数学基础,数论,代数&几何,数学分析這四大板块旳著名难题。其中排列第八的問題可以描述为“存在无穷多個素数p,并且对每個p而言,有p2這個数也是素数”。 它便是大名鼎鼎的孪生素数猜想。 而张益唐說的,他找到了素数间的有界距离,便是孪生素数猜想的一個弱化版本——他证明了有无穷对差值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并给出了方法。 在电话中简单地听完张益唐的描述,并确定张益唐已经获得了数学年刊的回信后,苏远山便知道,歷史并沒有被改变。 对于数论界而言,孪生素数猜想已经有一百五十年沒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了,只要数学年刊的审稿人沒眼瞎,那一定会明白,這篇证明必定会引起轰动。 在挂电话之前,苏远山好奇地问了一句:“师兄,好奇地问一下,为什么是7000万?” “因为懒得算了。”电话中,张益唐笑得很惬意:“只要算下去,应该很快能找到更小的差值。” “好吧,到时候我让人好好算一算。” 一周后,亚马逊如约上了春晚,代表美帝给全国人民发了一次红包——相比tb,亚马逊的手笔更大,承受的流量冲击也前所未有,就连yos的应用服务器都受到了波及,连累了无数的工程师守在机房夜不能寐。 但相对一晚上超過8000万的下载量,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股市很快就给予了积极正面的反饋——亚马逊在当天收盘时,股价直接便涨了三分之一。 好消息自然還沒算完,节后第一天,张益唐的论文在数学年刊上正式发表,一如苏远山所料,期刊刚出,便在数论界引起了轰动。 而苏远山也在正式上班的第二天抵达了特区。 “弄虚作假,害人害己。” 在生物所中,苏远山与魏思河,陶新刚,高小方等人坐在会客室内,一边磕着春节余下的瓜子,一边闲聊着。 很自然而然的,大家的话题一来就聊到了张益唐身上。 虽然在座的都是一帮搞生物和医学的,但大名鼎鼎的孪生素数猜想谁又不知?能够被国内学者推动着走了一大步……其贡献不低于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中把筛选法用到极致从而将13变成12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张益唐是从无到有的给出了方法,贡献更大。 事实证明,他的方法确实有用,已经有数学家按照他的方法将這個数字缩小到了百万级,而且数字還在不断变小。 “听說张教授就是被他导师坑過了?”魏思河笑着剥开一個柑橘,不留痕迹地看了陶新刚一眼。 ——這次苏远山過来,自然便是为了给去年就已经举起的铡刀做最后的准备。而看苏远山的决心……如果陶新刚当时愣是要往心肌干细胞那條路上走到黑,說身败名裂可能有点那個……但连累他的学生是肯定的。 “怎么坑的?”有人好奇地问道。 “我倒是有所耳闻。”在座的人中,高小方年龄最小,资格也最年轻,但他是苏远山亲自邀請回来的,此时也坐在苏远山旁边,就很能明显地感觉到亲疏关系。见众人望向自己,高小方笑了一下:“听說张教授的博士论文中引用了他导师莫宗坚的一個成果,但后面被数学界发现莫宗坚的成果有误……然后嘛……据說莫宗坚就因此而怪罪张教授,拖了人家几年不說,后面還不写推薦信……搞数学的不比咱们,特别是国外,如果一個博士沒有拿到导师的推薦信,几乎寸步难行……所以张教授后面几年的处境比较艰难,靠打工度日,后面還是靠着学弟找了份州立大学的讲师工作……” 說着高小方便望向苏远山:“再后来嘛,苏教授就偶遇到了张教授,并力劝他回国,最后张教授選擇了位于hk的科学院,并由苏教授推薦到了港大任职。” 苏远山便一阵好笑:“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 高小方一笑:“国外学术圈总共也就那么大,再說了涉及到您的事,大家总会关注一下嘛……” 魏思河教授笑道:“看来苏教授請回来的,都是高人。” 魏思河這话本来也就是個寒暄话,但他话才說完,众人马上就意识到,刚才這位高小方,似乎也是苏远山邀請回来的。 一時間,众人的目光便瞬间望向高小方。 好在高小方倒是沒有意识到自己是被“請”回来的——毕竟他父亲“托了关系”嘛。于是他继续笑道:“反正张教授這次是名震数学界了,不知道他导师会怎么表态。” “怎么表态?要是我,就沒脸表态。”苏远山轻轻一哼,极为不满:“别的不說,光是卡学生毕业這一点,我就不认可。人家本来一片漂亮的毕业论文,结果就因为用了老师的错误成果被搞砸了——合着要是张益唐不引用的话,他莫宗坚就能安稳一世了?我看未必,就算人沒了,只要错误在,弄虚作假在,那就有被曝光的一天,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說着苏远山顿了顿:“其实搞纯数的对现实的都還不是那么大,搞应用物理的,搞生物医学的,真要凭空捏造個成果,那影响可就真大了——譬如我說石墨烯现在就可以完成碳基晶体管的产业化,然后還像模像样地推出一款碳基芯片……那全世界半导体行业不得疯掉?” “又比如說所谓的心脏干细胞,你们也看到了,就算在有质疑的情况下,各個国家,各個实验室都在上马,原因還不是因为心脏病堪称人类生命第一杀手,真要能解决,那可就是功在千秋。” “只可惜,有嗎?” 苏远山轻轻哼了一声:“沒有,骗子。” 他的话音落下,众人虽然都一起在笑,但笑中的意味也不尽一样。 大家都知道,陶新刚便是搞了一年多的心肌干细胞,然后去年被叫停,继而转向其他领域。 但陶新刚的表情却很坦然。 因为……他的实验室,已经对着心肌干细胞打响了第一枪。 而接下来的一個月,国内数個实验室都将跟进,或质疑,或撤稿。 总之,就是要把皮耶罗拉下马。 “对了,苏教授,我提個建议。” 魏思河教授见场面有些异样,轻轻咳了一声后望向苏远山。 “怎么?” “我觉得哈,张益唐教授取得了這么有影响力的成就……但最适合他的菲尔兹奖已经错過了……” 他话音未落,苏远山便马上接過了话。 “嗯,我們也是這個打算。” 苏远山含笑看着众人,這些人,都是国内各個领域的精英,更是正在当打之年。 加入远芯生物所后,他们便已经沒有了经济上的难题,甚至因为远芯的强大影响力,也沒有了职称等等“俗事”的烦恼。 毕竟远芯本身就拥有极高的影响力。 那么……获得更高的追求,就只有一個知名的奖项了。 但国内……似乎并沒有。 就连苏远山获得诺奖之前,拿的也全都是国外的奖。 当然,国内也有,譬如数学就有几個。但那些无论影响力也好,還是奖金吸引力也好……都差强人意——最起码,在国际上拿不出手。 這……是不行的。 這与国家想要在科技上走向自主和创新的愿望,以及逼格是不相符的。 有声小說,有声吧_书迷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