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环
“等一等,既然‘宇宙’都快要到终点了,难道就沒有人想要延缓這一刻的到来?”
本以为還有很多時間的李文渊,完全沒想到“猎手”的所作所为其实即将迎来“终结”。
在他看来,宇宙似乎還并沒有扩张多久,生命也沒有到处盛放,文明也沒有四处腾飞,并不“热闹”的宇宙,不应该這么快就抵达“终点”。
对此,“教授”的态度十分平淡:
“虽然对于‘数据宇宙’来說,资源量差不多可以等价于无限,但是文明的‘数量’却是有限的,這取决于這台‘宇宙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越是高级的物种思考越是繁琐,背后所代表的‘数据运算量’也越大,每一個文明的出现都代表着距离‘终结’更近一点,因为‘宇宙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是有限的。”
“但总有一些‘尝试’是需要进行实践的,你或许還不知道,但类似利用‘超级以太相引擎’来尝试‘突破维度’的行为在過去的時間中进行過不下数百次,不過這些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以失败告终。”
“這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我們当然不会介意去见识一下這條道路是否能够成功,成功了更好,那证明我們确实能够如此摆脱‘循环’,失败了、也不過是以后的‘循环’中放弃這個想法而已。”
“我們已经经历過太多了,‘灭亡’对普通人来說或许难以接受,但对我們而言只是一次漫长的沉眠,因为我們知道,‘下一次’我們会更进一步。”
对于“终结”的来临与文明的毁灭,“教授”并沒有過多的感触,而這似乎也是人类的想法。
正如“教授”所說,他来自已知的第8391次“循环”,毁灭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
過去的人类或许会对此感到不安,但是时至今日,对“世界”的了解逐步深入,文明整体的社会素养也上升到了极高的层次后,对這件事的感受也趋于平淡。
就连李文渊自己,实际上也沒有過多的感触。
在知道還有着“過去的自己”存在之时,他就做好了等待下一次“循环”的准备,他知道這是迟早的事,只是沒有想到居然来的這么快。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還要四处播种文明?這不是在加速‘宇宙’的毁灭嗎?”
李文渊立刻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并毫不避讳地问起了“教授”,他沒记错的话人类确实一直在干這件事,在银河是如此,离开了银河也是如此。
而這件事在知道“大坍缩”的发生和生物量有关之后变得更加怪异了,一般文明不都是应该想方设法延缓毁灭的到来嗎?
“那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扩大‘人类’這個‘特殊数据’在‘宇宙’中的关联性。”教授如此答道。
“這也是我們在许多次‘循环’中的目的,我們同样在寻找‘打破循环’的方法,我們认为如果能有哪怕一次,让‘我們’完美地按照预定的计划走下去,都能够有巨大的帮助。”
“回顾了我們文明至今的历程,我們发现我們的经历還是‘坎坷’了一点,例如你的死亡,這完全是计划之外的事,這证明我們還不够‘稳定’。”
“虽然一切的数据在‘循环’后都会归于‘虚空’,但只要能有所关联,哪怕联系再微弱,也有助于稳定下一次的‘循环’。”
“那些和‘我們’产生了关联的文明,在下一次的‘循环’中,也有可能产生一点点‘数据’上的扰动,从而加速他们的文明进程,這是一种互利互惠的行为。”
“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认为那些‘被播种’的文明带来的‘生物量’很多,对于整個‘宇宙’来說,那不過九牛一毛。”
“這片‘宇宙’最大的‘生物量’来源,還是那些自然诞生、并自然成长的文明,我們這裡只是整個已知宇宙的一片小角落。”
如此解释,李文渊倒是明白了,同时也有些唏嘘,因为有很多文明可能都将意识不到“世界的真相”就毁灭在“大坍缩”中,只能等待下一次“循环”能有所发展。
最后,李文渊问了一個他最关心的問題,也是他来到此处的目的,那就是人类的踪迹。
既然和“教授”联系上了,那么他认为這一次不用再去寻找人类的痕迹了,应该能够直接知道人类的位置。
毕竟从他得知的种种消息中看,“教授”和人类文明是保持有某种联系的。
而“教授”也十分坦然的回答了他:
“他们其实就在‘银河系’,不過大概不是你知道的那個银河,而是那個摆在明面上的‘银河’。”
說到這,李文渊立刻就明白了,這指的是“帷幕理论”中,那個用来放置在“帷幕”外围、用来掩人耳目的“虚假银河”。
当然,這個“虚假”只是相对于真正的银河而言,其实际上有着星系群的一切特性,可以直接等价视作一個全新的星系。
在银河中的“观察者”失落帝国就曾因为一不小心看到了這個“假银河”而变得疑神疑鬼,最终决定拉着整個银河一起死,以便脱离他们所认为的“虚拟世界”。
虽然现在看来他们某种程度上也意识到了“世界的真相”,但還是浅了点,只能說勇气可嘉。
不過李文渊沒想到事情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了银河,這就仿佛一個“循环”一样。
“那裡确实就是他们選擇的‘终点’,伱一定可以在那裡找到他们。”
“那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你在這裡待的時間已经有点久了,如果不赶快出去,可能就见识不到‘突破循环’的场景了。”
“這么快?”李文渊微微一愣,随即也明白,多半是因为這裡的時間流速不太一样。
他的体感只過去了一盏茶的功夫,但现实中可能已经過去了很长的時間。
略微思索了一番后,他问起了“帷幕”搭建的目的,以及银河与宇宙的那种种“相似性”。
对此,“教授”露出了一個神秘莫测的笑容,对他說道:“這些的话……或许你亲自问一问他们会更好。”
“他们也在等你,不要忘记了,无论如何生命形态如何,你也是‘人类’中的一员。”
說罢,“時間尽头”中的场景产生了最后一次变化。
乍一看李文渊還沒有意识到這是什么,但是当他看到了恐龙出现在星球上的场景时,他便意识到這是地球的過去。
“‘时之螶’是時間的化身,宇宙中发生的一切都为祂亲眼所见。”
“我們并不知道祂为何会如此偏爱我們,但我們必须抓住這种前所未有的机会。”
“‘奇异循环’是祂给予我們的恩赐,你或许现在還不明白這份礼物的强大之处,但是你以后会知道的。”
“教授”的声音在李文渊耳畔响起,但是当他四处看去时,才发现“教授”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地球的過去也像放映中的幻灯片那样,开始逐步加快了播放速度,并最终来到了不知道多久前。
一群直立猿于夜中迁徙,他们已经会使用木棍来帮助行走,在漫漫长夜中,有那么一只在某种感觉的驱使下,望向了布满明星的天空。
這是人类对星辰大海渴望的开端,一切的故事,都起源于這一次抬头。
场景化作了虚无,最终回到了如圆环般闪闪发亮的“光带”前。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