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李渊归天
“那要不你把李慎安排到高明身边去。接触久了就有感情了。毕竟他们是兄弟”长孙皇后建议道
“沒用的,李慎還小。以后什么样看不出来。而且他表明不争储,自然不会加入到裡面去。”李世民說道
“二郎。高明一直很好。”长孙皇后轻声道。意思是李承乾很不错。让李世民不要有易储的念头。因为最近她发现。李世民对李泰宠溺的有点過分了。让李泰动了不该有的心思。长孙皇后也跟李泰谈過让他安分守己,专心治学。可现在看来效果不好。都是亲生儿子。自然不希望看到手足相残。
“放心吧。朕知道高明一直做得很好。但是還是缺少磨炼。”李世民回应道。其实歷史上给李承乾的评价很高。十二参政,十四岁就监国。只不過现在李承乾十六岁。开始出现叛逆期。已经有点变坏的苗头。所以李世民才說李承乾缺少磨炼。
自从上次被弹劾已经過去一個多月。李慎這一個月裡沒有什么变化。也沒有人找他麻烦。依旧两点一线的生活。要說這一個月裡,李慎办的最大的事就是给李世民做桌椅。上次王德给李慎送500惯钱的时候告诉李慎。李世民让他给李世民做几套桌椅。他办公的地方有两仪殿,甘露殿,承天殿,甚至還有长孙皇后的立政殿。
李慎接了這個大活,除了去国子监,就是去司制房。给皇上做桌椅,品质跟李慎的可就不一样了。李世民所有办公用的桌椅都是根据李世民的身高腿长习惯定制的。给李世民量身高的时候。
开始时候让王德来,但王德可不敢,然后让侍卫统领李安来,李安都跪了。给皇上量身高你就得站的比皇上高。這时逾越之罪。整不好被弹劾是要杀头的。最后为了给李世民量身高,李慎无奈請出法宝长孙皇后,才算是完成任务。
材料方面都是上好的紫檀,而且因为是做龙椅。這就涉及到了雕刻。李安又从工部借来两個雕刻大匠。专门负责雕刻。出动好几十工匠,整整用了七天時間才完工。主要還是雕刻龙椅的椅背比较费時間。
而且一寸一寸打磨的光滑如镜。让李慎感叹不已。谁說古人落后就做不出来精品。那要看给谁做。
除了给李世民做桌椅外,李慎的生活平静如水。李慎也很享受沒人打扰的生活。但是就在李慎沒享受多久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李渊病危了。
李渊唐朝开国皇帝,后来玄武门事件后。被迫让位给李世民。晚年居住在大安宫。贞观八年得风疾。作为孙子李慎也去看望過。李慎觉得就是中风了。如今病危。所有皇亲贵胄别管真不真心都得去。李慎也不例外。所以当天所有的皇子公主跟着李世民前往大安宫。在垂拱殿众人看见已经奄奄一息的李渊。這個唐朝开国皇帝,如今已经油尽灯枯。李世民上前轻唤李渊。李渊勉强睁开眼睛。李世民轻声說道:
“阿耶,儿臣和你的孙儿们都来看你了。”
李渊歪头看了一眼众多儿孙,又看了看李世民,微微抬起手,李世民会意,赶紧抓住李渊的手。靠近一些。方便李渊說话能听清。
李慎在最后面。他也沒听清李渊具体跟李世民說什么。只看到李世民不住点头回应。過来一会李渊闭上了眼睛,手无力的松开李世民的手。李世民缓缓站起身,对着身边的王德点了点头。王德会意:走到殿门前。高声道:“太上皇~~~~崩~~~~~~~”
而后一众皇子公主跪倒在地。高喊李渊皇爷爷。李慎就是其中之一。李慎看的出来。李世民是真的伤心。要說谁最不希望李渊死。那肯定是李世民。一直以来李世民都想证明当初李渊是错的,他是对的。這几年他励精图治,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证明给李渊看,自己有多优秀。可是现在李渊沒了。李世民心裡空唠唠的。而长孙皇后已经失声痛哭起来。李渊对长孙皇后非常喜爱。当初就是李渊亲自为李世民选的這么亲事。
太上皇驾崩,需要事情很繁琐。因为要停尸很长時間所以需要专人对遗体进行处理。选好陵寝、設置灵堂、安排遗体、准备衣冠。因为是国丧。周边很多国家都要拍使者来长安吊唁。李慎這些孙子辈的還要安排去守灵。
李世民拟旨,李渊庙号高祖,谥号太武皇帝。全国哀悼。各国使臣进宫悼念,李慎前后被安排十几次守灵。一直到十月份。李世民下旨。将李渊葬于距离长安80裡的献陵。与李世民生母太穆皇后窦氏合葬于此。
前后经過长达四個月。李慎终于又开始過着平静的生活。只不過李渊的死对于李慎触动很大。倒不是李慎又多伤心。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李渊都七十多岁了這個时代算是喜丧。李慎想的是外一自己生病了怎么办。這個年代一场感冒都容易让人死去。他记得古代死亡最多的就是伤寒,外邪入体。其实就是感染。
因为李渊的死。李慎需要丁忧守孝三年。其实最多27個月。像李世民百天就上朝办公了。而李慎怎么地也得在家一年。大多数皇子皇女都是。除了像太子,或者是魏王這种,皇帝可以找個借口以办事为由出来。
李慎自从想到了生老病死之后。就一直不太安稳。李慎也觉得自己有点心眼小怕死。可就是挥之不去。于是趁着丁忧在家。整天苦思冥想解决之法。
再想了半月之后。终于让他想到他看過的一部日本神剧仁医裡面有一段详细的提取青霉素那個时候就盘尼西林的方法。后来他還为此去網上搜過是可行的。
其实电视裡用的材料都不难找。米粉跟芋头煮的汁做营养液。霉菌就用馒头大饼发霉剥下来的绿毛。還有碳就更好找了。缺少的就是過滤的东西。不過可以用细纱。多放几层。也能凑合。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知道浓度。电视剧裡也說,可以反复提纯,提高浓度。于是李慎开始准备。
早期的青霉素也是从霉菌发现的。李慎不是专家教授只能按照方法实验,只要有時間肯定能成功。于是贞观九年十一月份开始。李慎踏上了他科学狂人的道路,這期间除了击败吐谷浑的军队班师回朝的消息外。沒有什么重要消息。包括李世民在内也沒有人在关注李慎。李慎就安心的对着各种发霉物质,发着酸臭味道。
十二月末。新年来临,按照惯例皇宫裡会有宴会。李慎被王德亲自去請了過来。因为别人来都见不到李慎。
“王爷,可算是找到你了。陛下让你去麟德殿参加宴会呢。今天来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和家属。你也要去参加的。”王德很是头疼的說道。
“老王。你說我是不是可以不去啊。不是說丁忧守孝不参加娱乐活动么。”李慎不情愿的道。自从上次给李慎送钱,李慎觉得這個李世民身边的太监人极好。也不骄纵。所以李慎面见就叫王德老王。王德觉得還挺亲近,也不反对。李慎沒出殿快两個月了。制作的青霉素样本不下百份,沒有一份成功的。看来光知道步骤也不行啊。小說裡穿越過来就能做青霉素的,都是怎么做到的。
“哎呦我的王爷。這不是什么娱乐活动,可别瞎說啊。這是惯例,对大臣们辛苦一年的肯定。你可别为难老奴啦。”王德赶紧道
“好吧好吧,等我一会我去洗漱换套衣服”說着李慎就往寝宫走去
注,請观看日本穿越剧。仁医。裡面包含了青霉素提取的具体方法和提纯方法。与二战时期德国前线的方法差不多。作者在網上搜過。有学霸網红按照方法做過的确可以。只是青霉素菌数量少一点。需要制作半個月才能筹够1個人的份。最佳的培养液是玉米糊。所以就算了。另爆料。德国在沒有药的情况下,用打了青霉素的伤员的尿液提取青霉素菌培养。也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