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真的好了
次日吃過饭,李慎先到了立政殿。這回来的還有女官蓝玉儿。听了宫女的汇报知道药起作用了。也不多說。直接昨天的步骤让蓝玉儿在旁观看学习又给皇后打了一针。然后让蓝玉儿把东西拿回去。自己去了国子监。
李世民下朝后也過来看過,发现长孙皇后正在睡觉。只是偶尔才会咳一声。心情大好。知道李慎的药有效果。皇后有救了。不忍打扰,回到甘露殿办公区了。
就這样過去五天。长孙皇后已经不怎么咳了。而且能够吃一些食物。从第五天开始注射就交给蓝玉儿。毕竟不太好。而李慎每天只是過来查看一下长孙皇后的状态。后過了三天长孙皇后基本痊愈。
李世民特意招来太医署所有太医。挨個给长孙皇后把脉。长孙皇后都說李世民太劳师动众了。
把過脉后,這帮太医各個惊为天人。直呼神迹。尤其是以前给长孙皇后瞧過病的太医更是一脸不可置信。說什么皇后上天保佑。神气护体。吉人天相。、
“好了,皇后的病应该痊愈了。李慎說不用再用他的药了。但大病初愈,皇后身体虚弱。让你们开些调理身体方子调理调理就可以了。”李世民对着一众太医說道
听到李世民的话后。太医们一個個脸色不好。他们治不好的病被一個孩子治好了。大事做完了,人家還告诉他们做些小事就行。只不過每一個敢說什么的。毕竟李慎真的把皇后治好了。众人纷纷称是后。回太医署给皇后煎药去了。
“阿娘真的好啦?”
此刻东宫。李承乾看着李治跟李明达。不敢相信的问。头几日长孙皇后病重的时候他也问過太医。接過跟李世民的到的一样。回来后李承乾有伤心有愤怒。伤心的是长孙皇后命不久矣。
愤怒的是宫裡這帮太医却不能为例。都是庸医。后来听說李慎给长孙皇后用药,他也沒报多大希望。再后来因为长孙皇后病情好转需要休息,李世民就禁止他们兄弟姐妹去探望了。
谁知道今日李治跟李明达来告诉他皇后好了。惊喜太大让李承乾不敢相信。
“真的大哥。我跟兕子都去看過了。听到阿耶跟太医說阿娘痊愈了。让太医给阿娘调理身子。”李治兴高采烈的說着。
“嗯,嗯,”旁边才几岁的李明达也小大人似的点头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李承乾高兴的說道。
“走,我們去看看阿娘。”
“大哥,阿耶說阿娘正在睡觉。让我們晚上去吃饭。”李治拉住兴奋過头的李承乾。
“啊对对对。不能打扰阿娘”李承乾立刻說道。
也不怪李承乾兴奋過头。要說谁得到长孙皇后的爱最多,无疑就是李承乾。从小到大。李世民忙着打仗。然后忙着朝政。
只有长孙皇后细心照料。有时候犯错了。也是长孙皇后帮着挡下李世民的怒火。他是這父子俩的桥梁。长孙皇后病重后。
李承乾好几次一個人晚上哭。总归才17岁。如今长孙皇后沒事了。他怎么不高兴。
沒過多久,全长安都知道长孙皇后病重被申王李慎治好了。最先知道消息的是后宫。然后是朝堂。最后是长安城百姓。之后穿的神乎其神。有說李慎会妖法。有說李慎是天神下凡,還有人說李慎借命给长孙皇后的。而且還穿李慎又一根魔竹筒,专门用来吸人血的。說有人看见往刑部送過人就在沒出来過。穿的各式各样千奇百怪。
今日大朝,所有五品官员以上都要上朝。本来是沒有李慎的,但因为李世民要在今天对李慎封赏所以特许他在边上等候。今日的李世民容光焕发,脸上一直带着微笑。
长孙皇后病情痊愈使得李世民心裡的乌云一扫而光。今日朝堂上也沒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有人說一個国家每天的事情很多。其实不然。大部分事情地方官员都会按照国家国策办理。
然后把办理的经過接過写奏章汇报到上级。一层层汇报。而一般的事情房玄龄等三省六部就可以处理。只要把结果汇报给李世民即可。只有重大事情才需要李世民来决定。要不然李世民還不得累死。
要事议完,李世民对群臣說道:“诸位爱卿。皇后患病之事我想大家都知道,太医署诊治后却无能为力。朕一阵子伤心欲绝,所以一段時間无心打理朝政。全靠诸位国之栋梁帮朕分忧。在此朕自省之。”李世民心情大好,所以真诚的自我反省。
“陛下言重了,皇后乃一国之母,自幼与陛下相识,一直辅佐陛下。如今皇后病重陛下担忧,人之常情。陛下如此更能說明陛下仁爱。我等理应为陛下分忧”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道。他妹妹好了。他的地位自然稳固。所以除了李世民他是最高兴的一個。
“赵国公所言极是,我等理应为陛下分忧”房玄龄也跟着說道
群臣一阵附和。都說皇帝仁爱,有情有义,就连魏征都难得站出来說几句好话。李世民听后更是高兴。然后說道:
“那诸位也可能听說,皇后的病是申王李慎治好。之前太医联合诊治各個束手无策,看到皇后日渐憔悴,朕恨不得取而代之。所以朕之前命三省下诏全国。谁能治好皇后,封爵,赏地,赏钱。所以今日朕要对申王李慎进行封赏。李慎上前来”
李慎立刻就上前,心裡激动不已,有钱有地了啊。李世民原本還想夸赞几句,但看到李慎在下面,双眼放光,不停的搓手。李世民就是知道這個财迷的心裡活动了。把要夸赞的话都咽了回去。对着王德点点头。王德会意拿出圣旨开始念“门下:“申王李慎,自小聪慧,慈孝仁义。。。。封申王李慎为纪王享亲王爵,赏良田五千,实封五百户,金五千惯。锦帛五百.望纪王......”封赏丰厚,关键是封了亲王。以前李慎虽然是一字王,但享受的却是郡王待遇。亲王和郡王待遇可差多了。而且有实封食邑五百户。实封现在很少了。一般都是虚封。朝廷给出相应的钱粮。食邑专门给某位王公的劳动力。李慎理解就是相当于個人财产。而食邑只需要给主人家交税就行,不用再承担国家的税收和劳役。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成为食邑。而唐朝初期别看亲王俸禄是食邑万户。都是虚封。亲王实食邑在八百到一千二不等。李慎這次的五百实封不在亲王俸禄裡。所以才說奖赏丰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