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蝗虫产业
官吏沒像往常一样发完粮就走。而是拿出来一张通告。开始大声宣读。林二牛沒有读過书。所以听的不太懂。但是后面說的抓蝗虫给钱。一斤两文钱。腌制完的三文钱。送到长安五文钱他是懂得。
村民也都议论开“這蝗虫乃是天降灾祸能抓么。别到时候降罪到我們。”
“是啊是啊。”
“真给两文钱一斤。到哪裡卖”
“我們這离长安才半日路程,一斤五文钱真的么”
“肃静肃静。什么天降灾祸。前几日陛下跟长安的官老爷们在皇城的大门前摆了一次蝗虫宴。皇上跟王公贵胄都吃了蝗虫。而且陛下還說很好吃呢。长安百姓也有幸品尝了一点。都說好吃沒吃够。纪王殿下還說吃蝗虫可以强身健体,养胃。所以现在长安流行吃蝗虫。這次收购蝗虫的就是长安风味馆。听說每盘要最少要五百文。有的加了香料的都几惯钱。王爷說了。如果百姓自己敢吃也可以自己吃。用水煮完撒点盐,或者烤着吃都行。能当肉食用。只不過沒有加了香料的好吃。想卖的就去县城有专门的收购点。每天都往长安送。”小吏给村民解释了一遍
林二牛拉着粮食回到家,把官吏說的事跟老娘跟媳妇一說。林大娘就說道:“二牛。官府不会在這個事上骗我們的。一会你就带着那四個崽子,去田裡抓蝗虫。什么天灾,上天降罪。人要活不下去了。還管那么多。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别到时候抓的多了,在不收了。這蝗虫活物,用手抓可不行。一会我跟你媳妇把家裡的旧衣服改成几個網,你跟那几個崽子就去抓,是真是假明天去县裡卖不就知道了。”
“成,全听娘的。阿娘說的对。我家人口多。如果不想点办法。孩子太受罪。”林二牛也赞成林大娘的话,看着最小的两個娃娃還光着屁股呢就觉得心裡难受。
就這样,林二牛拿着他娘跟媳妇做的四個網,领着四個孩子去到田裡抓蝗虫。什么叫蝗灾。后世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沒遇见過。田裡面到处都是密密麻麻啃食着庄家的蝗虫。毫不夸张的說一脚都能踩死几十個。跟本就不用什么技术。一網下去就是小半網。一上午就抓了两大筐。他家裡沒有筐了。這個时候沒有塑料袋子。只有筐篮篓,都是用藤蔓自己家编的。
林二牛带着孩子回去后照着官吏說的清洗后去掉翅膀用盐腌制起来。他估计得有一百多斤。第二天一大早就用手推车推着两筐蝗虫去县城。
刚到县城门口就看到很多人拿着筐在排队。因为人太多了怕引起骚乱。所以就在城门口收蝗虫。還有几辆马车在等着。装满一车就送走一车。轮到林二牛的时候,负责收购的人打开一看是腌制過的。立刻装到单独的马车上。一百三十六斤四百零八文。林二牛拿着钱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就半天四百多文。赶紧回去让老娘跟媳妇编更多的筐。
像林二牛這样收益的人成千上万。沒想到真的有人花钱买蝗虫而且真给钱。一時間抓蝗虫风靡关内道。很多临近的州沒有受灾的也有很多百姓過去抓蝗虫。因为抓蝗虫争地盘产生的冲突时而发生,官府忙的团团转。甚至有一次因为是两個村冲突触动了当地的府兵才镇压下来。
长安东市开张半月的风味馆人流络绎不绝,李慎的蝗虫宴定价高,用的都是香料。但是每天送上来的蝗虫太多了。李慎决定卖蝗虫,收购价都是两三文钱。還有运输费成本基本就是5文钱。李慎卖八文钱一斤。一斤赚三文,并且在门口還贴了怎么做的方法。只不過百姓家沒有香料只能用盐。味道差很多。但是蛋白质高啊。不下于吃肉了。所以每天都有很多百姓购买。甚至有时候都不够卖。要知道长安城四五十万户。一两百万人。再加上李慎在长安县,万年县都设立了销售点。价格便宜,還作为肉食。百姓纷纷购买,每天几十万斤根本就不够卖。還有长安城裡的商人在风味馆吃過蝗虫之后也都够买一些油炸的带着路上吃或者回去给家人品尝。
有李慎作为榜样。周边出现了很多专门制作蝗虫美食的馆子。长安县,万年县。而受灾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每個县城裡都有几家。烹饪也不是什么秘方。添加适当的香料就行。很多店铺甚至還开发出很多蝗虫的吃法。就這样蝗虫的需求量变大了。李慎收购的也少了。主要是很多人抬高收购价格。這让李慎非常高兴。如此下去灾区的百姓不但不会辛苦,甚至還能小赚一笔。就這样一次轰轰烈烈的人类对抗蝗灾的壮举在李慎的带动下进行着。
聪明的人什么时代都有。很多商人看到了商机。很多百姓也看到了商机,家裡有平板车的。就从村裡两文钱收购村裡人手裡的蝗虫,然后拉上几百斤走大半天的路程到长安卖。卖给一些收购价高的酒楼。一斤就可以多卖好几文钱。一车卖出去就能赚六七百文。而自己只是费了点力气。很多人因此改变了生活,变成小康家庭。
如今已经沒有人在說什么蝗虫是上天降下来的灾祸了。人人都忙着抓蝗虫。老人,妇女,孩子。只要是能够动的都参与到其中。蝗虫产业一時間风靡关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