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李慎的借口
他就是生气李慎不老实,总是想着隐瞒,自己好歹也是他父亲。
自己可是一直都在护着他呢,如果不考虑那收取的一些保护费的话。
“那個...那個..阿耶你听我给你编,說,是說。”
李慎有些懵,自己做的都多隐蔽了,怎么自己老爹還能知道。
知道自己霸占了辽东道的铁矿建工坊的事情,李慎倒是不奇怪,每個工坊他都招募了很多百姓。
当地的县令和都护肯定是要上报的。
不然哪天上面派下来人发现原有的矿藏沒有了,到时候问罪起来,他们也是担待不起。
李慎自己都已经想好了,要是朝廷要,那就不给,反正自己有盐铁的牌照。
长孙家和世家都可以占据,为什么自己就不可以。
他最怕的是他這個爱占便宜的爹,若是找借口逼自己,那自己就只能分给老爹一些股份了。
但這么长時間以来无论是朝廷還是李世民都沒有找李慎的麻烦,這让他還以为他们都不知道的错觉。
他還特地偷偷的把钢铁运到了最远的海边卑沙城,在那边靠近大海的地方建了一個大型的仓库。
随时准备用船把钢铁运回大唐。
卑沙城走海路直达登州,距离非常近,从登州走水路就可以达到长安的渭水码头。
李慎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曾想他做的這些事情李世民居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就连他不久前命人去辽东道调集钢铁的事情,李世民也知道。
自己身边有李世民的眼线他早早就知道,但是他确信一点,自己的近身应该沒有。
他很多事情都是背着身边人做的,王玄策和王洪福都是自己后期招募来的,
对自己忠心耿耿,不会出卖自己,而王玄策组建的信息传递網也都是招募的一些社会闲散人员。
他现在有些想不明白到底是哪出了問題呢?难道是辽东道那边一直在被监视?
就在李慎心思急转之际,李世民看着发蒙的李慎說道:
“朕不管你运钢铁来干什么,朕只有一点,长孙家不能倒。”
“阿耶放心,儿這次运钢铁并不是为了长孙家,赵国公年事已高,儿本应尊敬才是。”李慎点头行礼。
“那就好,不過,朕确实有些好奇,据朕所知,你手中握有大量的盐铁,
钢铁量不說,单单是你的盐坊,如今应该够全大唐百姓吃几年的。
你当初从朕這裡好不容易才拿到的牌照,你为何不出售呢?”
李世民以后的问道。
這些年李世民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他這個儿子在干什么,堪比传奇一般。
“這個...這個,這個当然是有原因的。”李慎心中飞快的运转,想要找出一個合理的理由出来。
“阿耶,目前大唐国内稳定,各方势力都安稳了下来,大哥才刚刚掌控朝政。
若是我开始出售盐铁,必将让国内时局不稳,這不利于大唐的安定。”
李慎好不容易以想到了一個借口。
李世民听后欣慰的点了点头。
其实他哪裡知道,李慎是嫌弃赚的少。
如今钢铁用度有限,大部分都掌握在长孙家手裡,军队的装备三成都是由长孙家负责,
剩下的一半由各大势力分配,民间除了用于农具,也沒有什么用处。
所以市场已经饱和了。
再說盐,十年前,李慎刚刚穿越的时候跟其他人一样,认为唐朝的食盐跟电视中說的一样,都是粗盐,而且有味道,甚至有毒。
哪怕是他看到皇宫裡的细盐他也认为這是因为這裡是皇宫的原因,才吃得起细盐。
可是当他准备跟电视小說一样大显身手制作细盐的时候他才发现他错了。
盐的工艺在前隋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很大改良,唐朝初期的五步制盐法是一個重大突破。
除了沒有细盐那么精细,颗粒稍微大一些之外,其口感的苦涩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這也让李慎的发财梦破灭,因为盐的价格低到让李慎崩溃。
根本就不是像电视小說裡那样很贵,大部分都吃不上盐。
贞观时期,盐的售价每斗二十文左右。
這一斗盐得吃多长時間時間啊。
所以李慎最开始就放弃了這個计划。
不過李世民既然问了,他当然不能把自己說的那么市侩,他当初做盐铁生意,其实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防范世家士族以此为要挟,到时候他就来一個出其不意,装X打脸的桥段。
只可惜這么多年一直都沒有给他這個机会。
不過看情况李世民对李慎的回答還颇为满意。
“嗯,這次你做的很好,這江山是我李家的江山,朕希望他能够一直传下去。
所以江山的稳定是最重要的,作为李家的儿郎,要时刻维护李家的地位。”
“是,儿谨遵阿耶教诲。”
李慎点头。
“阿耶,时辰不早了,儿让他们准备膳食,今日阿耶就在府上用膳吧。”
“呦!既然纪王這么盛情邀請,那朕当然不能拒绝,不然岂不是不给纪王面子。
朕听民间都說,在這长安城裡,谁都不敢不给纪王殿下面子。
长安乱不乱,纪王說了算。”
李世民微笑的看着李慎,但李慎能从微笑中看到皮鞭和戒尺。
卧槽,尼玛這是谁在长安城這么乱說话,這不是要让他死么?
“阿耶,這是谁在胡言乱语,待儿查明之后,把他发配到昆仑去。
儿在长安一直安分守己,遵守律法,从不与人争强好胜。
還时常劝解那些纨绔要遵纪守法,不得欺压百姓。
儿可是长安城裡的五好儿郎。”
李慎心中把传谣的人骂了一百八十遍,等他抓住這個人一定把這個人撒尿的地方用绳子扎起来,憋死他。
为了转移话题,李慎立刻打开书房的对着外面的大喊:
“来人,通知厨房准备设宴,要最高规格的那种,二十八道菜那种。”
李世民也对着王德吩咐道:
“去通知皇后和贵妃,今日纪王设宴款待,我們就在這裡用膳了。”
(某娘搜索真的够了,搜索的结果居然是其他小說裡的內容,還被放在了第一個准确答案之中。
真是害人不浅,误人子弟。幸亏我看了一眼来源。
文中說的盐我找了很久才找到的资料,据說五步法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知道真假。
贞观盐特别便宜,一斗十多斤,才二十文,武朝时期就涨价了,一斗一百二十五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