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這看似溫暖,實則淒冷的陽光

作者:李秋
長孫皇后故去後。

  整個大唐,長安城,都陷入到悲慟之中。

  大將軍尉遲敬德、宇文士及分別統領士兵出蕭章門護送靈車。

  將長孫皇后葬於昭陵。

  並且依照長孫皇后生前遺願,僅僅是薄葬。

  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

  要說房玄齡故去後,李世民心中空缺了一塊的話。

  那麼長孫皇后的離去,直接就導致了李世民精神支柱的坍塌。

  久久陷入到悲傷之中,難以自拔。

  爲了能夠思念亡妻,他命人在後苑中設立了一個觀望臺,用以瞭望昭陵。

  可越是如此,就越是加劇他的想念和心中的悲慼。

  爲避免睹物思人,他連皇宮都不願回。

  而李秋,在長孫皇后死去後。

  整個人也陷入到了沉默,濃濃的哀傷之中。

  每每握着長孫皇后親筆寫下的《女則》,看着上面那熟悉的字體。

  腦海中想着的,全都是孃親的音貌。

  同時,他也下令給了大唐書院。

  將這本女則,無限量印製下去。

  免費下發給天下百姓,廣佈世間。

  在長安城東市,李秋的老宅之中。

  深秋的陽光斜向裏從天空中灑下。

  看似溫暖,實則淒冷,冰涼。

  李秋就這樣,靜靜的坐在石階之上。

  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記得在數年前,也是深秋,與李秋相依爲命的老管家王中故去之時。

  李秋也是就這樣,靜靜的坐在這裏,感受着一縷縷悲傷從自己的指尖,眼前滑過。

  可就在他最孤寂,最傷心之時,一道宛如陽光的身影。

  帶着慈祥目光的皇后娘娘,輕輕的推開那扇木門,走進院子中。

  然後靜靜的坐到了自己的身旁。

  當時皇后娘娘說出的慈愛,溫暖的話語,李秋至今都記憶憂心:

  “……王中,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老僕人,老管家。”

  “其實當時在你傳出戰死的消息後,這王中啊,明顯的就已經時日不遠了。”

  “不過呢,他還是爲了能夠讓你心安,就把你交代的所有囑託,一件一件的全都辦好。”

  “我真的能體會到,此刻你的心情。”

  “要是有什麼心裏話啊,有什麼委屈和傷心,就說出來給我聽聽。”

  “千萬不要一個人憋在心裏,那樣是容易出問題的。”

  “……我想在王中臨走之前,也一定是希望你能快快樂樂的去生活,去過好接下來的每一天的。”

  “如果你這麼悲傷,整日把自己悶在院子裏的話,在那一邊的他也不會放心的。”

  “還有,你看,在如今的長安城內,還有許多如我,如陛下,如長孫無忌,魏徵,等等這些關心着你的人們。”

  “你若是一直如此的話,豈不是會讓他們更憂心?”

  “現在啊,你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開着一家無名小館的小小商賈了。”

  “而是變成了我們整個大唐和長安城百姓的大英雄。”

  “這個國家,還需要你去守護,去效力,所以你更應該振作起來,不是嗎……”人生,就是如此的不值得去回憶。

  這想着想着,李秋就再一次淚流滿面。

  在心底,緊緊的呼喚了一聲,孃親!

  而在這院落的屋脊之上。

  雲中也緊緊的抱着自己的雙腿,眼淚早已經浸溼了衣袖。

  不知不覺間,這位世間頂尖的無情殺手,早已經被徹底的融入到這個世界中來。

  皇后娘娘,是真的拿她當成了親生女兒一樣看待,疼愛。

  這也是雲中生平來第一次,感受到母愛。

  當皇后娘娘故去後,雲中也是一樣,沉寂在了哀傷之中,難以自拔。

  想當年,王中病故時,雲中就是這樣默默的坐在屋脊上。

  從李秋身上感受到一種叫做悲傷的情緒。

  而現如今,她依然是坐在屋脊上,卻是同李秋一樣,一同的感受着心中的悲傷。

  只不過,他們兩人雖然心有靈犀,又同樣的如此悲傷。

  但仍舊是一人坐在院落中的石階上,一人靜靜的坐在屋脊。

  可能,這就是獨屬於他們兩人的世界和默契了吧。

  ……

  在一年之後,隨着春夏秋冬的再一次交替。

  大唐和每一個人的生活,仍是要繼續。

  在戰事方面,馮立、李道宗、席君買的徵南軍已經攻下了絕大多數國家和土地。

  他們的主體任務也幾近完成。

  可能再過一年,他們就能徹底收尾,班師回朝。

  而徵西軍,也是在強大火力的支撐下,勢如破竹。

  推土機一樣橫掃歐洲大陸。

  如今他們的腳步,已經擊潰了東羅馬帝國,越過了伏爾加河,朝着東歐大陸發起最後的進軍。

  在朝堂之上,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大唐的律法,制度,政務流程,一切都在不斷的完善,優化中。

  李世民,如今也幾乎不在理任何的朝政,全權交給了太子處理。

  可能,在每一個官員的心中,都在等待着禪位這一個時間節點的到來。

  對於李秋,一切尚且安好。

  這幾年下來,他也已經習慣了,身爲一位君王所需面對着的那種沉重和壓力。

  而隨着時間的一點點過去,文治、武功這兩個孩子,也突然間就長大了。

  可能早在當初,太上皇他老人家爲孩子取名之時,就已經籌劃、安排好了一切。

  武功,以武藝,兵略爲主。

  將來可能會被培養成大唐的一位大將軍。

  他也是由羅可心,親力培養。

  也是最完整的,衛公兵法的繼承人。

  至於長子文治,年紀也略長几歲。

  已經開始被培養着,處理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政務。

  由於李秋太忙,也缺乏那個耐心。

  所以文治的教導就被轉交到了武珝那裏。

  畢竟論起政治天賦和治國理政,武珝要甩李秋幾條街之遠。

  有些時候,天賦這種東西不得不讓人敬服。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