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個财富工具
“娘,我爹他会弄竹艺”,趁着吃饭這工夫,了解一下父亲竹艺的手艺怎么样。
“嗯,是会一些,织個篮,编個筐的能行,怎么你要做什么东西嗎?”
“嗯,是想做個东西,等爹回来我问问他会不会做?”
我想了一下,我爹要等到晚上才能回来,而且一個人编织有点慢,不能只满足于自己吃的,得想办法弄钱,多编织些鱼笼子抓鱼看能不能拿到青牛圩去卖,這個家生活太苦了,不只自己家。
這几天的闲逛,多少了解這個村和附近地方,這一片生活都不富裕,每家分到的土地大概是六亩多,好田差田各半,种的是水稻和黎米、小麦,现在的生产力又低下,亩产200斤不到,交完什一之税和杂役费,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到六月份前的几月都喝稀粥,一旦遇個天灾人害的……呵呵,六月份收了小麦才好点。
按我們的逻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汤山村是靠河不抓养鱼,村子对面是山,后面也是山,都属于汤山的部分,只有靠近村子附近的村民才敢去摘些蘑菇、野菜,只有为数不多的好猎手才敢进山打猎再拿去外面换钱,這几户也相对生活好一些,所以后面的山也是将来财富的来源地,只有挣钱了才能改变家裡的生活,才能积累原始资本带着這一片的人慢慢的把日子過得好。
先顾小家吧,虽然自己对未来的路還不确定是走政农商哪一條,先把眼前的路走好,去外面多了解這個时代再决定,想到這,眼前觉得豁然开朗,对接下来的生活也期待起来。
“对了,這月你学斋出师了,你自己有什么打算嗎?”,這么民主嗎,好像回到新社会,也是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按老爹那性格,家裡很多事情母亲的意见和决定,更重要,就像进学斋這事能看出来。
我想了想:“先帮家裡把小麦收完了再看看”
先看看抓鱼的情况。
“娘,你還知道村子裡谁编竹艺”
大姐這個时候插话到“编竹的手艺,肯定数三叔公最好,咱爹的手艺就是向他的。”
三叔公就是爷爷的三哥,漆下就一個儿子何劲松和两個女儿,两個女儿都已外嫁。
何劲松和老爹的关系特好,两家经常性的相互帮助,三叔公也很喜歡我這個憨子,但是和他孙子何书平玩不到一起,那是個书呆子,关系很奇怪的。
将饭吃完,和娘打個招呼,借口出去闲逛,娘以为我顺便去学斋,也沒多问(可不能现在让娘知道学斋裡的事,不然沒法解释),嗯,叫上何海清一起去先找三淑公,能不能先编一個,今晚先试试,刚到门口就遇上海胜找我出去玩。
汤山村以何为大姓,其他的姓氏很少,大家都住一块,三叔公家离得不远,走過去七八分钟,院门口就看见三叔公,我們赶紧上去问候,并道明来意,三叔公很爽快的答应了,竹子是后山的,就一点人工,现在看這小子好像不憨了啊。
我把鱼笼子的大概形状和大小一边比划一边說,顺便用树枝在地上划了形状,东西也不复杂,两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像是一個大号陶罐,另一個是一個圆锥,并演示鱼进来出不去,然其三人恍然大悟,因为這個时候何劲松也過来了。
三叔公一边听,一边问,等确定能编织的时候,就用刀开始破竹子。劲叔因为忙田裡的事下地去了。
“阿水,你抓鱼,自己吃嗎”三叔公问我“嗯,我這每天都稀饭,想要抓鱼给换换呵呵”
“鱼味很腥,以前去大户人家做工,倒是听那些人說要鱼很好吃,不知道怎么做的。”
“我也是上次和我爹去县城,路過听县城一茶肆,无意听到一种做法,到时候我试试,好吃,我就单独给你做一顿”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先這样說吧,总不能說我会弄,大家都住一個村,說多了怕露馅,三人有句沒句的聊着。
三叔公手艺确实沒得說,一個时辰就已经编织了一半,再有半個就能把主体给处理完,剩下就锥子部分,我和海清两人鼓捣半天也弄不了,最后放弃,三叔公笑着骂我两人捣乱。就這样边聊边等了一個时辰,终于完工了。
第一個财富工具诞生了,试了试,比想象的還好,赶紧道谢,三叔公摆摆手让我們自己玩去,老人家了做活這么久,确实挺累的,我們拿着鱼笼子就出来,恨不得立马到汤河去。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