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附屬城池
葉瑜從吳子楚那裏得知,望祀城的四座附屬城池分別以東南西北命名,拱衛在主城四個方向,他們只要到達其中一座,就距離望祀城不遠了,最多一天就能到達。
吳子楚看着東城的城匾長舒了口氣,他們在野外行進了大半個月,那是喫不好睡不好的,如今進了東城就能好好休息一下。
於是他跟沈復商量道:“天色已經不早,咱們先在東城睡一晚,明兒一早再出發如何?”
沈復點點頭,應道:“理當如此,只是不知東城是否有客棧?”
吳子楚沒正面回答他,反而神神祕祕地說:“你們進去就知道了。”
聽到這話,葉瑜心裏抱着好奇,他們走到近處才發現在城門口排隊的人不少,在橙紅的夕陽下,大約有十多人挨個站着,這羣人裏有揹着竹筐的,有趕着驢的,有提着獵物的,各不相同,但顯得煙火氣十足。
葉瑜跟着排過去的時候就聽見前頭幾個人在聊天,他們倆應該不認識,但是聊的相當投緣。
先是那個揹着一筐糧食的年輕男子說:“雖然前段時間沒下雨,導致河流下降了一些,但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野果的味道變得十分香甜,原本還有些酸澀,如今卻沒有了,喫起來甜滋滋的,賣出去的價格也變得更高,我可是將其賣給內城老爺們之後換了好幾斤糧食回來,最近是不會捱餓了。”
跟他聊天的好像是一個隊伍,都是二、十歲的青壯年,其中有個肌肉虯結的接話道:“我們外出狩獵的也是,獵物似乎不受缺水的影響,還沒到秋天,個個都膘肥體壯的,出肉率委實不低,最近可是大賺了一筆。”
糧食男眼饞地看一眼他們揹着的兩隻野豬,“你們今天收穫不錯啊,這是要送到殺豬匠那裏去?”
肌肉男應道:“是啊,宰殺完直接賣掉換成大錢,我們也得買糧食,也不知爲何咱們這裏的糧食產量就是少,家裏種出來的實在是不夠喫。”
…
葉瑜從他們的對話裏總結出幾個消息,首先是望祀城缺糧食,其次是狩獵之風盛行,最後則是他們擁有自己的一套貨幣體系,也不知是不是沿用的以前的貨幣,大錢指的是銅錢嗎?
就在他細細思量的時候已經輪到他們登記,登記內容倒也簡單,從哪來到哪去,一共有多少人,過來的目的是什麼,他們有吳子楚在,登記的時候就很快速。
只見吳子楚從兜裏掏出一個令牌展示在士兵的面前,那人一見到上面的印章就連忙將他們請進來,“既然是受邀參加集會的,那就不用排隊。”
吳子楚擺擺手,“按照規矩辦事。”
他們登記時頗費了些事,主要是人多,只寫個名字都得寫上一會兒。
趁着這段時間葉瑜和沈復詢問了士兵們幾個問題,到底是弄明白瞭望祀城接收投奔者的流程,先是登記,常住人口的登記可比像他們這樣非常住的人要詳細得多,密密麻麻一張紙,要是來者不識字,還得由登記的人問話,他們回答,再寫在紙上,問題包括擅長什麼,原來住在何處,爲何要投奔過來,等等。
接下來就會按照他們登記的特長進行分配,比如說識字的就很受歡迎,不光是能做一些文書方面的工作,甚至還能進到望祀城裏做工,或者是木匠、鐵匠之類有一門手藝的,也會被分配到相應的工坊。
若是什麼手藝都沒有也沒關係,官府會給他們分配最低限度的口糧,以保證他們的存活,但是這些並不是免費的,而是需要日後用稅抵的,除此之外,還會分配一塊荒地,前年不收糧食稅,接下來的就看他們的造化了,要是能種出來全家人的口糧自然好,要是種不出來就只能自己想辦法。
不過據登記的人說大部分人種出來的都不夠喫,只能外出狩獵當作補充,好在他們這裏山林水澤多,各種獵物也多,只要稍微細心些就能抓到足夠自家喫的。
說起來,望祀城地處中原,這裏的環境自從天災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本因爲氣候變冷,植被漸漸消失,水澤也減少了很多,相應的各種動物也消失了,像是犀牛和大象。
但是天氣劇變之後,這些陸地動物重新出現,成爲了水澤處常見的動物,時不時就有人能看見象羣遷徙,和犀牛下水。
望祀城真的是個頗大的城池,葉瑜暗道,跟他們冀望城這種由村落改建的不同,要真說起來這纔是最典型的城池模樣。
登記完畢,他們就一起進了城門,東城裏面頗爲熱鬧,但是建制一般,房子都挺簡陋,各自規劃在大路旁邊,他們進來倒是沒有引起旁人的注意,對這裏的人來說,五十多號人並不算多,來來往往的,過幾天就能看到一夥出去狩獵的,不算稀奇。
吳子楚領着他們到客棧,這個客棧是官府開的,面積頗大,因此能容納下他們所有人。
因爲天氣熱,他們睡的就是大通鋪,一間能住下二十個人,他們一羣人開個間房就夠了。
至於房錢不用他們出,望祀城城主下令,他們過來後的一應基本喫住都是免費的,回頭會由官府付錢。
“那我們要在購買其他東西怎麼辦?”沈復問道。
聽到他的問話,吳子楚立刻回答道:“等到了望祀城,你們可以用糧食或者其他東西到櫃檯兌換我們這裏的貨幣,若是不想換也沒關係,直接用糧食換即可,我們這裏也支持以物易物。”
說完他拿出一枚大錢叫他們看,這是一枚跟大昭國的銅錢很像的錢幣,圓形方孔,方孔的外邊澆築着望祀兩個字。
“還有銀兩和金錠,不過咱們用不着,銅錢就足夠了。”吳子楚將一枚銅錢送給他們,然後說。
沈復接過銅錢點點頭。
趁他們說話,葉瑜給了店小二一小包苞米麪,然後讓他燒了一桶熱水端上來,他這段時間最多就是擦擦身體,實在是難受,這下子到了地方可不得好好搓個澡?
洗完澡出來他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輕了好幾斤,然後纔出去喫飯。
飯的味道一般,但勝在有湯湯水水,而且還基本都是炒菜,喫起來也高興。
端飯上來的店小二一甩抹布,笑着說:“若是你們來的早些,還能喫到我們好不容易捕到的犀肉,前段時間剛纔喫完。”
葉瑜聽到這話擺擺手,“不用,這些就夠了。”
就算他們還有犀牛肉他也不會喫的,這些在現代都是保護動物,他過不去心裏那個坎,至於其他像是狍子黃羊之類的動物他卻沒有這樣的感覺,也不知道是爲何。
葉瑜說完就開始喫飯,桌上有一道筍乾老鴨煲尤其好喫,筍乾喫起來頗具嚼勁,脆生生的,吸滿了老鴨的湯汁,一口咬下去滿嘴鹹香。
喫飽喝足後一羣人各自回屋,葉瑜他們也不例外,趁着還沒到宵禁的時候,他們坐在通鋪上閒聊了兩句,這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葉瑜是被外頭的吵嚷聲吵醒的,他醒過來就看到葉明輝和葉栓連覺也不睡了,正滿臉興奮地從窗戶向外看。
他打個哈欠問褚緒風道:“這是怎麼了?”
褚緒風倒了一杯溫熱的茶水遞給他,然後纔回答:“方纔有兩座城池的代表過來,現在都在外邊。”
“哦?”葉瑜聽到這話立刻精神了,他昨晚睡覺時穿的外裳,可以直接起來,因此他很快就端着杯子湊到葉明輝身邊,跟他一起向外看。
這個客棧外邊是個很大的院子,昨晚他們就是在這院子裏喫的飯,現在有一百多人站在裏面,把院子擠得滿滿當當,這一百多人涇渭分明,中間隔着一道楚河漢界,各自有領頭者,好似有些劍拔弩張。
葉瑜看了一會兒,突然提起精神,左邊那羣人裏有個人很是眼熟,但他記不清在那裏見過。
正在他細思的時候,葉明輝招手喚來店小二,問他道:“外邊這是怎麼了?”
店小二是昨天收了葉瑜苞米麪的那個,因此他很快就把原因如實的告訴他們。
“左邊那些人是淮陽城的,右邊是樂安城的,他們一前一後過來,我們客棧大通鋪數量不夠,就跟他們商量要不去另外一傢俬人開的客棧,也是免費的,但沒想到他們竟然都不同意,偏偏就要在我們這裏住,這不就吵了起來,一直到現在都沒停。”
這不就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葉瑜聽了不由得納悶起來,在哪兒住不都一樣,又不會讓他們花錢。
沒想到爲他解疑的竟是吳子楚,他解釋道:“淮陽城與樂安城相鄰,平常就有摩擦,這種事情不少見。”
原來是有舊怨啊,葉瑜這就能理解了,畢竟不爭饅頭爭口氣,對他們來說,可能誰讓誰就輸了。
想到這裏,他低聲跟沈叔商量兩句,見他也同意,這纔對店小二說:“我們該離開了,叫人來收拾房間吧。”
店小二爽快地應一聲,“誒。”
他們起牀洗漱完便準備出去喫早飯,到院子裏的時候,那些人還沒離開,依舊對峙着,直到看見他們出來,這纔開始打量他們。
沈復對着兩方領頭者頷首示意,也沒多說什麼。
他們剛想離開,就聽見左邊淮陽城裏傳出個遲疑的聲音來。
“敢問你可是陳凡?凡哥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