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38章 邀請

作者:挽云白
端午节過去之后,天气就愈发炎热了,明晃晃的太阳悬挂在半空中,一天之内的温差变得极小,如果說早晚大概有二十多度的话,那中间白天的时候就高达四十多度,尤其是正午,温度最高,平常都沒人愿意出去,基本都待在家裡,然而就算门窗大敞,也沒带来多少凉意,因为风也是炎热的,热气扑面而来。

  這时候就只能靠从井裡提上来的井水降温了,叶瑜家堂屋的青砖地面上摆着两盆井水,不知道效果如何,但好歹心裡有個安慰。

  叶母坐在躺椅上有些坐立不安,她纳闷地问:“怎么比去年要热這么多?”

  叶瑜听到她的问话,从自己屋子裡拿出来去年的日记本,翻到去年今日看了眼,今年整体的温度确实比去年高一些,从年初开始就是這样,要是他沒有感觉错误的话,应该整体要高個十度左右。

  看到這裡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叶瑜连忙把天灾后所有日记都粗略翻過一遍,然后确定了一個规律。

  除了前两年寒暑颠倒,严寒和高温沒有丝毫规律以外,从第三年开始就有了相应的规律,用简单一点的话解释就是,如果說第一年的高温天气长达十個月,第二年便会迎来一整年的严寒天气,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前几年才有所不同,极寒和高温缓和了些,回到他们熟悉的一年四季,只是基本沒有了属于過度的春秋季,只剩下极端的两個季节,而這之后同样有规律,如果当年是夏季時間长而且温度很高,相应的下一年就是冬天時間长而且温度会低一些。

  去年是冬天长的一年,那按照规律今年就是夏天会更久一些。

  叶瑜意识到這件事之后,就感慨道:“今年确实要炎热得多。”

  于是這段時間他们出去耕种就挑的清晨太阳還沒出来的时候,就算如此也有为数不少的人被热到中暑,所以现在药房最受欢迎的药材就是金银花,薄荷和菊花了,這些都是清热解暑的,晒干后泡茶的味道也很是不错,不管喜不喜歡喝水,都能喝一大碗。

  炎热的天气实在叫人难熬,叶瑜扇风时不由得怀念起空调和风扇,不過也就只能是怀念了,如今沒有电力,空调和风扇是不可能突破生产力和科技的限制被发明出来的。

  如今叶母最常做的事就是把水泼在青砖上,再用拖把擦拭一遍,不得不說确实凉快了几分,尤其是拿蒲扇在装有井水的木盆上边扇一扇,立刻有一丝凉气袭来。

  除了上述行为以外,其他消暑的方法也有,首先就是吃喝方面,吃凉面冷面和各种在井水裡湃過的瓜果,喝凉茶和绿豆汤,這些都是很好吃的东西。

  其次是到屋裡阴凉处乘凉,只要不晒到太阳,其实温度還是可以忍受的,每栋房子都有背阴的地方,像是叶瑜家就是他房间裡的书房很凉快,因此這段時間一家子基本都在书房裡待着,就连吃饭也是端到那裡吃。

  不過叶瑜曾听褚绪风說過名门世家的消暑方式,不管是冰窖冰鉴還是冷水循环的避暑凉殿都是他们很难复刻出来的。

  唯一有可能成功的是陆温跟他们說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在屋子正中间打一個深井,然后用一個中间凿出孔洞的石板盖上封死,這样一来井下的水汽就可以漂浮上来,让人凉爽很多,相当于古代版的天然空调。

  然而有好处自然也会有坏处,麻烦先不說,而且不是每栋房子都能打井,得看下边有沒有地下水,有些沒有的,還得去河边打水,或者到城裡公用的水井处提水。

  再加上水汽凉意甚重,夏天還好,能够纳凉避暑,但一到了冬天,就算把這個口堵住满屋子也是凉气十足,住在裡面的人不是胳膊腿疼,就是头疼,還容易风邪入体,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尝试這种方法。

  最后则是一种很玄学的方式,所谓心静自然凉,虽然叶瑜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叶母說躺在躺椅上,脑海裡什么都不想的时候确实很少再焦躁不安,叶瑜想,效果也就是见仁见智吧。

  日子就在炎热的高温下渐渐流逝。

  今日依旧是烈日炎炎的一天,所有人基本都待在家裡,外边除了要巡逻的城兵以外再无他人,负责巡逻的叶海从明珠湖畔走過,看着下降的湖面說:“已经有两個月沒有下雨了。”

  叶周远愣了下,反应過来后才回答道:“可不是,今年雨水少,不過咱们不用担心,只要柳河的水位沒下降就沒事。”

  叶海点点头,“咱们這裡位置好,只是旁的地方不一样,又得做好面对干旱的准备。”

  叶周远叹口气說:“如今這世道混乱,自己能過下去就不错了,哪儿還有心力担心别人。”

  两人略聊過几句话就不再說话,毕竟是在巡逻。

  除了他们,老把式们同样在担忧干旱一事,主要是一直不下雨,田地裡的粮食长势不好,而且就算可以挑水灌溉,也总有不小心遗漏的地方,尤其是几座山,灌溉十分麻烦,每次都得十几二十号人一起出动。

  不過一对比起其他水资源不充沛的地方,他们就知足了,好歹柳河水位沒有下降,不至于出现干旱的情况,至少秋天能些收获。

  而就在同一天冀望城城门口突然来了一群人,领头者身穿一件朱色官服,严丝合缝的,叶瑜過去时看到他那样子就感觉一阵热意袭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忍受下来的。

  不過那人估计也觉得热,因为叶瑜瞧他在跟叶父說话时经常用手扯领子和袖口,脸上也全是汗,已经把戴着的官帽给浸湿了。

  “我是望祀城的官吏,這次是来邀請你们参与集会的,附近的城池就剩下几座,我們合该互帮互助,集会上可以畅所欲言,有什么問題也可以提出来,我們一起解决,在集会结束后還有一场交易会,你们若是有兴趣可以带一些粮食或者皮毛過去,也许能换到一些急需的东西。”

  “哦,我姓吴,叫子楚。”

  叶父听到這番话先是考虑了一番,然后才說:“我們需要商量。”

  吴子楚点头道:“這是当然,集会定在六月初八,時間還早,叶城主您自可与旁人进行商议。”

  六月初八确实還早,大概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這时沈复說:“天色已经暗下来,要不留下住一晚?”

  吴子楚看一眼天色,拒绝道:“不用,我出门在外带着护卫,他们已经安营扎寨。”

  倒也是,既然望祀城城主派他出来通知附近城池,那他身边一定带有护卫,毕竟如今外边不安全,经常能遇见流匪。

  虽然叶瑜沒见過,但他从经历過流浪的郑娘子口中得知,有许多县城和村落都被天灾打击散了,剩下的青壮年不再进行耕种,渐渐聚到一起,形成了两座大一些的匪寨和流窜的流匪。

  当然了,不管是匪寨還是流匪,他们都不敢冲着大型的城镇下手。

  叶瑜意识到自己思维有些发散,便将其扯回来,继续开始思考有关集会的事情。

  他回過神来又听到沈复问了一句,“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哪几座城池?”

  吴子楚倒是沒有含糊,很快就给了他答案,“有靖边城,淮阳城,乐安城,還有一座南方的晨辉城。”

  靖边城和晨辉城不用多說,另外两座倒是有些陌生,基本沒听說過。

  也许是知道他们的疑惑,吴子楚紧接着就解释道:“靖边城是原先的边城,原本城主是褚大将军,不過现在好像不是了,据說现任城主是皇族后裔,我也沒见過,吃不准到底是不是真的。淮阳城和乐安城原来都是郡城,因为郡守還活着,所以沒有陷入混乱,很快就缓了過来,如今有许多特产,交易会时应该很热闹。晨辉城有個商队,你们应该也见過吧?”

  他问完见叶父点头,才继续說:“晨辉城不用我去通知,他们商队队长三月份曾過来走商,那时他就知道了,我們城主拜托他通知南方别的城镇,只要有人過来我們就一视同仁,可以一起参加集会和交易会。”

  說到這裡他叹口气,“只是我們到底沒预料到今年的气候不好,天气這么炎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顶着炎炎烈日過来。”

  沈复也跟着他叹气,“可不是,我們要不是有一條河,也不知道怎么浇灌粮食。”

  “日子真难過。”吴子楚最终以這句话结束了对话。

  等送他离开之后,叶瑜就凝重地說:“看来望祀城在监视我們。”

  就算不是监视也是派人盯着他们,否则不会這么清楚内部事宜。

  沈复点点头,“不管他们是何想法,咱们都得警惕一些。”

  他们去肯定是要去的,毕竟這是难得和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只是如何去,如何表现等方面要更操心一些。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