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章 火炕 作者:大顺心 类别: 作者:书名: 佩瑶画了草图心裡就有数了,她按照心中的设想,准备先砌烟筒,然后是炕,最后是锅灶。(不信的亲,可以倒過来顺序想想看呐) 她先是用锤子对准透光孔洞的左边,也就是洞口方向大概20厘米的位置,轻轻的敲出了一块不是特别平整的方形洞口,這样就是留出了烟囱的通道。接下来才是对于佩瑶来說盘炕最最痛苦的一個活,搬石头和运水泥。 先捡石头吧,這两天刚下過雨石头也干净沒什么泥土。而黄泥好挖,就在水潭对面的缓坡山脚,就是刚来异世时候做竹叶黄泥包鸡用的那种黄泥,主要是差在运输上了,全靠人工背! 背着藤篓先去溪水边捡石头,若不够再去河沟那边,主要是河沟那边远点,怎么省力怎么来。還顺便当清清溪水的水道了,别下大雨水流冲出溪水,流到院裡把菜地淹了。 佩瑶是从溪水的下游,就是院子旁边开始捡石头,看见方正的可以用来垫炕上石板的就单独挑出来,放在一边特意准备的篮子裡,而形状不好不能特殊利用的就放进背篓裡用来砌炕。每装满大半篓就回去一趟,就堆在山洞裡的岩壁墙边,她要先捡一堆用着,不够再捡,反正是不能捡多了,這累死個人呦! 一上午连歇带捡的跑了**趟,嘞的她肩膀都红了,幸亏来异世后沒闲着做活,背东西也多也练出来了。趁中午吃饭的时候歇了歇,去竹棚下用柴刀垫在木头上砍了会茅草,把茅草砍的一段段一捺长的草秸,茅草是用来和在黄泥裡的,這样抹的土炕石头粘连的稳妥。 砍好的一堆的草秸先扔在棚下不理,又在藤篓裡放上大树叶垫底去装黄泥,放上叶子垫底是因为這样容易倒出黄泥,也比较好清理篓子。拿上锄头和铁锨,走到以前挖黄泥的那個坑那,小坑被雨水冲出来和小水泡子還沒有干,黄泥粘稠是不容易渗水,這样的土砌的炕也不容易冒烟。佩瑶用锄头刨了一圈清理了周围的杂草,刨开上面的一层碎石烂土,露出下面橙黄的黄泥。 黄泥沒有上林裡的黑泥松软,但是用锄头和铁锨轮番上阵,沒多就也挖出一堆有些凝结的黄泥,堆到一边,期间看到黄泥裡有石头或树根什么的也都捡出来丢掉。回头看攒了一堆黄泥也不少了,够自己运几趟了,遂不再挖。用铁锨装进背篓,直接倒到山洞中间空地。 几篓黄泥倒在洞中堆起,佩瑶用铁锨在中间挖了一個坑,用木盆去水潭裡端了几盆水倒进去,就一点点的把泥坑上边和外边的黄泥往裡和,只要水不流出来就继续填,如此往复。等黄泥和的泥水均匀了,她才拎着新篓子去外面竹棚下装草秸,倒进有些稀的泥浆中和匀。 佩瑶用铁锨搅了搅自己和的黄泥,稀而不流,觉得還挺像样的,和印象中帮自己家通炕的邻居叔叔弄的差不多。這准备工作做好了,准备开始盘炕了。 早上做饭时候的火堆就是两三根木柴慢慢燃着,现在要用到火堆的光亮,就又加了几個柴草让火堆升旺。就着火堆的光亮,拿着一块木炭,佩瑶找了一根竹子比着,在山壁上画了两條黑线,這样砌的烟囱不容易歪。 拿着一個用一块木板做的简易抹子,在画了线的位子对齐抹了两块方形的黄泥,然后一块快摆上石头,要尽量石头能接上缝,也要注意石头不能裡出外进,稍微差点倒是不怕,因为最后在外面還是要糊上一层黄泥的。一层石头铺好,就倒上一层稀溜的黄泥,在下面一层石块的基础上见缝插针。有时候一块石头翻几次才能对好,有时候实在不行就换個地方放,或者直接换块石头。也幸好面积不大,很快靠着墙壁砌起来两個方形的石柱,两個石柱中间是有距离的,這個距离是留作烟道的。 在跟预算的火炕高度稍稍低一点的位置,在两個石柱的外侧樘了一块石板,就在這石板和两边的石柱一起,砌成筒形继续加高,大概到腰的高度,佩瑶就先暂时不继续加高了,先让下面的烟囱基柱干干在继续砌。 接下来就是砌炕了,拿着工具木碳和竹竿,在洞裡扫干净的地面上画了一個两米长,一米九宽的长方形,照着烟囱的程序。在靠着墙壁的那边,开始抹支着炕石板的炕底墙,這段墙比较好弄,不高還靠着墙,也不用整齐好看,就是要做的宽些不能倒就行,一直到连上烟囱。 一面炕底墙砌完了,烟囱還湿漉漉的,佩瑶嫌弃烟囱干得慢,就在旁边把火堆移過来,在烟囱下面留着的烟道口点着小火堆,烤着烟囱烘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