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42节

作者:未知
第60章 起社 翠微亭的石桌上, 摆着几道小菜。因为不让喝酒的缘故, 所以大家杯子裡都是白水。 一行八人, 分别有江淮,周承远, 骆应书, 董齐才, 方晋阳, 陈子方,张文海与楚辞。大家围坐在石桌上, 以水代酒,相谈甚欢。 江淮和周承远還有骆应书与楚辞相处過, 還是比较欣赏他的为人的。董齐才是骆应书喊来的, 他与大家不熟, 故而有些拘谨。 “各位同窗,今日你我在此起社, 暂时就先我們八個人。那么, 谁来为我們社取個名呢?”陈子方问道,因为這起社的想法是他提出来的, 所以自然是由他做主持人的。 陈子方以前一直在府城求学,那裡的学社十分多, 而且处于同一社的人关系也都较旁人更加亲密。 他初时见這裡沒有人起社, 心裡就有了這個想法。只是之前认识的人不多,這次终于把人数凑足了,于是他就提出了這個想法。 “不如, 就叫才子社吧?你看我們都是有名的才子,走出去多让人羡慕啊。”张文海提议。 在场众人都露出一副惨不忍睹的表情,顶着這個名字,他们根本就不用出去了。 “不行嗎?我觉得挺好听的。”他期待地看向楚辞,希望楚辞能赞同他的看法。 “呵呵,我們還是听听其他兄台的想法吧。”楚辞略過他的视线,微笑看着其他人。 一时之间众說纷纭,起什么名字的都有,但都得不到大家一致的认可,最终還是方晋阳說道:“不如咱们就叫袁山学社吧,其他的都太复杂了。” “对啊,這样别人一听就知道我們是哪個地方的人的,简明扼要也不错呀。”张文海附议道。 众人互相看看,在心裡默念了一下,也都想不到更好的了,就同意了他的看法,干脆就叫袁山学社好了。 楚辞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就对他们說:“今日我以袁山为荣,明日袁山以我为荣。” 大家一听,心中生出一股激荡之感,竟越想這個名字越觉得好了。 “好,那咱们就定下袁山学社這個名字了,那么我們還需要社长一名,副社长一名,谁来当社长呢?” “既是陈兄提议的,不如這社长就由陈兄做了吧。以后什么时候起社聚会,就全听你的了。” 陈子方神秘一笑:“若你们說副社长之位,我還能当仁不让地接下来,可這社长之位嘛,我心中有一個更适合的人选。”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看向楚辞。 “我第一次就迟到了,社长之位恐怕……”楚辞赶紧推拒。 “欸,楚兄何必推辞呢?正所谓人谁无過,只要下次改了就可以了。這社长之位還請楚兄接下吧。” “若得“贤良方正”之人都当不上社长,岂不是說明我們這些人太托大了,楚兄,你就接了社长吧。” 楚辞還想說话,却被大家按了回去,无奈之下只有认了。 之后,袁山学社的人员就确定好了。 既然已经起了社,大家就拿出了今天要讨论的第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是张文海提供的,他今天翻阅那本借来的范文的时候,看见的第一题就是庚寅年的会试上面的一道四书题: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因为印象比较深,所以他第一個提出来,大家就采用了。 慎终就是說,谨慎对待父母的丧礼,追远就是尊重思念過往的先人,经常這样做的百姓民风一定是纯朴的。 若想解题的话,首先要引用四书原文或者朱子等大家集注的原文。 江淮首先說道:“百善孝为先也。”又有人說:“孝敬之心,不了或缺。” 从解题就可以看出,大家的学习都是挺好的,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十分深刻,以至于听了這么短的一句话,就能马上解题。 楚辞想了想,說:“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也。” 骆应书抚掌大赞道:“不愧是楚兄,好一句丧尽其礼,祭尽其诚。這個破题破得真好,既承了题目,又解了题意,也不至于落入俗套,我們就用這個罢!” 话音刚落,董齐才就已经将纸铺好,飞快地在纸上写下了题目和這句话。 之后大家开始讲做题,有的从古人的丧礼仪式上說起,然后一一对比和今时的仪式对比,从中体现出和古代人的思想差距。 有人则从先贤们的孝心說起,将民心和民风和题目中的民德归厚联系起来。 不知不觉,一篇文章就做成了。楚辞和陈子方一起讨论了一下,将裡面不太恰当的內容修改了一下,然后就把文章交给了周承远和张文海二人,让他们誊录几遍,用来收藏。 此时夜已過半,但大家精神都很好,一起做出了一篇出色的文章,让他们心情愉悦。直到有教员提着灯笼出来巡视的时候,這群学子们才互相拱手告辞,各自回房休息不提。 与此同时,齐旭那边也起了一個社,是有人听說了之后,模仿他们起的。他们的人数更多,足足有一二十人。虽然楚辞他们這一伙人不太喜歡齐旭,但是齐旭如今身为甲班头名,加上他平时一贯的作风又非常的亲和,所以還是能吸引很多学子跟在他后面。大家都以能与他一起起社为荣。 “那些個草台班子,又怎么比得上我們人多势众呢。”有人得意地笑道。 其他人也笑。 …… 四月初五,月考前夕。 四月初四是清明节,在過去的时候也称为寒食节。這一天,大家一都要去野外祭祀先祖,寄托哀思,表达自己的尊敬之意。 县学明天休沐一天,刚好就把四月初一朔望日的假补了上去。 天還未亮,县学大门打开,众多学子纷纷启程回家。 楚辞和楚小远坐在徐管家派来的马车上,往长溪村赶去。到家时天才不過微微亮而已,楚母折了一大堆的元宝放在篓子裡,然后又准备了一应物品准备祭祀。 楚大哥和沈秀娘也在一旁等着,见楚辞他们到了,楚大哥便挑了两担东西往山上去。楚辞和楚小远拎着一点东西跟在后面。 因为楚爷爷是逃难過来的,所以他们要祭祀的祖先還是比较少的,只有楚爷爷,楚奶奶和楚父的坟墓。 清晨,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两边的树木微微带着一些湿意,走過时,未免要在衣裳上沾点水痕。春天到了,映山红這裡一丛,那裡一簇,看上去都十分美丽。 古人对待這种节日都很慎重,脸上满是忧伤愁苦,沒有人高声喧哗,也沒有人敢笑一笑。就连小孩子都被這样的气氛感染,跟着大人呆呆地往山上走。 楚辞走在山间,画风和大家不太一样,他脸上都是放松。這些天都在县学和许先生家裡来回奔波,好久沒有出来走走了。他发现,偶尔走一下心情還是很舒坦的。 這副表情被张老夫子看在眼裡,就哼了一声,說了一些他不敬长辈之类的话。 楚辞想,這传出去還了得,立刻正色道:“非是我不敬长辈,而是我认为,這样才是对长辈最大的尊重。山上的這些人都是什么人呢?他们都是我們的长辈,是我們的先祖。自古以来,长辈所期盼的不正是儿孙们都能幸福喜乐嗎?大家如今這副样子上山去,让祖先见了,岂不是觉得我們生活過的不幸。难道不是应该轻松点,让他们看到我們過的幸福安康,他们才能放下心来嗎?” 其他人一听,好像确实有些道理啊,果然不愧是读书人。张老夫子又哼了一声,他总不能說长辈不是這样希望的吧?于是,他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得更快了。大家见他不再說话,以为他同意了楚辞的看法,也就不再强作悲哀的样子了,特别是那些小孩子,整個人都放轻松了一些。 楚家三人的坟地,都是葬在一起的。首先去的就是楚爷爷的坟墓。 一個不大的土包,上面竖着一块木头。因为风雨的侵袭,上面的字已经有些看不太清楚了。楚家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贫穷的,有时候立一块石碑,可能要一两往上。葬礼本就花费良多,又哪来的钱财去立碑呢? 第61章 月考上的巧合 人们常常以祖坟冒青烟這個句子来表示对一個人获得成就的羡慕。 這說明, 祖坟在大家心裡, 是非常重要的。楚家本来就因为是逃难而来的, 缺少一些底蕴,若楚家发迹后祖坟還是這個样子, 那么就不符合楚家的身份了。 楚辞越往上走, 关注他的眼睛就会越多, 那么他的一言一行丝毫都不能松懈, 给人拿到破绽。就像今天一样,明明只是略放松了一些, 立刻就惹人口舌了。 事业有成却不修葺祖坟,那么楚辞一定会为人诟病, 然后被贴上不孝的标签。 但目前来說, 最重要的還是先祭祀。 楚广拿着镰刀, 走過去,将坟上的野草和周围的杂草全部割掉扔在一旁, 然后又拿起锄头, 把坟包周围的排水沟挖了一圈。 楚小远拿起一叠黄纸,将它绕着坟墓压了一圈。最后剩下的几张纸, 被他爬到坟头,压在了上面。楚辞被他的操作惊呆了, 這是什么意思? “小二, 让一下。”楚广拍了拍楚辞的肩膀,然后将锄头上铲下来的一大堆土添在坟头,高高的耸立着。 呃, 這大概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吧?楚辞這样想着。 楚辞从来沒有参加過這样的祭祀,不管是在哪边,他们都是拿着几束鲜花,去到公墓,然后鞠躬献花,說几句话就可以了。 楚广看楚辞有些不知所措,便四处看了看,帮了找了一件事情做,說道:“小二,你把祭祀的东西摆出来吧。” 楚辞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好。他发现筐子有好几碟东西,掏出来之后,才看清楚裡面有一條鱼干,一块二指宽的肉條,還有几块圆圆的,像是面粉捏的什么东西,但整個又是绿色的。楚辞猜想,這应该就是青团了吧? 他把這些东西,恭敬地摆在前面,然后又拿出小酒壶,在小杯子裡倒了三杯酒。楚广点起香和蜡烛,将香分给他们二人,三人跪在坟前,楚广還念念叨叨的說着什么“保佑”之类的话,接着說起了一年来家裡发生的事情。 祭祀完毕之后,他们又去其他两座坟重复刚才的举动。 临走之前,楚辞突然說:“我還有点事想和爹說,你们先去前面的树下面等我吧!” 楚广点点头,带着小远先走了。楚辞转過身,朝前走了几步,扑通一声跪下:“不知您老人家有沒有见到他?如果您真的有灵的话,应该知道我不是你的儿子,而是异世来的一缕孤魂。您的儿子,他非常优秀,只是天妒英才,让他因病夭亡,他若和您在一起,您记得多照顾他一点,再好好开解一下他。” 想了想,楚辞又說:“人世的事情您就不用太担心了。只要我在一日,便会尽力护他们周全。除此之外,我也会认真读书,进学,让楚家的名声传遍整個大魏朝。对了,還有小远,我会好好鞭策他上进,以后让他也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 楚辞說完,朝对面磕了三個响头。此时,一阵微风吹来,似有一只手在楚辞头上抚摸了一下,他心裡陡然一松,仿佛有什么东西脱离出去了。 下山时,太阳升得老高,天气也变热了一些,经過一座山坡的时候,楚辞远远看见那裡有一大片的桃花,许是山比较高的原因,所以桃花還未凋谢,看起来非常的美。 县学后山也有几棵桃树,上面的桃花早就谢了,结出了一個個指甲盖大小的桃子。张文海摩拳擦掌,早就放下话来,說今年一定要吃到树上的桃子了。 回到家裡之后,楚辞就把修葺祖坟之事拿出来和大家商量。楚广等人也是非常赞同的,他们之前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情,现在想来,确实是应该把三座坟修一修了。 要动土惊动先人的话,他们還必须去找個地仙问问日子,不选個良辰吉日的话,惹怒了祖先,到时候反而对子孙无益。 上次他们家要建房子,就问了地仙,现在挑选的日子也快到了,到时候就可以把家裡的旧屋推倒,开始重建了。他们现在還住在自家,但马上就要搬去邻居家的空房子裡了。 沈秀娘的肚子越发大了,肚子裡的孩子估摸着還有月余就要出生了。楚姑父說到做到,說是過完清明就让楚姑姑回来照料。 自从楚辞为他谋了一個县衙的管仓,楚姑姑在家裡的地位就上去了,无论是公婆還是妯娌,对她說话都比以前温和了几分。楚姑姑是個温柔和顺的,她往常也不曾将她们偶尔的抱怨放在心裡,如今她们肯示好,那她也不会去作妖,還像以前一样行事,倒让大家更高看了一眼,心裡真对她有些服了。 因为明天有月考,所以他们吃完中饭之后就又要赶回学校去,中饭就是上午见到的青团。他们昨天蒸了一大锅,准备今天吃。 這东西冷冷的,闻上去有些艾草的香气,裡面包着野菜馅,吃起来有些粘牙。楚辞有些吃不太习惯,他觉得热的应该会更好吃一些。 可是寒食节,自然是吃寒食的,沒有一户人家会去动灶火,就算是皇帝老子,今天也得吃冷的。 寇家的马车一直都在外面,那车夫在這裡有亲戚,吃過饭后又過来了。 楚辞和楚小远走坐上马车,回了县学。 四月初五日,月考。 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学生们作弊,所以他们的月考并不是在自己教室裡进行的。而是甲乙丙三個班掺和在一起,坐在先贤馆的大厅裡,之前就有人将裡面堆积的桌子一字排开了,然后让甲乙丙三個班的学生依次坐下。 楚辞后面坐的是一個甲班的学生,前面是一個乙班的学生。乙班的那個学生回头笑了笑后便不再做声,甲班的那個楚辞不是很熟悉,想来应该是后面升上来的。 他效仿前者朝后面那個学生笑了笑,本不欲和他說话,谁知道那個学生一脸惊喜地說道:“楚兄,在下乃常河镇徐建,久仰楚兄大名,今日得以和楚兄坐在一处考试,真是三生有幸呐。” 楚辞觉得“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对這個人面相有些不喜,尖嘴猴腮的狡诈样,于是心裡想,這個人莫不是想要抄他的?便淡淡地寒暄了两句回過头去。 钟响三声之后,教员们過来发卷子,卷子上面一共三道题目,两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因为学子们治的本经并不想同,所以這裡有五道题目,只需将自己的本经题勾出来,其他四道不用理会。 楚辞看到第一题的时候,心裡咯噔了一下,因为這個题目,正是他们前天晚上所做過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