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可怜的孤女们
李原也是一声叹息。
她们各個身材瘦弱,形如枯槁。
身上只裹着单薄的麻衣,在清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這一次孤女们集体来李原家跪门。
也是实在沒有办法了。
挨饿的滋味谁也扛不住。
翠娘四個女人,在李原酒坊做工吃粮的事情。
在东乡村這么個小地方很快就传的家家户户都知道了。
一开始其他孤女并未在意。
她们這种孤女去工坊做工,因为体弱无力,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主家赶出来。
做工不给口粮工钱,甚至受欺辱,都是常事。
但那些与几女相熟的姐妹,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
翠娘几人,平日裡饿的走路都打晃。
但自从去了李原的酒坊做工。
她们似乎像变了一個人一样。
气色肉眼可见的变好。
沒用多久,這些孤女就都知道了。
在李原的酒坊不但能顿顿粟米饭吃到饱,每日還给10文的工钱。
這哪是酒坊,這明明就是善堂。
這简直是做梦都梦不到的好事。
人性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都要饿死了,你却天天能吃饱還有工钱拿。
這谁受得了。
村中余下的這些孤女一商量。
如果沒粮,用不了多久大家都得饿死。
与其等着被饿死,不如去给那位李郎君跪门。
求他也收自己去酒坊做工。
给自己求得一條活路。
李原现在也有些头大。
自己确实是想扩大酒坊,再多招募些女子做工。
但這村中十几名孤女要是都過来。
显然现在也是无处安排。
不過他又不忍心拒绝這些可怜的女子。
她们也只是在努力求活而已。
心中正有些为难。
身后的楚婉君走了過来,在李原耳边低声說道。
“夫君,此事交给我就好。”
李原恍然,和女人打交道,当然是女人最合适。
“好,婉君,那就交给你了。”
“好生对待這些可怜人。”
看着眼前面色红润的楚婉君。
這些女人心中都有些羡慕。
楚家姐妹大半月前也和她们一样。
家中无粮,忍饥挨饿。
但人家姐妹运气好。
来了一位李郎君,入户做了家主。
姐妹俩不但有了男人,而且還是一位有大本事的男人。
自此之后,姐妹俩的日子就和其他孤女有了天壤之别。
人家的相公,分上田,挖钱瓮,开酒坊。
家中越发富足。
看那楚家姐妹俩身上的新衣,真是让這些女人越发的眼红。
那些孤女们羡慕的眼神。
楚婉君都看在眼裡。
心中暗暗的也有一丝得意。
不過她心性善良。
终归看不得這些孤女在寒风中受苦。
“姐妹们起来吧。”
“你们在我家门口跪着。”
“不知道的,還以为我家相公对你们做了什么?”
“這要是传出去了什么闲话可不好。”
“我家相公最好脸面。”
“谁污了他的名声,要想做工,他可是不收的。”
众女听了赶忙起身。
真要是惹李原不高兴,沒了酒坊的活计,那可就亏大了。
楚婉君又转头对屋内喊道。
“小竹,小夏,熬一锅热粥。”
“给做客的姐妹们暖暖身子。”
楚婉君這么一說,门前的女人却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们哪裡是做客,而是有些半胁迫意味的跪门。
人家主人不但不责骂,還要给她们热粥喝。
她们也开始思量,自己是不是做的有些唐突了。
有些脸皮薄的,羞的想走。
却舍不得裡面熬着的热粥。
毕竟现在很多孤女就靠野菜果腹。
很久都沒见到過粮食了。
沒多久,屋裡灶上的热粥熬好。
小夏捧出来一摞粗陶碗。
楚婉君让這些孤女過来吃粟米粥。
捧着热粥。
不少女人竟然呜呜的哭了。
喷香的热粥吃在嘴裡。
各個吃的十分香甜。
這时楚婉君說道。
“我家相公也是想扩大酒坊多用些人的。”
“只是尚需些时日。”
“姐妹们且等几日。”
“這些日子如果熬不下去了。”
“就到酒坊找我。”
“一碗热粥我還是供的起的。”
楚婉君话說的非常周全。
又送了一碗热粥暖身子。
這些孤女各個是千恩万谢。
喝了热粥,又得了李原酒坊优先雇佣的承诺。
孤女们便各自散去。
看着那些消瘦的背影,李原感觉自己心头沉重。
他回头对楚婉君說道。
“世道艰难,我李原能帮一個是一個吧。”
“一会我要去趟县城在找找生财之法。”
楚婉君也是叹了一口气說道。
“听說最近匪患不绝,路途不安。”
“相公出门可要万万小心。”
吃過了早饭。
李原唤来四名手下。
他们四人各個都是喜气洋洋。
原因无他,自从跟了這位李原伍长。
吃饱穿暖自不必說,只要跟着出门必有钱拿。
往日裡回家婆娘各個都是冷眼色。
自从跟了伍长。
天天都能带回去粮米和铜钱。
有时還能带回些酱菜肉食。
能吃饱饭,自己家的婆娘娃子這些天都喜笑颜开。
和媳妇晚上办事都听话了不少。
家裡的女人更是嘱咐,可要抱紧李原這條大腿。
莫要让李郎君不高兴。
李原盘了一下自己手中的银钱。
留下酒坊运作需要的银钱,還能动用五十贯左右。
這次他便都带上了。
福叔赶着车,四人跟随,李原第一站先去的是西河堡。
楚婉君的话提醒了他。
如今的青原县可不太平、可以說是匪患四起。
原因也很简单,大梁朝廷打了败仗,据說要送大量岁币安抚北蛮。
這岁币自然也是出在百姓身上。
官府层层盘剥,底层百姓活不下去,很多地方揭竿而起。
這青原县附近听說有名有号的山头就不下十几個。
那种半民半匪的团伙更是多如牛毛。
如今的李原也算是小有些身家。
如果被有心人盯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所以他要早做准备。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强化自身和几名手下的武备。
平民持武备,在大梁朝可算是大忌。
但兵户群体却是個例外。
因为一旦打仗,朝廷就需要强制征发兵户出征。
兵户的武器更是需要自备,所以自然就有了携带武器的权利。
而且是无论刀矛盔甲還是强弓硬弩,只要是你有钱,自己能置备的起都可使用携带。
李原决定用這個漏洞好好的将自己和手下武装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