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收粮 作者:牛奶是只喵 :18恢复默认 作者:牛奶是只喵 白夏两人离开的时候,约摸是晚上亥时的时候,等她们摸黑走到了山上,家裡的火大了起来。 “走水了,走水了” 一声大喊在黑夜裡乍响,沿着村子裡喊了一圈。 村民们住得都有些距离,白夏他们家周围三十米内,更是一户人家都沒有,随着這道声音响起,村民们纷纷惊醒。 “是林寡妇家裡” “三丫和缘哥儿那两個孩子還在家呢” “快,快救火” “拿什么救,沒水了” 倒也不是沒有,只是這水都是各家吃用的,谁舍得拿去救火,這会儿火光冲天,眼看着整個屋子都燃起来了,那一点点水,只怕全浇上去也沒有什么用。 盯梢的官差把村民喊醒之后就悄悄的走了,此刻见到村裡的村民都只是远远的看着,沒有任何一個人上前去救火,不由心裡一叹。 “造孽呀,造孽呀” 李二婆看着眼前熊熊燃烧的大火,想着白夏和李修缘的脸,忍不住悲从中来。 倒也不全是哭白夏他们,也是哭自家的命运。 這天气天干物燥,也不知道是意外起了火,還是那两個孩子眼看交不上粮故意纵了火烧了房子,可是落在這些村民眼裡,无疑染上了几分悲色。 這世道是不给人留活路了。 “呜呜呜,三丫,我們沒家了,我們沒家了” 李修缘扑在白夏怀裡,看着下头的火光,哭得稀裡哗啦,只是心裡头却是惊疑不定。 之前他心裡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這会总算反应過来了。 這不对,這不对。 他不记得三丫点過房子。 为何這一切跟他梦裡的都不一样了。 他惊恐不已。 白夏却不知道他的想法,领着他到了山洞,只两三米大小,容纳两個孩子已经有些困难,裡面還放了不少的东西。 “我們就在這裡呆着,哪裡也不去,撑過這几天就好了” 是的,白夏本来也沒打算真的逃走。 她只想先找個地方躲起来,先挨過這几天再說,再挨上几天,等挨到她的金手指觉醒,再做打算。 山洞裡面铺了稻草,能避一些寒气,李修缘哭得累了,很快就睡了過去。 两人藏在山上,也不敢点灯,生怕被人发现,白夏就趁着李修缘睡着的时候,摸黑练武。 不管什么时候,强大的武力值都是生存的根本。 天渐渐的亮了,白夏二人藏在山上,却不忘观察着村裡的动静,今日是官府前来收粮的日子。 约摸巳时,上午九点钟的样子,一名记事便领着二十来個官差来到了李家村,官差到了之后,开始一家一户的走访,先到了村长家,村长苦着一张脸,让几個儿子将筹来的粮食抬出来,官差拿了大称,上称称足了重量,记事记下数量,又核对了名册,確認无误之后,便命村长家的儿子将粮食抬到他们拉来的牛车上,用麻布袋装好。 “爹啊,這下我們家可怎么活呀”官差一走,李许氏便忍不住哭喊着。 家裡是一点粮食都沒有了呀,這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沒有银两,也沒有粮食,這是要活活的饿死他们。 “会有办法的,会有办法的” 村长一下子老了得有十岁,本就年過花甲的他,更是显得风烛残年。 “大娃,你……你去镇上你妹妹家,看能不能借些粮食” 村长筹粮的时候沒想過求女儿,可是现在這一大家子,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家饿死。 村长家還算是好的,起码筹足了粮食,其他人家可就沒有那么幸运了,只见李二婆跪在地上,不住的朝着官差和记事磕头:“大老爷,我們家实在是筹不出這么多的粮食,求求您,宽限宽限吧” “是呀大老爷,您可怜可怜我們,宽限宽限吧” 李二婆家的人都跪在地上哭求,可是這些官差早就心肠冷硬,只一脚将人踹到一边去,吼道:“粮食不够,那就拿人来凑” “一個壮年男子,抵五十斤米,我看你家有四個儿子,足可抵两百斤米了” 李二婆夫妻二人心中一滞。 “官爷,您,您說什么?” “你耳朵聋了?你家粮税交不齐,那就拿人来抵,一個壮年男子,可抵五十斤米,一個妇人可抵三十斤米,十岁以上的娃娃抵二十斤,十岁以下的,可抵十斤米” “你家還欠着二百一十斤,你看看,拿哪些人来抵吧”官差冷漠无情的开口。 李二婆夫妻二人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官爷,使不得,使不得呀” 家裡再穷,也沒起過卖孩子的念头,可哪知道,這官府,竟是要捉了他们的孩子去,這怎么能行。 “哼,你既然不选,那就我們帮你选” “滚开”官差一脚踢开挡路的夫妻俩,命人抓住李二婆的的四個儿子,又随意抓了她年仅六岁的小孙女,命人锁了就走。 “不要啊,官爷,不要啊” 李二婆不知道他们抓她的儿子干什么,可是下意识就觉得不是好事。 她那只有六岁的小孙女更是吓得哇哇大哭:“娘,阿婆,娘,阿婆” 一路之上,哭声不断,然而李二婆夫妻二人都被官差打倒在地,几個媳妇哭着喊着,却是半点办法都沒有,只是死死的抱着孩子,生怕他们将其他孩子也一起拉走了。 村子裡面如李二婆家一般情况的不少,粮食不够的,家裡的壮劳力都被抓了走,只留下一村子的孤儿寡母,全村都是一片哀嚎之声。 终于,收粮的队伍走到了白夏家门前,见這家已经被烧得光秃秃的,连片瓦都沒有剩下,更不用說粮食了。 “记事,昨個守着的兄弟過来传了消息,說是這家是個寡妇,带了两個小娃子,那寡妇在咱们征粮的那天回了娘家失踪了,两個娃子都不到十岁,昨個夜裡一场大火烧了個干净,這一家的粮,只怕是沒得办法了” 记事看着面前被烧得一干二净的屋子,皱了下眉头,数了数上头的数目:“這還差着三百五十斤” “那让這村子裡头再出几個人抵粮?”官差搓了搓手說到。 “算了,回去如实禀报吧,他们自個筹不到粮拿人来抵還好說,若是别家的粮筹不上来也要抓他们来抵,只怕要闹出事来,李家村已经差不多了,我們先回去复命” 记事也知道不能把人逼狠了,這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還要咬人呢,真逼急了,怕不是要闹事。 正如记事想的那样,如果他们当真抓了别家的人来抵白夏家的粮税,只怕今天的收粮還真就不那么容易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