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章谁薅了我花棚裡的花?
回到家躺床上,他嘴裡還鲜花戒指呢。
第二天醒来,顾念北只觉得一阵头疼,突然想起昨晚的事,急忙起身。
他要去买戒指,他知道自己的坚持努力有了成效,不然郭子涵也不会和家裡人提自己。
不出意外的话,自己三個月后,就能做新郎了。
先到单位去請假,刚走进单位,同事就发现了他的变化,前两天還死气沉沉的,上班沒精打采,出气都带着前天晚上的酒气。
今天就像换了一個人一样,神清气爽,发生了什么事让一個原本绝望的人焕发了生机?
顾念北来找领导請好假,先去买戒指。到商场挑了半天,买了一個自己最钟意的包起来。
现在是十一月底,大冬天的,上哪买花去?
突然,顾念北眼睛一亮,自己家不就有嗎?
母亲因为爱花,父亲给她弄個暖棚,裡面可有不少花是开着的,
沒想到啊沒想到,父亲无條件纵容母亲的爱好,今天能帮到自己。
回到家,顾念北拿来剪刀,走进了很少踏进的花棚。
两個小时后,顾念北一身许文强的打扮,自行车后座绑着一個纸箱子,来到良心集团总部。
顾念北不可能像二宝那样奢侈,弄来那么多鲜花摆造型,他這一大捧還是差不多把母亲所有漂亮的开着的给剪光了,才凑成一大捧。
他在公司门外等郭子涵,這裡解释一下他为什么五年多也沒和郭子涵有什么进展。
是因为在学校时,他写過表白信,刚入学沒多久,他就对子涵一见钟情。
子涵不认识他,也不了解他,只是說大学期间不会恋爱。
他就成了一個默默的守护者,偶遇次数多了,郭子涵也就知道他就是那個追求者了。
毕业后,郭家忙着开公司,他们也从沒给郭子涵单独上街的机会過,上下班有人陪,那么多哥哥弟弟,身边最少有一個同行的人。
。上次小宝试探顾念北时,還是有意的,她才第一次一個人出公司大门,气走顾念北后,也是和小宝舅舅一前一后开的车,也沒独行。
郭家人,无形中把她保护在一個真空的环境中,顾念北就成了那個为见心上人一面,心照不宣的遥遥点個头,也是点头之交吧。
今天他想好了,就算有人同郭子涵一起出来,他也不怕了,为了自己能当新郎,他要当众表白。
胡思乱想之际,郭子涵下班了,大小六胞胎知道小宝舅舅给顾念北交了底。
下班后,都有意的沒一同出来,在后面悄悄跟着准备看热闹。
郭子涵一出大门,顾念北就发现了,忙打开箱子,四周他是做了保温设施的。
取出精心扎成一大捧的鲜花,面带笑容的来到郭子涵面前。
先把鲜花递過去“送给你。”
郭子涵一愣,速又明白什么意思,接過這捧鲜花,這裡不乏有几朵可是名花,冬天养成這样,足见主人用心了。
郭子涵本就打算和他接触的,很痛快的接了過来。
“谢谢。”
沒想到這還沒完,顾念北从裤兜裡掏出一個小盒子,单膝跪地。
“郭子涵,我的心意你一直都知道,你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求婚,与我共度后半生。”
郭子涵下意识的望向身后,自己的哥哥们,弟弟们,還有几個堂弟,都站在了身后。
心裡有了底气,伸出自己的左手“我愿意,但也請你看看我的身后,他们都是我坚强的后盾,当然這也只是其中一部分。ωω
你是否有勇气与我结婚呢,因为如果婚姻当中你犯了不可原谅的错后,我家人一人一脚,你都有可能丧命,這样的我,你有勇气娶嗎。”
顾念北坚定的点点头“我愿意融入你的大家庭,我会一辈子不犯错,不给他们踹我的机会。”
“那好,如果這三個月,咱们能处出感情来,咱们就明年五一,和他们一起举行婚礼。”
顾念北开心的
。给郭子涵戴上戒指,并主动走向后面的人群,一一去和他们打招呼,做介绍。
此刻,顾家大院,大厅裡气氛一度凝固到冰点。
顾家所有人都聚在大厅,大气不敢出,都低着头。
顾母的脸都气绿了,她容易嗎?辛辛苦苦培育的花被人给祸祸了,要知道那裡面有颗养了五年才开花,她只看了两天就沒了。
她的心都在滴血,自己就下午和朋友出去逛了一圈,家裡就发生這么大的事,今天不查出是谁来,谁都别想吃饭和睡觉。
顾念北和大伙吃了一顿饭,相互之间了解一下,增加感情,
当夜裡十点,他心满意足回到家,看到大厅灯火通明,全家人都在,三岁的小侄女在她妈妈怀裡困的直点头,都沒能回去睡觉。
這是?ωω
顾念北,家裡老小最受母亲疼爱,走到母亲身边“妈,你们這一大群人在干什么?”
顾母气的不想說话“老大,你来回答。”
当顾家大哥,把今天从母亲发现鲜花被盗,到现在沒破案不许睡觉,他们到现在饭都沒吃呢。
顾念北听完后,才知道是自己惹的祸,不好意思的对大家道歉“对不起,都是因为我,你们才受這份罪,那花被我拿走了。”
顾父听了原来是他惹自己老妻不高兴了,开口问道“你不是不知道咱家花的地位,为什么要犯這低级错误。”
顾北辰先跟自家老妈道歉,好话說了一箩筐,顾母心情稍顺“你今天說出個有力的理由来,不然你今晚给我去院裡罚站一晚。”
“求婚,這個理由够不够?”
“求婚?”
大厅裡顿时沸腾了,饿的也不饿了,困的也不困了。
“对方知道我有花特意提的這要求?”顾母追问道。
“不是,她也不知道我今天会去求婚,是她小舅舅說的,她二哥就是用鲜花戒指求的婚,我想,女孩儿都希望有個浪漫的求婚仪式,外面买不到鲜花,才把主意打到妈你花棚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