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悟道 作者:未知 石帆呼吸一滞,心脏顿时砰砰急速跳动,幸福来得太突然,虽然先前已经有了猜测,可此时看到殿门上三個古朴的大字,石帆還是忍不住激动起来。 当真是众裡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得来全不费工夫…… 這大半年来,石帆之所以专门往人迹罕至处追寻,就是想找到這传說中的战神殿,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是找到了! 石帆步进殿内,连他這样早已心如磐石的人,此刻脚步也不觉放缓了几分,這战神殿果然非同凡响,石帆此时怀着如同朝圣一般的心情看着战神殿内的景象。 他现在置身巨殿之内,同时被巨殿那极广极高的空间彻底震慑,当真是鬼斧神工,神仙遗迹,谁能想到在這深入地下百丈之地竟然会有如此恢宏的殿宇。 此时的石帆就像一個小人国的小人,来到了巨人建的大殿内,巨殿前端和左右两旁的殿璧,离他至少有四十丈的距离,自己便像蝼蚁那般渺小。 在对正入口的巨壁上,由上至下凿刻了一行大篆,从殿顶直排而下,首尾相隔最少有三十丈外,每字丈许见方,书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石帆此刻一步一行,随着朝圣般的心情,找到战神殿的喜悦已经逐步消散,正逐步变得严谨肃穆起来。 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置身在這奇迹一般的战神殿内,石帆原本的功利心逐步被净化掉,只剩下单纯的求道向道之心,莫名的,石帆眼睛早已充溢泪水,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能亲身到這战神殿,就仿佛感受到了大道之音一般,神妙不可言状…… 巨殿笼罩在柔和的青光底下,与出口透进的红光,相映成趣。石帆望向殿顶,离地四十丈许的殿顶中心,嵌有一块圆形的物体,两丈直径,散发出青黄的光线,彷若一個室内的太阳,使整個巨殿沐浴在万道青光底下。 以這光源为中心,殿顶昼了一個直径达二十丈的大圆,和秘道入口处的星图一样,只不過却大了几倍,将巨殿覆盖在无限的星宿底下,巨殿不见一柱,不见一物,殿心地上有一個两丈许见方的浮雕,左右两边壁上每边亦有丈许见方的浮雕图各二十四個,加上殿心的浮雕图,刚好是四十九,暗合大衍五十,天衍四九至理。 殿心地上那幅浮雕,雕工精美,刻着一個身穿奇怪甲胄、面上覆盖面具的天神,胯下坐着一條以龙非龙的怪物,从九片裂开了的厚云由左上角穿飞而下,直扑向右下角一個血红的大火球,每一片厚云旁边,由上而下写着九重天、八重天,直至最低的一重天。 浮雕的上方有五個大字,正是《战神图录一》。石帆顿时大喜,知晓這就是传說中四大奇书中最为神秘的《战神图录》,這四十九幅的巨大浮雕图,战神图录传說中可通天地玄秘,這第一幅图果然玄秘之至,石帆看了片刻,其中玄奥非一时能参透,便暂且放下。 石帆向左壁走去,来到最后的一幅处,上面除《战神图录四十九破碎虚空》外,再无一物,通体浮雕都是空白,显然即使是《战神图录》,這破碎虚空之秘也不是等闲能悟透的。也难怪,石帆便知道后世的大侠传鹰在进入战神殿之后也未能看破最后一幅图,而是后来在大战中方才福至心灵,悟透了最后一幅图的奥秘,从而达到破碎虚空,潇洒而去,因此石帆倒也不急。 石帆转過這一幅,看旁边一副,其上写书《战神图录四十八重返九天》,那天神模样的战神,又乘坐那似龙非龙的怪物,由右下角向上飞,穿過了九重云,飞向左上角,和第一幅恰是相反的方向。 石帆看到這一幅图不禁若有所思,又不能确实自己捕捉到什么,不禁有点烦躁,当下大吃一惊,暗想自己自从剑道大成以来,心志坚如磐石,却从来沒有這类情绪的困扰,连忙暂且放下,游目四顾,突然身躯一震,原来他见到远处的墙边,就在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几個大宇下,有一人盘膝面墙而坐,背影魁梧,服饰高古,不类近代。這人旁边尚有一副骸骨,骸骨旁還有几样事物。 石帆心中升起一個名号,“广成子”!传說中进入战神殿的第一人,写下《长生诀》,并且证得了破碎金刚,几不在破碎虚空之下! 走近一看,石帆见到此人面相庄严,嘴角犹带着安详的微笑,头发与衣服已化开大半,但面上肌肤神情却与生人无异。果然,精神破碎而去,肉体仍然坚逾金刚! 石帆看到這景象,不由得鬼使神差的伸手按在他背上,指尖触处衣服尽化飞灰,无疑已经历了非常久远的年代,衣服下的肉体却至坚至硬,似乎整個人转化为另一种不知名的坚硬物质。 就在石帆手按到广成子金刚遗蜕上的那一刻,不知道何处虚空中,离石帆所在的大唐的无穷远处的一座宏伟宫中,一個面色庄严的中年道士蓦地睁开了双眼,嘴裡喃喃自语道:“看来,有人到了那处……有因即有果,今日之因,他日之果……” 石帆自然不知道自己這一举动被人察觉,依旧查看广成子遗蜕,只见此人左手垂地,地上有一行小字,写书“广成子证破碎金刚于此”,触地的中指,刚好嵌在“此”宇最后一画去势尽处,毫无疑问這几個宇是他运功在地上写划出来的,這战神殿质地坚硬无比,能在此留字深达三寸,毫无疑问广成子当年的确已经武道大成。 石帆心中一动,同样运力于右手食指,在地上写道:“见前辈遗蜕,帆心甚是敬仰,留字于此!”然而,尽管石帆已经动了十足十的功力,却最多入地两寸,可见他虽然已经到了半步破碎,却终究与真正的破碎级高手差着不止一筹! 对于广成子,石帆在现代时也看過不少神话传說,自然知道传說中广成子乃是黄帝之师,更是阐教二代大弟子,实乃了不得的大能,只是此地遗蜕是否与传說中是同一人,石帆不敢笃定。 毕竟,他现代看過的神话传說均缺少实际依据,虽說随着他穿越诸多世界,已经知晓以武入道之后必定会逐步接触到传說中的人物,但究竟有几分与他知晓的相符,却不得而知了…… 但即使此广成子并非传說中的大能,单单是此人能以指刻坚石,去后身体又能进入不灭不朽状态,实有通天彻地之能! 当下,战神殿中的景物石帆探索完毕,知晓此时最重要的便是逐一悟透那四十九幅图录,前四十八幅倒還好,基本都有浮雕在其上,并非全无头绪,而且均是从无到有之路,以石帆此时的境界再去感悟应该問題不大。 最难便是在那第四十九幅图录,也就是蕴含着破碎虚空之秘的那一幅图,通体空白,沒有任何的浮雕,却需要一定的時間与机缘来悟透。好在总算是這么一幅图,相比全无头绪的探索破碎虚空之秘要简单得多! 和寇仲、徐子陵两兄弟不一样,他们有《长生诀》在手,又是千年来的大气运之辈,能够看破千古奇书《长生诀》的奥秘,石帆却不同,早在初得《长生诀》时,石帆就曾试過,全无头绪,与石龙一般,毫无所得!可见,這《长生诀》恐怕也只有寇仲与徐子陵能够从中练出长生真气来,也正因为如此,两人便具备了完整修炼《长生诀》的潜力! 当然,仅仅是潜力,要逐步去练成其他与自己本性不是完全契合的六幅图,难度绝不会比石帆参透《战神图录》来的低! 《长生诀》是双龙的道,而石帆的道便在這《战神图录》上。此时石帆并不敢轻易出殿,根据传說,战神殿外有魔龙守护,這可是龙啊!虽然石帆此时也可以称作功参造化之辈,并不见得会打不過魔龙,但正因为石帆并不知道魔龙的具体实力,也不敢轻易涉险。 而若是参透了《战神图录》的秘密,成功具备破碎级的实力,应当不至于在惧怕魔龙! 石帆转身回了第一副浮雕面前,精神陷入空灵状态,以心神去逐步感应浮雕上战神从九天而下的身影,却参悟其中的奥秘。 修真无岁月,山中不知年。 石帆便就此沉浸了进去,丝毫感觉不到時間的流逝…… 一個月,两個月,三個月…… 几個月過去,石帆已经参透了前十二幅图录,這是這條通天大道上的筑基之法,包含了从后天末流直到先天的所有境界,石帆此时便如同朝花夕拾一般去以《战神图录》映照自我修行之路,将一路走来留下的各种不稳的瑕疵尽数弥补,而赘余部分也尽数剔除,如当年险死還生练成的经脉逆运之法,石帆本以为已经圆润无缺,可此时在《战神图录》映照下却隐藏着不小的隐患,石帆最初逆行实在是在危急时刻所用,因而留下了不少暗伤,并且随着他每一次运用這秘法都累积了下来…… 有《战神图录》映照,石帆這才发现自己的经脉最细微处已经存在极多损伤,而之前石帆却一无所知,此时石帆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后怕,若是任由這些破损部位继续累积下去,恐怕等到他毕其功于一役,集中全力去突破破碎时,這些暗伤便会成为他功败垂成的最大祸首! 不仅如此,石帆以战神图录真气洗练自身阴阳真气,却发现阴属性真气中也同样存在极多驳杂,细思之下,石帆這才明白,当年最初修炼《小无相功》之时,因贪图进境而导致根基不稳,虽然后来多次改善功法,并且以阴阳并济来提纯真气,但终究落下了隐患,直到此时才被完全发觉…… 难怪世间能人异士无数,可能成功破碎的却寥寥无几,其实想起来哪一個不是天资纵横的惊才绝艳之辈,却终究化作一抔黄土,身死道消…… 剑神之名的西门吹雪,悟出第十五剑的燕十三,天外飞仙的叶孤城,乃至边荒裡的达到人体极限的慕容垂…… 這些人杰莫不是惊艳当世,却最终未能真正入道,而剑道上入道的也唯有剑圣燕飞以及后世的极于情,极于剑的浪翻云…… 早年修炼时留下的隐患,根本无从感知,可真正到了最顶峰时,這些隐患便成为阻碍进一步攀登武道之峰的最大障碍,任你天才绝世,也只能黯然退场…… 若非石帆此时以《战神图录》之领悟洗练全身,恐怕還发现不了這些极其隐秘的暗伤,那即使他能够再次穿越,可最多也就如同风云世界的神、十二惊惶笑三笑以及帝释天那般,到达人间极限,却也无望真正入道…… 《战神图录》前十二幅图画的真正意义便在此处,毕竟能来到這裡的人,绝非寻常高手,基本最差的境界也都对应着最后几幅图,但此地仍然有着四十九幅图画,便是给来到這裡的武者一次去除隐患的机会! 若非石帆对這《战神图录》极为有兴趣,恐怕也不会从头开始参悟,而是選擇直接去参悟最后一幅图,毕竟他此时已经是半步破碎的存在! 一饮一啄,莫非天定,因石帆从头参悟,方才理清了体内暗伤,理顺了驳杂真气,从而根基达到了圆满,为破碎虚空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這时石帆正苦思第十三幅。图中画了一個人蜷伏而眠,眼耳口鼻完全紧闭,胸中又画了個人,也是蜷伏而睡,眼耳口鼻亦是紧闭,姿态相同。图录上方只写著:“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石帆心中一动,這句话正是道家修仙整個哲学所在。道书常言人出生时,通過连系母亲的脐带,随母体一呼一吸,争取养分,生出后脐带剪断,始由先天内息呼吸,进入后天口鼻的呼吸。所以修仙第一要诀,首要重归先天的呼吸,但母体已不存在,唯有发动体内自身的先天呼吸,以脊椎直上头上泥丸的督脉,再经印堂下胸前至肚脐之任脉呼吸,所谓打通任督生死玄关,给下能吸天地之气的仙胎。 這正是先天之境的关键所在,即外气不生而内气自足,转呼吸为内气,从而完成先天胎息。 這种神仙之术,自古相传,是否来自這战神图录,殿内肉体化为金刚的广成子,是中国道家医学宝典《黄帝内经》中教中国的始祖黄帝养身成仙之道的至圣先师。 石帆此时心中猜测道:“广成子定在古时某一時間来到這战神殿中,悟通了天地宇宙的奥秘,重返地面后,把這知识经黄帝传与世人,后再潜返此处,进入破碎金钢的超凡境界。”不得不說,石帆這猜想基本近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