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眼了 作者:未知 說完了正事,陈三又說:“你也累了几日了, 该歇歇了。别在把自己头在书房裡了, 出来活动活动。有什么事, 也不急這一时关会的。我今天带了绿苗菜回来,咱们好好吃一顿。再不吃,都老了。” 都是因为牛春枝,搞得柳玉琴和陈三硬生生地把绿苗菜差点给耽搁老了。绿苗菜本来前日就该可以吃了的, 但陈三一到村裡来,牛春枝就找机会来柳家了。陈三說了, 要去柳家吃饭,她就打着来给柳玉琴帮忙的借口了。 搞得第二日, 陈三干脆不到柳家去了, 直接拿了菜就往回赶。他想着如此,牛春枝也就不去烦柳玉琴了。 因为要是陈三去柳玉琴家吃饭, 柳玉琴做饭时, 牛春枝就在一边帮她打下手,陈三哪裡有机会和柳玉琴說什么话,更是沒机会去给柳玉琴干活了。這些绿苗菜,還是他又偷偷从抄小路去柳家弄来的呢。 当时他去, 柳玉琴還笑话道:“真是的,咱们现在搞得象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還偷偷摸摸的。” 陈三更是火大, 說:“烦死了, 你想個办法不让她来你家。多一個人在一边杵着, 搞得我真不习惯,连话都不敢說了。”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才不习惯呢。”柳玉琴头疼地說。陈三都沒办法,她更不可能直接拒绝牛春枝,不让她来自己家。 她更加烦燥呢,幸好牛春枝還是個知道轻重的人,不敢乱往陈三身边凑。說来也是好笑,牛春枝来柳家,明明是冲着陈三来的,却還不敢接近陈三說什么,只能乖乖地跟着柳玉琴在灶房裡忙碌。 柳玉琴现在也是故意使唤她,让她忙得团团转,比如帮着洗菜切菜,往灶裡烧柴等等,反倒是给自己省了不少力气。也算是找了点补回来了。 陈三也问過:“這姑娘有什么能耐,你了解嗎?” “能耐我一时瞧不出来,我也真不了解她啊。以前就是我跟着我奶奶,她跟着她娘一起赶過几次集而已。”柳玉琴沒好气地說。 她真想和陈三說,“要不,你干脆把她弄走算了。省得她在這裡碍眼。”只是這话她不敢說也不能說。陈三他们要找什么人,她可不敢插手,既怕给陈三他们添麻烦,又怕村民们来找她。 “柳姑娘沒說什么?”叶子又问。 “她能說什么啊。不過,今天她倒是提過,要快点找到佃农了。牛春枝以前和她根本就不是很熟。”陈三回答道。 柳玉琴這么着急是因为,牛春枝搞得陈三他们沒办法帮她干活了,果园裡活儿又多,沒人帮忙,她真忙不過来了。而且她還怕牛春枝跑自己家跑习惯了,以后她干点什么也不方便。不是她怕牛春枝,而是现在自身难保,实在不想起什么风波。 “這個好办。你明儿掏掏她的口风,要什么样的佃农,咱们给她安排一户人過去。”叶子笑了笑,吩咐阿智去安排一下。 柳玉琴要佃农,显然也是不想找村裡人帮忙,而且他正好也要安排人過去牛家湾看着点,有自己的人在柳家,既能帮上柳玉琴,又能给他递些消息,而且他還可以把柳家当成自己的一個暗点。 两人正說着,陈立秋回来了。 来不及梳洗,风尘仆仆的陈立秋就過来给主子回话。 见到叶子,陈立秋连忙行礼,又拿出了一封叶子心腹写過来的信给他,“郡王爷身体大好啦。” “差不多了。你辛苦了。”叶子沒让他真的跪下去,接過了信,连忙让人起来了。 陈立秋是真心为叶子感到高兴,距离他上次见到叶子,已经很长一段時間。那时候,叶子形销骨立,面色苍白,人勉强走动两步就喘不過来,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而现在叶子不仅仅气色变好了很多,人也胖了一点儿,有了明显的变化。 “這個地方,還真是适合您了。”陈立秋笑道。 “可不是,這是我娘以前生活過的地方,怕是我娘在保护我呢。”叶子提起自己的娘,心裡還是很不好受的。 他娘其实是個很矛盾的人,要說她一心想他出人头地也不是,要說她对儿子一点期望也沒有也不对。其实她有时候放养儿子,但有时候又严肃要求儿子。搞得叶子根本就无法了解母亲心裡的想法。 陈立秋默了片刻,不好接這個话题。 陈三就问:“你過了這么长時間才回来,那边怎么样了?” “如果郡王爷现在想回去,是可以入住了的。”陈立秋答。 “我暂时不回去,对了,放出话去,就說我身体還沒好。還必需在這裡静养一段時間。”叶子吩咐阿智。反正在這裡,他就只去過牛家湾,与柳家人打過交道,根本就沒有外人知道他身体已经好了。 阿智走后,陈立秋才问:“您還多养一段時間也是好的。”身体是本钱,他也怕叶子一不小心又倒下了。不然,他做這么多又還有什么意义?他做的一切,都基于叶子能好好地活下去,只有能活下去,叶子才有可能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是啊,我打算在這裡养個三年五载的。”叶子半是开玩笑地說。 “這只怕不行。”陈立秋說。 “反正我身体沒养好,這裡适合我养身体。谁還能真正为了应证来這裡不成?”叶子冷笑道。這裡十分偏远又穷,而且又全是他的地盘,再加上他现在已经是颗废棋,估计一两年内,不会有人非得来看他。但三五年,是真不可能的。他不能永远呆在這裡躲着。 陈立秋就知道他在說笑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說:“看来您是真的大好了。” “呵呵。只怕有些人就希望我不能好呢。我就趁了他们的心,多在這裡休养一段時間好了。”叶子說。 “那是,你這身体,也還经不起折腾,才刚刚好一点儿,還得多养养。”陈三說完,又转头问陈立秋:“那边府裡现在都安静下来了嗎?”陈三又问。 陈立秋看了一眼叶子,才正儿八经地回答道:“郡王府一切都按规矩布置好了。因为事情实在太多,還出了不大不小几桩事,一件就是那天弄假山时,几块石头落下来砸死弄伤了好几個太监和宫女和打杂的人。后来又一次是一间沒修建好的亭子倒塌,又压死压伤了几個人。這都是官府见证的,为此,府上的管事還大大的找当地官员闹了一通,怪他们沒能事先把郡王府修好,出了這些事情,让郡王损失了這么多人。” 叶子面无表情地听着,陈三倒是很有兴趣,问:“最后如何处置的?” “還能怎样,当然是把死伤者都安置了啊。该赔银子的赔银子给家属啊。该回家的就回家了啊。再快快把活儿干完啊。至于缺的人手,自然要等郡王爷以后慢慢挑人补上啊。而且出了人命,郡王府還得做些法事,郡王爷暂时也不能去住。”陈立秋风轻云淡地回答道。 其实呢,大家都心知肚明,死伤的都是某些必须要处理的眼线。他们這一招既折了别人的眼线,還把责任推出去了,在這种时候,就算有些人想弄人进来,短時間内也不敢动手。 “甚好。辛苦大家了。”叶子点了点头,让陈立秋下去休息。 這时,他才打开信,认真看起来。信其实很简单,說的也和陈立秋說的事情一样。不過是更加详细而已。叶子看完信,随手把信递给了陈三。 两人看過信,马师父也過来,叶子又把信递给马师父。 看到這些好消息,马师父非常高兴,“总算处理得差不多了。” “還不知道有多少暗中的眼线呢。”叶子沒好气地說。這就是他不想回去的最重要原因。 “那又怎样?就是在京城,在宫中,還不是一样啊。”马师父不以为然地說。 “怎么能一样啊。我现在可是被人折了手脚呢,连陈家的人都得使唤上了。”叶子苦笑道。 “好啦,說這些干什么啊,吃饭了,吃饭了。”陈三一副吃饭天大,什么事也阻挡不了他吃好吃的东西。 晚饭,阿智陪着陈立秋就在主桌边摆了一個小桌子,大家也算是主仆一起用了顿饭。保持主仆有别,是陈立秋和阿智骨子裡就有的思想,除非必要时,他们一定不会与主子同桌。 “来,秋哥尝尝這個绿苗菜汤,很好吃的。”陈三象献宝一样的,把绿苗汤分了一碗给陈立秋和阿智。陈立秋比陈三大了十来岁,陈三极少叫他的名字,一般都尊称秋哥。 在柳玉琴家,柳玉琴为了不让牛春枝怀疑,弄的饭菜都是最普通的,绿苗菜根本就沒敢让她知道。陈三明明是想吃柳玉琴做的绿苗菜的,還沒尝上呢。 陈立秋果然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的菜,问:“這绿苗菜哪来的?” “嘿嘿,這可是稀罕物哦,别无分号呢。”陈三得意地笑道。 陈立秋却不肯相信他,只把眼光看向叶子和马师父,叶子只得答道:“先吃,吃完再谈事。” 陈立秋于是不再說话,认真吃饭。他和阿智无声无息地吃着饭,叶子和陈三马师父也沒要人在一边侍候着,现在大家都不讲究食不言的规矩了。因此每每吃饭时,都不让侍女们在一边侍候着,就是怕她们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话。 “這個绿苗菜做的汤,味道還不错。”叶子喝了半碗汤,笑道。 “就是。不過這個鱼片味道就差了很多,還是柳姑娘做的好吃。”陈三一副兴趣缺缺地在水煮鱼片裡,捡了一块鱼片吃了,就不再伸筷子了。 因为顾及到叶子不能吃太重口味的,水煮鱼片弄得很清淡,虽然鱼片极为嫩滑,汤底也很清亮,但大家都觉得少了些味道,不爱吃。反倒是陈立秋一個人吃得津津有味。 陈三干脆把這盘菜全部给陈立秋和阿智了。阿智虽然也觉得沒有柳玉琴做的水煮鱼片好吃,但他向来不挑食,就是再难吃的也能眉头都不皱的咽下去。陈立秋一来不挑食,再加還比较爱吃鱼,两人倒是把一桌子菜吃得精光了。 叶子因心情好,倒是就着绿苗菜汤用了大半碗饭,又喝了一碗鸡汤。這鸡是从牛家湾捉来的去年的母鸡,既不算肥也不算老,当然也算不嫩了,正是炖汤喝的好时候。叶子喝了一碗汤,還对陈三說:“今天的鸡汤還不错。你怎么不喝?” 陈三却說:“有什么好喝的,每回喝都是這個味儿,多喝两顿就腻了。也不知道柳姑娘炖的鸡汤味道如何?”鸡汤他已经喝過了,就不如叶子這個昨儿沒有喝過的人觉得好喝了。 叶子昨儿個太忙碌,又嫌弃鸡汤浓,根本就沒尝過,倒是吃了一碗肉沫蒸鸡蛋羹。這道菜也是跟着柳玉琴学回来的,因为在柳家吃過道菜,叶子回来对厨子說過了,厨子也還是有两把刷子的,实验了两次,就把這道菜做出来了。因为這边用的食材好,這道菜厨子反倒還比柳玉琴做的更加细嫩,叶子很爱吃,厨房隔两天就做一次。 叶子也被陈三给勾起了兴趣,笑道:“說来也是呢,柳姑娘居然从来沒炖過鸡汤给我們喝。下次让她炖個鸡汤给我們尝尝。” 柳家也有几只鸡,就是下蛋给大家吃的,柳玉琴当然不舍得杀鸡吃。她今天偏生又错過了养小鸡的时候,這几只更加不可能杀来吃了。陈三他们想喝柳玉琴做的鸡汤,就只能从村裡买鸡了。 “等解决了牛春枝,我們就能象以前一样在柳家自由自在了。”陈三笑道。他這個人本来就随性,现在可真是憋曲得欢。牛春枝虽然不算什么,但有她在和沒她在,又完全是两码事。真是的,有时候别看是個象蚂蚁一样的小人物,還是很能膈应人的。 “是啊。你快吃吧。”叶子拿着個勺子有一口沒一口地喝着汤,他已经吃饱了,又怕自己吃得少,先放下筷子了,其他人沒吃饱,只得提醒了一声。 ※※※※※※※※※※※※※※※※※※※※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不知道,有沒有老师在看我這文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