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对马海战(十三)
博罗季诺号的舰长卡什尼洛夫少将下令之后,扶了扶自己的军帽,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服,不過在先前的战斗中,卡什尼洛夫的军服己有多处被硝烟薰得灰黑,因此看起来還是有些狼狈。這批俄舰并不是正式的编制,而是临时拼奏起来的,由于卡什尼洛夫的军衔最高,按照海军的惯例,由他来担任這支临时编队的指挥官。
而在卡什尼洛夫的身边,博罗季诺号的大副德约科维奇道:“我們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啊,在這种情况下,我們能够击败這支舰队嗎?”
虽然现在這支俄国舰队中有两艘新锐的战列舰,但在刚才的战斗中,這两艘战列舰均受创不小,毕竟在刚才的战斗中,一直都是4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打头阵,前两艘都己被击沉,而博罗季诺号中弹24发,鹰号中弹21发,尽管军舰的动力和主炮都沒有受损,但德约科维奇清楚,自己這艘座舰的战斗力己不足5成,而鹰号的情况,估计也好不到那裡去,在這种情况下和人民军海军相遇,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面对大副的疑问,卡什尼洛夫道:“如果不能战胜敌人?那么我們就光荣的战死吧,作为军人,应该坦然的面对死亡,能够死在战场上,也是一种荣幸吧。”說着举起了望远镜,观查对手的情况。
德约科维奇扭過头去,低声道:“我并不惧怕死亡,但却不甘心死在這样不明不白的战场上。”
其实他的声音虽然低,但卡什尼洛夫也听到了,只是装沒听到。說实话现在卡什尼洛夫的心裡也是一片迷茫,俄国舰队跨越了大半個地球,航程3万余公裡,从欧洲来到远东,全军早就己经疲惫不堪了,而且士气低落,加上被联合舰队拦截,损失惨重,虽然這部份俄舰逃出来了,但要到那裡去,卡什尼洛夫也不知道。虽然俄国舰队在出发之前,收到的命令是到达旅顺港,后来旅顺失守,改为到达海参崴。
但现在通向海参崴的道路己被联合舰队封住,要绕道走吧,但燃煤又不足,因此何去何从,谁都不知道,而就這样糊裡糊涂的战死,卡什尼洛夫心裡也不甘,但除了战死之外,又有什么出路呢?卡什尼洛夫毕竟是一個老军人,将荣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轰轰!”
双方距离7800米的地方时,人民军海军领头的威洋号首先开火,舰前的两门305毫米口径主炮发出愤怒的吼叫,喷吐出炙热的火舌,将炮弹怒射向俄国舰队。
最初双方相遇时,距离大约是13200米左右,呈大约130度的夹角,而在互相靠近的過程中,人民军海军不断调整角度,到了8500的距离时,己经拉成了一條直线。
虽然有昆明舰提供射击参数,但威洋号的第一轮射击還是偏出了近300米,落到水面上激起了两跟十几米高的水柱。
“舰长,我們要還击嗎?”一個参谋向卡什尼洛夫问道。
卡什尼洛夫不屑的道:“海外华人太沉不住气了,還离得這么远就开炮,命令前主炮,沉住气,进入5000米之后再射击。”
其实只看射击的话,305毫米口径的火炮可以达到30千米,但由于受光学设备的限制,這种射程对海战沒有任何价值,而這個时代海战的射程都在10千米以内,而一般都在7千米以内,有时为了追求高命中率,会拉近到5千米,人民军海军在7800米的距离开炮,在卡什尼洛夫看来是经经不足,心浮气燥的表现。
德约科维奇也点了点头,道:“看来海外华人根本就不懂海战,如果我們是新舰,应该是可以击败他们的,可惜……不過這艘军舰好像是皇太子号?”
卡什尼洛夫道:“是啊,我也看出来了,皇太子号怎么会落到海外华人的手裡?”由于皇太子号是博罗季诺号的原型舰,因此两人对這型军舰也十分熟悉,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两人正在讨论的时候,对方又开炮了,进行第二轮炮击,而這一次近了不少,离博罗季诺号己不足200米。
――――――――分割线―――――――――分割线――――――――
“正方向,角度178.65度,距离7185米。风速偏北5级。”
距离是昆明舰提供的,要比军舰上的测据仪要精确得多,误差可以控制在3-5米以内,对于长达100米,宽达20米以上的军舰来說,這個误差自然算不得什么。军舰上的火炮按照這個距离设定射击单元,根本就不用管别俯。
其实以现代仪器设备测量的精度,就是精确到厘米、毫米也是做得到的,而之所以還有這么大的误差,是由于考虑了30秒的滞后量,這是为调整火炮的射击单元,以及火炮飞行的時間。当然由于這個时代的火炮技术,加上海上军舰的起浮,因此就算是有精确距离参数,也不可能有极高的命中率,结果威洋号的前两轮射击均偏离了目标。
不過第三轮炮击终于有了收获,一发落到了博罗季诺号右舷约70米的地方,而另一发则落到左前方30米处,這己经是一发近失弹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