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十八章杂事

作者:傅家二少
张静看着前面哈哈大笑的王洛,感觉有种奇妙的变化,好像突然被人点开了。

  王洛停止了笑声,微笑道:洛失礼了還望先生海涵。

  张静连忙弯腰,连說不敢不敢。

  王洛见了說道,還问先生告知:陕西北方现在的情况。

  张静连忙称是:陕西以北自从陕西王二起义以后陆陆续续爆发出农民起义,大大小小的部队不下百人,有的一二十人都敢起义,乱的很,现在最有名的是两股起义军,分别是天启七年起义的王二,和崇祯元年起义的王嘉胤,现在他们合兵一处,人马有五万人。

  其中五万人马,饥民占了五分之四,其余分别是老兵,甲士,和边军精锐。

  老兵属于战斗再饥民裡面,打過几场战,沒死的,就是老兵。

  甲士是边军待着自己的武器加入的,因为长期处于蒙古边境,战斗力還是十分强的。

  至于边军精锐,也是处于蒙古边境,经常去蒙古那边打家劫舍,可以說是起义军的核心部队了。

  王洛其他的都理解,但是听到边军精锐也加入起义军,就十分不理解了。

  张静說道:边军虽然时常有出境作战,掠夺蒙古的物质,但是每次回来战利品都要被军官拿走十分之七,自己只能留十分之三,伤亡很大,加上沒什么战利品,久而久之就很少有人出关了。

  听了张静的话,王洛对于大明王朝官员的贪婪有着更深的理解,深刻的解释到了,什么叫不作死不会死。

  张静說完了起义军,低着头小心的說道:至于官军,学生职位太低并不是很清楚。

  王洛点了点头笑道:沒事张先生已经說的够好了,木子叔麻烦你在衙门准备好休息的地方,让张先生住下。同时派四個兄弟贴身保护张先生,毕竟我們庆阳县,才攻下来裡面乱的很,万一张先生不小心伤到哪了?那不是我們招待不周?

  听到這,张静好似火烧到屁股似的,跳了起来,急忙說道,首领大人,首领大人,你不是說,可以放学生回去嗎?你怎么說话不算话。

  王洛一听笑道:张先生,在下了沒有說谎,在下是打算放你回去,但是现如今,世道不是不太平嗎?還是請先生先住下,等世道太平了,在下亲自护送先生回家。

  张静停了王络的话不由得目瞪口呆,指着王洛說道:你无耻,学生修得与你为伍,還請首领你放了我。

  王洛看着张静的說道:放了你,你是别想了,你知道我县中那么多信息,怎么可能放了你,你就安心的在我军中做事吧。

  张静听了王络的话,苦笑着說:大人,强扭的瓜不甜嗎?

  王洛却說:我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但是它解渴啊,我手中以无人可用,管你甜不甜,先拿来用再說。

  說完王洛让人带张静走出厅房,对着木子叔叮嘱道:木子叔你要带人盯紧张静不能让他出逃,可以适当的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给张静处理,多听听张静的意见,但是别让张静抓到县中的权力。

  木子叔听了,点头說道:好,对了首领,城中粮草不足。

  王洛听了十分惊讶的說道:不是木子叔,我們不是再打下县城计算了,除去三個月的军粮,剩余的粮食,可以供全县一万人,吃两個月的嗎?

  木子叔听了苦笑到,首先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的贵,我們這几天已经对外說了,庆阳县提供免費的粮食,让原本在庆阳周围四县的饥民涌入进来,人口暴长了好几倍。

  当然是這几天,从其他县過来的饥民就有两万人。现在庆阳县的人口,已经是有三万左右,是以前的三倍,粮食自然就消耗的多了。

  王洛一听,人口又加了那么多人,高兴坏了,看着愁眉苦脸的木子叔說道:木子叔我已经派人去福建,那边找地瓜和土豆做的,再灾年這可是一個抗灾神器啊,只要我們熬過了今年,到明年一直困過我們粮食就能解决了。

  木子叔一脸困惑的问道:地瓜和土豆真的有那么厉害嗎?

  听了木子叔的疑惑,王洛大笑道:当然厉害,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想到這,王洛就好奇那些造反的前辈,你们得粮食哪来的?红薯土豆他不香嗎?

  福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首府。明初的福州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

  其中福建的闽商,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到了明末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闽商成为与晋商、徽商、粤商、’浙商、滇商齐名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這时期,福建海商最常见的经商方式,就是广泛联络沿海居民,建立了许多据点,利用据点收购出海货物,囤积国外走私商品,以利销售。从地域而言,闽商又派生为福州、泉州、兴化、延平、漳州、宁德等商帮。在這些商帮中,以福州和泉州最为重要,是闽商的杰出代表。

  這时候的闽商刚刚兴起,基本属于半商人半海盗的角色,出海海盗,回归了大陆就是商人。

  但是,福建商帮与那些有着深厚根基的商帮相比就显得有些浅薄。他们大多重利轻义,注重现实,只顾眼前,对诚信等经商的基本要素看得比较淡薄。

  福建城墙,依山傍水,环抱全城,总长五千多米分为十二個城门,分为内墙外墙,防御能力强大。

  王洛派一行六人以王天成弟弟王天领为主,几人进入福建有如刘姥姥进大院一样,对着這眼花缭乱的世界展开了新的见识。

  几人在郑氏商行面前停了下来,這是他们此行的目的,這個郑氏商行可不简单,是大明顶顶有名的郑芝龙所创立的商行。

  郑芝龙,小字一官,号飞黄,是天主教教徒,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死于清顺治十八年十月初三日。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

  于天启七年归顺明朝,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的名义,任命海防游击“五虎游击将军”,离开他多年经营的海上根据地台湾,坐镇闽海。此时,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仍率领原部,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官至总兵。

  几人进入商行,见有雇主上门,店裡的伙计快步上前,正要殷勤打招呼道:几位大爷,你们是要买米嗎?

  王天领点了点头,眼睛扫過店中的米,微笑的說道:你们店长在嗎?又有大生意找他。

  伙计一听,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在的在的,几位大爷稍等片刻,连忙跑到柜台后。

  柜台后掌柜被請了出来,向王天领行礼說道:公子好,叫我伙计說你有大生意要找我,不知生意几何。

  王夭领问道:店家家中可有卖地瓜玉米。

  掌柜上上下下的看了王天领两眼,又看了身后几人的壮汉,一看就是好手问道:兄弟哪條道上的?我看你很眼生。

  王天领笑道:怎么掌柜的,买东西還要自报家门不成。

  掌柜却說道:那哪能啊,小的就是好奇,你一個年轻的公子,哪裡打听到我這有卖红薯和土豆,要知道,這個我們可是从来沒有开放過。

  王天领提了提衣服,露出腰中的腰牌,說道:那你就别管我哪裡知道的,我是份上面的命令,你就說价钱如何。

  掌柜的看见王天领的腰牌,恭敬的說道:大人红薯和玉米倒不是個稀罕物,就是不知大人你要多少?

  王天领丢出身上的钱袋子,问道:“掌柜的,你看看能买多少?对了你這粮价几何?”

  掌柜的看了看露出的银票,满意的露出笑容献媚道:“大人,今日的粮价,粗粮五十钱一石精粮一两一石!至于番薯,大人那是从遥远的海外从红夷那收来的,价格嗎要十两一石”

  王天领一听惊讶的道,番薯是何物,怎会如此之贵竟然要十两一石。

  听了王天领疑惑的问道,掌柜的大喜過望,急忙說道:“大人,你有所不知,番薯可以直接吃,炖,烧烤。味道甘甜可口,炖和烧烤出来的是绵绵的,甜甜的。”

  再掌柜的一方吹嘘之下,王天领听得目瞪口呆,好像番薯是世界珍品一样。“好好好,你别說了,十两就十两我买了。”

  掌柜听了王天领的话立马笑眯眯的连连点头,請王天领等人入屋好茶伺候着,糕点想用着。

  再看门的伙计,看了掌柜出来,屁颠屁颠的向前,竖起大拇指,說道:“掌柜的,高啊,实在是高,你既然把普普通通的番薯卖出個如此高价。”

  掌柜的回道:“這你就不懂了吧,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卖出高价的,你以为我凭什么做掌柜,就請我這双毒辣的眼睛。”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