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熱氣球起航

作者:窮癌晚期
幾個月的忙碌,如今總算是徹底放鬆下來。

  第二天的例會,李鴻飛向李定國交代完,組建教導師的事宜後,便早早散會。

  內閣班子已經搭好,一應大小事務,也該讓各部門的負責人做主了。

  當老大都當得這麼累,那與當初的朱由檢又有什麼區別?

  不過汲取了昨天的教訓,李鴻飛並沒有立刻回家,以免待在一起尷尬,畢竟家裏還有一個超級大燈泡。

  沒地方可去的李鴻飛,索性出城,直接前往武器研究所。

  新成立的武器研究所,位於京城東北角,東直門出城約莫十里左右的馬家莊附近。

  馬家莊地勢險要,三面臨山,僅有的西南角出入口,還靠着大運河,只要在大運河邊上駐紮一支軍隊,整個馬家莊便徹底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去。

  在這裏面搞武器研究,保密程度遠比寶山工業區高得多。

  至於駐紮的軍隊,目前由郭勝的特種部隊暫時負責,等將來教導師成立,這裏便是教導師與武器研究所的共同駐地了。

  李鴻飛與一衆隨處乘船渡過大運河,很快便進入馬家莊範圍。

  河岸邊的碼頭已經建立,一艘大型漕運官船,正在碼頭上卸貨。

  李鴻飛瞥了一眼,貨船上除了糧食物資外,還有大量金屬材料。

  建造武器需要大量銅和鐵,而京城沒有這些礦石,就連煤礦,也僅僅距離京城東面八十里遠的通州,有幾座小型煤礦。

  好在馬家莊主要用於新式武器的研發,需要的金屬材料不多,依靠水路運送,足以保證供應量。

  至於設立武器生產線,李鴻飛早已選好了地方,那便是距離北京不遠的河北豐潤當初吳三桂回京時停留的地區,也就是後世唐山所在,那裏不僅有煤、鐵,甚至還有大量銅礦,完全是一個翻版寶山重工業園。

  當然,建造重工業園即便大明已經有了經驗,可短時間內還是無法完成的,如今最主要還是先令武器研究所運轉起來。

  “見過左相大人。”岸上哨兵的聲音,打斷了李鴻飛的思路。

  李鴻飛發現是熟人,隨即開口道:“薛震,今天是你執勤嗎?郭勝呢,在幹嘛?”

  特種部隊人員太少,別說薛震這個中隊長,就算是郭勝,偶爾也得站崗執勤。

  “郭司令正在後山試驗新式熱氣球,大人是要進後山,還是讓我們通知司令來見大人?”薛震詢問道。

  “試驗熱氣球?有點意思,我去找他吧。”李鴻飛回到。

  自從熱氣球研發到現在,進展一直很緩慢,如今聽聞特種部隊開始試驗這種裝備了,這足以說明,熱氣球應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很快在兩名士兵的帶領下,李鴻飛乘坐馬車,前往後山的實驗場地。

  原本想目睹一番熱氣球的風采,然而此時的後山,除了宋應星等一衆科研人員外,別說熱氣球了,就連郭勝本人都沒看見。

  李鴻飛只好湊近一名低頭書寫實驗數據的研究人員,低聲詢問道:“郭勝呢?”

  “郭勝?乘坐熱氣球飛走了啊!”研究員頭也沒擡,直接回答道。

  “臥槽!飛飛走了!飛哪兒去了?”李鴻飛大驚失色。

  不是說試驗熱氣球嗎?

  在場那麼多試驗人員,用得着一個空軍總司令親自實驗嗎?

  而且之前熱氣球還需要用繩子拽着,現在已經開始正式飛行了,哪怕李鴻飛心裏也忍不住震驚。

  熱氣球飛行依靠什麼,完全依靠風力,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升降問題,誰知道會飄到哪裏去?

  “你這人怎麼額,左相大人對不起,我不知您來了。”

  研究員剛想朝這個打亂自己思路的傢伙發飆,結果擡頭一看,發現是李鴻飛,直接就慫了。

  “沒關係,我就是想知道,你們的研究進展到了哪一步,載人飛行究竟有沒有危險?”李鴻飛並未計較這名研究人員的不禮貌行爲。

  他也知道自己有些急躁了,熱氣球這東西,已經在炮兵部隊趨於成熟,研究人員沒把握,是不會輕易讓人上天的。

  至於埋怨人家放郭勝上去冒險,這種話也就是一時腦子沒轉過彎罷了。

  郭勝的命值錢,別人的命就不值錢了?

  更何況郭勝等人,有大量駕駛滑翔翼的經驗,至少他們在天空中,反而比實驗員更能有效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是夢迴啊!想知道什麼,就問老朽吧。這熱氣球飛行,說沒危險是不可能的,不過相比滑翔翼而言,還是要安全不少。”一道聲音從旁邊傳來。

  原來是宋應星發現了李鴻飛的到來,老爺子話比較多,看來心情不錯。

  “您老的意思,熱氣球的自由升降問題解決了!”李鴻飛很快明白過來。

  “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我們在熱氣球上加裝了一個控制閥,可以隨時掌控火力大完全能保證自由升降了。”宋應星笑着說道。

  以前的熱氣球十分簡陋,完全就是孔明燈的放大版,僅僅在氣囊中填充空氣不是密封型的氦氣或者氫氣,只是正常的空氣,通過裝置對空氣加熱,使之變輕獲得升力。

  除非裝載的燃料耗盡,否則熱氣球將會一直上升,能否衝出大氣層不清楚,但不斷升空,最後將人凍死絕對有可能。

  所以爲了保證安全,同時也爲了防止其隨風飄走,這種熱氣球下方必須用繩子拴住。

  如今通過改進,研究人員在加熱裝置上,安裝了控制閥,原理與後世喫火鍋時使用的酒精爐一般,可以通過增減熱力釋放面積,隨時控制火焰強度。

  “其實加裝控制閥並不困難,我們這些年一直研究的,是用什麼樣的燃料,去替換體積龐大的木材。”宋應星再次說道。

  利用木材燃燒,可以使熱氣球升空,但運載能力遠遠達不到李鴻飛的要求。

  因爲熱氣球可裝載的木材數量有限,增加木材裝載量,無疑要增大熱氣球的體積,而體積越大,升空時消耗的熱量自然也越大,於是就陷入了一種死循環,熱氣球的體積越來越大,載重能力卻始終沒能增加多少。

  “可想到了替代物?”李鴻飛詢問道。

  其實他心裏,已經有了替代品,只是想看看,宋應星他們是否也能想到。

  “猛火油,只有猛火油這種,易燃、耐燒的燃料,才最適合熱氣球。”宋應星迴答道。

  果然,他與李鴻飛想到了一處。

  所謂“猛火油”,實際上就是石油提煉物。

  歷史上最早鑽油的,就是華夏人,最早的油井是4世紀或者更早出現的。

  華夏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鑽頭鑽井,其深度可達約一千米。

  起初華夏人只是用焚燒石油,來蒸發鹽滷制食鹽,在公元10世紀左右,華夏人開始使用竹竿做的管道,來連接油井和鹽井。

  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編著的太平廣記。

  正式命名爲“石油”,是根據華夏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

  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爲“黑金”、“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華夏則稱之爲“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至於“石油煉製”,起始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北魏時所著的水經注,成書年代大約是公元512518年,書中介紹了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情況。

  英國科學家約瑟在有關論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紀,華夏就已經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見,在這以前華夏人就對石油進行蒸餾加工了。”

  目前大明對石油冶煉已經趨於當時世界巔峯,猛火油更是作爲軍用武器,用於水師戰艦之上。

  由此可見,宋應星能想到利用猛火油做燃料,並非李鴻飛提前漏了口風。

  “所以說,這次郭勝乘坐的熱氣球,是由猛火油作爲燃料的新式熱氣球咯!”李鴻飛說道。

  “沒錯,這次郭將軍可不是一人乘坐,熱氣球上還有五名研究人員,畢竟我們可不會讓一名戰功赫赫的將軍,獨自面對危險。”宋應星忍不住挪揄道。

  看來先前李鴻飛的表現,還是讓這位國寶級教授心裏有些不爽。

  “瞧您說的,郭勝那傢伙要冒險,我頂多絮叨幾句,如果換做是您,我寧願停了這個項目,也不會讓您去冒這個險的。”李鴻飛並不否認自己之前的失態,順便還拍了拍宋應星的馬屁。

  “我說怎麼每次要參與試驗,都被人攔住了呢!敢情是你小子搞的鬼!”

  然而馬屁拍在了馬腿上,宋應星似乎明白了什麼,一點也不領情。

  科學研究最重要的便是實踐,很多問題必須宋應星親自參與試驗,才能瞭解其中的不足。

  結果李鴻飛不小心透漏出來,任何有危險的試驗,都不允許宋應星參與,這讓他心裏沒情緒纔怪。

  “額那個,對了宋老,您先前說一個熱氣球就乘坐了六人郭勝加五名研究人員,那它具體的運載能力究竟有多大?”李鴻飛開始轉移話題。

  “具體還沒計算出來,需要等他們降落後,通過統計剩餘燃料,以及一系列極限測試,才能得出最終結果。不過從目前獲得的數據推算,包括燃油在內,載重兩千斤問題應該不大。”宋應星說道。

  載重兩千斤也就是一噸,就算除掉五百公斤燃油,那也能搭載六至八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如果單純用來投彈,搭載五百公斤炸彈,也是輕輕鬆鬆。

  這還只是初步推算,就已經達到了李鴻飛當初的預期目標。

  看來大明空軍,真的有望形成戰鬥力了。

  “那他們準備飛行多久,在哪裏降落?”李鴻飛急切詢問道。

  他有些迫不及待想見見這種新式熱氣球了。

  “今日是東南風,試驗人員的目的地是西北面的居庸關,距此約莫百里左右,想知道消息,估計得明日了。”宋應星說道。

  熱氣球的唯一飛行動力是風,但由於風在不同的高度,會有不同的方向和速度,駕駛員可以根據飛行需要的方向,選擇適當的高度。

  能控制熱氣球精準飛行的,那基本都是經驗豐富的駕駛員,郭勝這一衆新手,第一次飛行試驗,就特麼足足跑了近百里,要知道那裏可是大明邊關了,而熱氣球一個掌控不好,就有可能飛出國界,這些人膽子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李鴻飛也理解,以大明如今的定位水平,唯一能準確定位的,就只有這萬里長城了。

  然而人家已經在天上,說什麼都晚了,現在能祈禱的,就是郭勝等人不要飛太高,否則看到長城後來不及降落,那真有可能飛出國界,萬一救援不及時,郭勝或許會成爲,史上第一位被“俘虜”的空軍將領了。

  “看來熱氣球造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繪製全國地圖了。”李鴻飛自言自語道。

  沒有定位系統,沒有標誌性建築物,空軍即使能裝備熱氣球這種先進運載工具,但要投入實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地圖方面,其實郭將軍已經開始派人着手繪製了,否則這次我們也不敢飛這麼遠。”宋應星說道。

  繪製高空地圖其實很簡單,軍方的炮兵偵測氣球,就是最好的高空測繪工具。

  這幾個月來,從馬家莊至居庸關,幾乎每隔十里左右,就會升起一隻熱氣球,由專業的測繪人員,直接在高空繪製地圖,然後拼接起來,連城一副馬家莊至居庸關的高空平面圖。

  郭勝也是憑藉這張圖,纔敢直飛居庸關的。

  “原來你們都想到前面去了,不錯,但僅憑你們這點人,還遠遠不夠,我需要的可是整個大明的高空平面圖,這樣吧,過幾天我會調國安內勤處的人過來幫忙,繪圖方面,相信這些人也不差。”李鴻飛說道。

  要繪出全國各大城市的高空平面圖,還真得依靠內勤處那幫職業特務,畢竟人家基本技能就是地圖測繪,相比於複雜的地面環境,在天上繪圖簡直就是作弊

  (大國崛起1644)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