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医孙清平 作者:方千金 第一卷先把病治好 第一卷先把病治好 早上,肝内科主任何永宏带着肝内科的一大群专家医生走进了李万江所在的特需病房。 病床上,李万江显得比昨天更加憔悴,脸色蜡黄,连眼睛的巩膜都成了黄色。 “李总,感觉怎么样?” 何永宏一边亲自给李万江做着检查,一边小心询问。 询问患者的感受,這也是医生必问的一道程序了,哪怕是正在住院的患者,還沒有痊愈,第二天早上医生也要问一下,怎么样,昨晚還好嗎,有什么不舒服? 這会儿何永宏也算是例行询问,可询问的时候何永宏自己都有点心虚,李万江的情况,从表面上看,就知道比昨天還严重了不少。 “還是昨天那些症状,好像還严重了不少。” 李万江有气无力的回答着。 “今天加上一個内服肝泰乐吧,点滴加上一個三磷酸腺苷” 何永宏给边上跟着的主治医生叮嘱,主治医生急忙把何永宏的叮嘱登记下来。 等何永宏一群人出了病房,病床边上负责陪护的女助理這才坐到病床边上,轻声对李万江道:“李总,您看我們要不要转院,我现在就联系沪上或者燕京的大医院?” “今天才是第二天,先看看再說吧。” 李万江的脑子還是很清醒的:“西京医院水平不错,如果西京這边都治不好,转院” 說着,李万江沒再說。 他這個是内科病症,并不是外科,不需要手术治疗,仅从内科领域而言,目前国内的几家大医院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翻来覆去也就那些方案。 外科领域的话,燕京或者沪上一些医院的专家水平确实高一些,手术的风险小一些,成功率大一些。 “過两天,如果還沒什么起色,你再去一趟裕山镇。” 過了一小会儿,李万江這才缓缓开口,对女助手吩咐道。 “李总,您真的相信那個方先生?” 女助理轻声问。 “相不相信,见到人再說吧,我的腿什么情况,你是知道的,最起码正骨這一块,方先生的水平很高,哪怕我现在的情况方先生帮不上忙,我們也要好好感谢人家。” 当天的二百块,对李万江来說也只是一点小意思,那個时候李万江并不认为方乐的正骨水平有多高。 到了西京医院,做了检查,复位完美,這情况就不一样了。 方乐并沒有睡懒觉的习惯,早上醒来的比程云星還早,洗過脸,来到客厅,程云星的妈妈刘明霞已经在做早饭了。 “小乐,這么早,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刘明霞笑着招呼方乐,称呼已经从方乐变成了小乐了。 “早早起来,锻炼一会儿。” 方乐笑着和刘明霞打了声招呼:“阿姨,我先去楼下跑個步。” “呀,小乐你這個习惯好。” 刘明霞有些意外,沒想到方乐還有早起跑步的习惯。 “行,你去吧,還有半個小时早饭就好了,记得回来吃。” 刘明霞笑着点了点头。 “嗯。” 方乐說着话,就穿着外套出门了。 這会儿也不過六点钟刚過,外面的天色還沒有完全放亮,不過這年头,大多数人都有早起的习惯,勤劳、朴素、淳朴、节俭的习惯在這個年代還是随处可见的。 方乐下楼的时候,家属楼這边不少人都已经起床了。 来到楼下,方乐找了一处沒人的空地,把外套挂在边上,开始练着五禽戏。 功夫這东西,是要讲究持之以恒的,方乐并沒有父亲的天赋,整天也沒见怎么练功,功夫却永远在線。 這個身体之前有沒有功夫底子,也是方乐穿越重生之后才开始慢慢练习,這個阶段更是要坚持不懈,五禽戏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保健操,同时也能锻炼身体的柔韧度和反应能力。 一套五禽戏打下来,方乐直觉的身体暖洋洋的,在這已经入冬的大早上,也感觉不到丝毫寒冷。 “好!” 方乐刚刚收功,边上就响起了一個叫好声,一位看上去七八十岁,头发斑白却面色红润的老人家站在边上。 老人家来了已经有一会儿了,方乐的五禽戏练了一半的时候,老人就到了,方乐也注意到了,不過并沒有停。 “小伙子,你刚才练的是五禽戏吧?” 老人走上前,笑着问方乐。 “对,是五禽戏。” 方乐笑着道:“我身体不好,一位长辈就教了我這么一套保健操,每天早上都坚持练。” “你這一套五禽戏可不简单呀。” 老人笑着道:“我刚才站在边上看了一会儿,你這一套五禽戏很有讲究,和现在外面一些人练的不一样,动作之间衔接更为顺畅,呼吸配合也更为圆润。” “我也不懂,跟着长辈学的。” 方乐笑着解释,這一套五禽戏,自然是重生前学的,可以說是华佗五禽戏的原版,最起码是最接近原版的。 “你的這個长辈不简单。” 老人笑了笑,自我介绍道:“我叫孙清平,就住在這個院子,以前怎么沒见過你?” “原来是孙老当面,晚辈方乐。” 方乐急忙道:“我并不住在這儿,昨天晚上住在同学家裡,早上起来练個拳,沒想到惊动了孙老。” 要是昨晚之前,孙清平自我介绍,方乐還真不会知道孙清平是谁,這個时空并沒有邓老、李老等人,一些国手名家方乐也都沒听說過,自然不可能知道。 可昨晚上程载明给方乐大概說了一些国内的中医名家,杏林国手,其中就有孙清平,秦州省的名老中医,中医大家,民国时期就开始行医济世,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 “同学?” 孙清平笑了笑:“你和程家的那個小家伙不会是同学吧?” 這儿是西京医院的家属院,所以孙清平对于方乐知道他并不意外,方乐說的是同学,而不是朋友,同学的话,方乐极有可能也是学医的,一個系统的,听說過他就更不意外了。 “是,程载明程主任的儿子。” 方乐点头。 “我一猜就是老程家的小子。” 孙清平道:“家属院上大学的倒是不少,可和你年龄相当的也就那么几個人。” 說着,孙清平并不等方乐說话,伸手一指:“我就住那边,五号楼,二单元,三楼东户,有空可以来我家裡坐一坐,我对你刚才练的那一套五禽戏很感兴趣,你是程家小子的同学,也是学中医的吧?” “嗯。” 方乐点头。 “有空来家裡坐,互相探讨,相互交流嘛。” 孙清平笑呵呵的說道。 人都說,人地位越高架子越大,权威越大,越懂得拿捏,可這一点在孙清平身上却一点都看不到,作为秦州省知名老中医,杏林名家,大国手,孙清平說话是一点架子都沒有,对方乐說话竟然是探讨,交流,不愧是一代大医。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