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悟人心,参魔息 作者:未知 魔地之危,总算是顺利解除。 虽然从高天之上看来,幽州一地,仍然是魔气充天,凝而不散,但在這无尽魔息裡面,却已几乎沒有可以活着的魔物,对于历代的天元来說,這本身便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 而各大圣地与道统,在参与了這覆灭魔地一役之后,也已有條不紊的撤回,各归其部,休养生息,作为這最后围绞魔地的其中之一,他们都已注定名留青史。惟一例外的,便是琅琊阁主,在這一役之后,他将琅琊阁人马谴散,已归中州,可是他自己却留在了這片魔地之中,筑庐而居,对外的說法,便是這琅琊阁主心怀愧疚,决定自囚于魔地,以谢天下! 毕竟他是堂堂一方圣地之主,所以事情這般定了,也就定了。 就算有很多人不满,也不能說到他的脸上去,更重要的是,对于這個结果,虽然听起来只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可是仙道十尊都沒有什么异议,别人自然也就不能指手划脚。 当然,事情的发展,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很多细心人发现,在琅琊阁主留在了魔地,筑庐而居之后,這一片魔地,反而比以前更热闹了,有无数的资源与异宝,从天下各处调谴而来,送入了魔地之中,甚至更有许多世间丹道、阵道、器道、符道等等各方奇才,也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进入了魔地闭关。 “想要真正的化解魔息,当然要了解魔息!” 如今的琅琊阁主白悠然,便在這一方魔地之中,草庐之内,自从在关键时候,他放弃了改变天元之后,如今的他,倒显得平和了许多,身穿麻布白袍,轻松自在的坐在了草庐之内,案上煮着香茶,除去了周围魔息滚滚的环境,他看起来倒像是在青山绿水间笑而论道。 而在他身边,各個架子之上,则放着各种异宝。 如今他這草庐之内,已几乎集齐了天下异宝,而且只要他想要,无论是东皇山還是仙盟,也都会尽一切可能将他所需之宝找来,满足他一個人的需求,不過,在這天下众宝之中,能够进入他這草庐的,被他时时碰到的,還是他這一次推衍所需要的几個主要宝物。 首先第一個,便是玄天盏。 這一方由昆仑山众修集千年心血炼制出来的宝物,乃是对魔息影响最大的宝物。 如今太厄魔主已死,魔息沒有散去,便靠了此宝之力。 第二個,便是神族的大天罗旗。 在這一次覆灭魔地的大战之中,神族反复无常,引发了仙道极大的愤怒,犹豫着是否真要付出再多代价,也将神族覆灭,尽数绞杀,可是琅琊阁主,却在這时候提出了另一個建议,只要神族愿意交出三道大天罗旗中的两道以及炼制之法,便给神族一個将功赎罪的机会。 神族当然不愿意,這大天罗旗,便是如今神族最大的倚仗。 但他们也不敢不答应,毕竟如今魔地覆灭,仙道昌盛,倘若真惹得仙道动怒,大肆攻伐神族,那么就算神族可以让仙道付出极大的代价,也无法阻止自己被灭绝的命运,因而思索再三,他们還是只能献出大天罗旗,借此重新与仙道签订了契约,然后老老实实龟缩。 第三個,便是琅琊阁主自己炼制出来的转生道书。 他蛰伏三千年,推衍转生之法,要直接改变天元环境,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在考虑着让天元成为与三十三天一样的存在,這本来是极难的,但是他偏偏做到了,這一方转生道书,某种程度上,便是不弱于玄天盏和大天罗旗的异宝,拥有着改天换地之能的邪典。 既然能够惹下大祸,那么用于正途,便也能起大作用。 第四件最重要的,则是至尊邪皇的血刀。 這一柄刀,据传乃是三千年前的炼器之祖雷老爷子所炼,邪异非常,可借魔息生长,威力无穷,等若是至尊邪皇的半條命,可是琅琊阁主既然說了需要此刀,他再不舍,也只能献了出来,只是提前便与琅琊阁主說好,万一此刀受损,那他一定会取了琅琊阁主的人头。 便是如今,他与东皇道主两個,也一直在這裡坐镇。 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因为信不過琅琊阁主,要在這裡监视之意。 除了那四宝之外,剩下的几件,便是诸如易楼对黑暗魔息的推衍道典,還有魔边那一方三千年前开始便盛产无数灵药宝药的种子之类了,尽是些与黑暗魔息有关之物! “黑暗魔息,邪异至极,也神妙至极!” 琅琊阁主在做了数日的准备之后,這才第一次与各方汇聚而来的能人异士讲道,也是在向他们阐述自己的理念:“此息对于天元,自然遗害无穷,但若是换一個角度,或是换在魔物的角度,便可以发现此息之妙,它可以无中生有,使得死物复生,它可以逆转造化,滋生灵药,它可以滚滚不绝,加持修为……从這看来,它简直便是修行中人的终极之息!” 听着琅琊阁主的话,众修行中人皆面面相觑。 自从神族降临之后,也带来了很多關於魔息的传說…… 比如,魔息本就是由鸿蒙道气逆转而来,那鸿蒙道气,便是传說中的仙气! 如此想来,琅琊阁主說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 可是,怎么越是听着,越让人感觉心裡发寒? 這老头,不会還想着要让世人转生吧? “穷极造化,其蕴如道,便是黑暗魔息!” 琅琊阁主白悠然却不理会别人說些什么,只是自顾自的說着,似乎心裡也有无尽感慨,沉默了片刻之后,他才又笑着摇了摇头,道:“若非要說,那么這世间還有一物与魔息相近,其理似,其神似,其变化亦如同一般,一样的变化无穷,一样的包罗万象,你们知是什么?” 下方听着他說话的众修,尽皆呆住了,眼神多少都有些古怪。 琅琊阁主也不卖关子,只是轻轻一笑,道:“老夫一心想要走上父亲的老路,三千年時間,心志不改,为了這一條路,不知消耗了多少心血,也不知做了多少准备,本如大江前涌,其热难阻,但偏偏在最后一刻,忽然乱了道心,念及先生教诲,三千年心血付诸东流……” 他說到這裡,沉默了一会,嘿声一笑,道:“那时起,我便想到了這個問題了!” 众修裡,自然不乏聪明智慧之人,已有人想到了什么。 不只是他们,就算是在左右坐镇的东皇道主与至尊邪皇,也皆想到了一個答案。 他们对视了一眼,眼神都有些凝重。 “世间惟一可与魔息相较者……” 琅琊阁主声音显得平静,轻轻指向了自己的心窝,慢慢道:“惟有人心!” 场间一片默然。 纵然有无数人猜到了這個問題,但在這时候,也都沒有急着回答。 這個問題太空,太大,反倒让人无从說起! “黑暗魔息的来历,谁也說不清楚,但老夫倒觉得,多半也与人心相关,人心恒变,因而魔息恒变,人心可以参悟大道,因而魔息玄妙近道,所以参人心,便是参魔息……” 他說着话时,手裡已经多了一卷经文,封皮已然破旧,正是一本在天元随处可见的古书《道元真解》,望着這卷经文,他的眼神也显得有些悠长,道:“先生曾与我說過,让我多读此卷,我读了三千年,却一直不解其意,倒是在前几天,我忽然领悟了很多道理!” “若想化解魔息,那是离不开此书的道理的!” 听着琅琊阁主的话,场间众修,人人凝眉,脸色古怪。 《道元真解》自然有其道理,场间谁也不陌生,基本上人人可以背得出来。 但是…… 至尊邪皇第一個忍不住,问了出来:“說了如此之多,你想如何参衍化解魔息之法?” “魔息永远无法化解!” 琅琊阁主开口便是一個让人极其惊愕的回答:“便如人心永远不死,魔息无法被压制,便如心裡念头如杂草,魔息无法被改变,便如人心念头千变万化,变得太多,便不再算是有变化,魔息更不能囚禁在某個地方,便如人心被压制,只会崩发出最为可怖的力量……” “所以……” 說到了這裡的时候,他缓缓起身,指着周围几种异宝,声音沉沉响起:“只能引导!” 說出了這话时,他眼睛裡仿佛有光:“玄天盏胜在可以融合魔息,便可以借其参悟魔息规律,转生道书可以借用魔息,便可以仗其参悟魔息性质,大天罗旗可以抵御魔息,便可以借其改变魔息流向,邪皇妖刀生于魔息,便可以凭其追溯魔息本源,再加上易楼诸多道典,魔边药谷借由魔息催生的灵药,一步一步,便可以从中参悟出魔息真正的本源变化……” “到了那时,我們便可以真正掌握住魔息的命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