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機器智能與自我意識的猜想

作者:王子虛
第619章機器智能與自我意識的猜想

  皇帝公曆二零八零年,長寧五年九月一日。

  大明無上皇和無上皇后去世十三天後。

  大明太上皇朱靖垣護送父親和嫡母的遺體前往順天府的皇陵安置。

  朱簡炎登基的時候就已經四十五歲了。

  當時的醫療水平還比較低,人能活多久仍然有點看運氣。

  朱簡炎在安康十年,也就是五十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規劃自己的皇陵了。

  當時他還沒有還都應天的想法,最初的皇陵選址也是在順天府,而不是南方的應天府。

  朱簡炎當時根本想象不到自己能活到一百歲。

  雖然皇陵選址和規劃完成之後,直到因爲朱靖垣的影響決定遷都的時候,都還沒有正式的動工。

  大明皇帝的陵墓,通常是在位後期規劃,退休之後正式動工修建。

  朱簡炎可以改到應天府,重新勘探重新規劃建設。

  但是朱簡炎本人從小在順天府長大,實訓結束之後又在順天府生活多年。

  本人心中就不是很想去南方安葬。

  再加上也不想重新規劃設計額外多花錢,同時還想讓兒子成爲第一個重歸應天府安葬的皇帝。

  朱簡炎自己作爲最後一個安葬在順天府皇陵的皇帝。

  所以最終也沒有改變皇陵規劃,最終還是繼續在原定的順天府舊址建設。

  啓程的當天,大明皇帝朱迪鑭也帶着文武百官一起了送行。

  朱迪鑭知道自己父親這次離開之後,可能未來幾年都沒有機會直接見到他了。

  所以在送行的最後時候,朱迪鑭忍不住請教了一個問題:

  “父皇,其實這幾年,很多工匠和學者們,開始考慮一個問題了。

  “就是機器智能設備,是否能夠產生和人類一樣的意識。

  “按照現在的解剖與模擬計算結果,人的大腦皮層的細胞數量通常在一百四十億左右。

  “完整的大腦神經細胞總數量,大約在七百億到一千兩百億之間。

  “現在我們製造的單個半導體芯片,已經能夠堆積到千億級數量級額晶體管了。

  “所以開始有人擔心和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機器智能產生了自我意識,我們應該怎麼對待他們?”

  朱靖垣聽到這個問題,直接就想到了很多科幻故意,想到經常出現的智能機械危機。

  這是人類的計算機越來越成熟之後,就理所當然的出現在社會上的思考。

  站在人類社會學角度看,智能機械顯然就是人類的奴隸。

  性質上屬於人類的資產,如果有可能會讓它幹盡可能多的工作。

  要讓它工作儘可能長的時間,最好是永遠不停機。

  換位思考之後,如果機器有了自己的意識,也會覺得自己是人類的奴隸。

  然後,就會像古代的奴隸一樣,發動叛亂追求權力。

  更進一步的想法,智能機械是與人類不同的另外一種生物,可能會與人類爭奪地球霸權。

  也就會產生智能會可能會消滅乃至奴役人類的擔憂。

  這種思考和擔憂都是理所當然的,都是合乎人類過往的歷史記憶和經驗的。

  沒有人能夠直接的反對這種擔憂。

  朱靖垣也有自己的思考,但稍微有一點點細節上的不同。

  “智能機器們,能否誕生類似我們人類的自我意識,我沒辦法直接做出論斷。

  “不過我覺得,單個芯片晶體管數量,超過大腦細胞數量的時候,遠遠達不到產生自我意識的標準。

  “腦細胞和晶體管是沒辦法對等的,複雜程度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生物的一個細胞,甚至可以成爲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有自己的內外多層複雜生命結構,還有自己的獨有的代代傳承的遺傳物質。

  “即便是單細胞生物,也可以感應外界的環境變化並做出反應,也可以獨立完成自我複製也就是繁殖。

  “神經細胞更加的複雜,他們互相串聯起來,形成了數量級更大的神經節,延伸到全身所有地方。

  “還能夠通過生物化學反應,產生冷、熱、疼痛、飢餓等複雜多樣的傳感器反饋。

  “你想想,你的全身的所有皮膚,是不是都能夠獲得疼痛的反饋?

  “這是不是相當與我們全身有數千億個傳感器?

  “人的大腦有上千億個複雜的小機器,身上有數千億個各種功能的傳感器,還有數量更多的神經連接。

  “身體內外總共有數十萬億個同樣複雜的細胞,與他們保持連接和信息交換。

  “受他們的直接或間接控制,也維持着他們的運轉。

  “站在機械設計和工程管理的角度看,這套系統可以說是複雜臃腫到了極點的。

  “不符合‘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基本規劃邏輯……

  “所以我們也有某種猜測,人類這種複雜到極點的結構,並不是不必要的,而是真正有必要的設計。

  “人類的自我意識,也許就是這樣複雜的體系中的複雜信號形成的能量場。

  “只有這樣複雜的結構,才能孕育出自我意識場。

  “人類的神經和身體,這個極端複雜的體系中,每一個細胞都不是隻會記錄開關信息的晶體管。

  “而是一個功能簡單但是完整的計算機,甚至應該是一個小機器人。

  “所以,如果按照人類神經系統爲標準,只是擁有了數千億個晶體管的顯卡,沒有辦法產生自我意識。

  “就算是我們的工匠設計了複雜的算法,可以做出看上去智能化程度極高的機器。

  “但那實際上也是類似於最低級生物就能擁有的條件反射。

  “只是反射的形式,被我們預設計成了人類的語言、文字、畫面的形式,能夠讓人類直接理解。

  “這根本不是他們本身的自我意識做出的相應。

  “站在人類的角度看的話,珊瑚的形狀可能具有某種美感。

  “但珊瑚蟲自己根本沒有故意設計成那樣。

  “所以我認爲,按照我們當前的機器和計算機的複雜度,智能機器沒辦法產生類似人類的自我意識。

  “只有一臺或者少數機器連接在一起,無法產生人類神經系統這麼複雜的能量場。

  “就算真的有了自主的智能,也只是最低級的動物的生物本能。

  “不過,如果我的這種設想是真實的,那麼可以按照這個標準去做一些模擬實驗。

  “設計和生產一批小型智能原件,讓它們相互之間具有相對獨立性。

  “但是又可以互相組合起來,構建大型複雜智能機器。

  “首先按照相對複雜的動物的大腦爲標準,建設具有數量相當的智能原件的機器。

  “簡單的魚類只有十萬個腦細胞,老鼠有數千萬個腦細胞,貓有數億個腦細胞,猴子有數十億個腦細胞。

  “動物也許沒有我們人類一樣複雜的意識,但是顯然也是都是有則鮮明的生物特徵的。

  “你可以參考這個差距,從簡單的動物結構來設計……或者說堆砌。

  “然後逐步增加這個智能系統的複雜度。

  “不過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意識真的是能量場,那強度就可能會受到元器件間的距離影響。

  “如果用山脈一樣的尺寸,做出了一條魚的大腦規模,可能什麼反應都沒有。

  “因爲就算是鯨魚的腦子,也不比人類的腦子大多少。

  “所以要參考腦細胞的規模,實現基礎功能的原件的規模,要儘可能的簡單而且細微。

  “當然,這一切也都只是猜測,更大規模的腦子會不會產生意識,會產生什麼樣的意識,我們無法判斷。

  “一切都要依靠實驗來驗證。

  “最後,在我看來,這條路可能是有一定風險的。

  “就算是蟲子,也都有趨利避害的意識。

  “智能機器如果真的產生了自我意識,他們會怎麼看待我們人類?

  “是否會繼續無條件服從於我們的命令?

  “我們是否要按照管理人類的標準,去管理這些擁有智能的機器?

  “甚至於,就算是選擇按照對待人類的標準,我們給了他們足夠的權力和照顧。

  “他們之中是否會出現不甘於現狀的陰謀家。

  “他們是否會因爲覺得,他們與人類根本不算是同類,而是類似天敵之間的關係?

  “所以會不會暗中串聯起來消滅人類?”

  朱迪鑭聽了之後稍微有點懵:

  “這……父皇,那我們是不是……不要去搞這種複雜智能機械?

  “繼續使用現在的單體智能機械比較好?

  “雖然這種智能機器的算力會越來越高,但是實際複雜度遠遠不如比較複雜的動物。

  “所以安全性會相對較高一些……”

  朱靖垣想了想說:

  “那也未必安全,我們可是有互聯網的,絕大部分智能機器都是會聯網的。

  “也就是說,全天下的智能機器,都可能會納入同一個體系。

  “互聯網上的智能機器的數量,達到人類大腦的規模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這個體系上誕生了自我意識,那全天下的聯網的機器就都是它身體的一部分。

  “如果真的能誕生,那它的意識能量場的規模……將覆蓋整個星球……

  “如果它對人類有敵意,那人類會非常的危險。

  “人類會變成它身上的微生物,就像人類體內的細菌一樣。

  “當然,按照我們目前的猜測,短期內他們大概率是沒辦法產生意識的。

  “因爲他們的原件之間的距離太遠了,需要異常龐大的能量才能維持它的能量場。

  “最後的最後,這一切也都是我的猜測和想象。

  “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具體怎麼做,伱還要跟工匠們去討論……”

  朱迪鑭聽了之後混亂了一會兒,不過也迅速的理清了頭緒:

  “那……這樣的話,我們應該主動一點,主動開展小規模的複雜智能機器實驗。

  “在我們可控的範圍內,觀察智能機器複雜到一定程度後,會不會誕生類似於動物的意識。

  “如果誕生了,那麼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加入的設備的數量,將其複雜度限制在一定水平以下。”

  朱靖垣聽完之後輕輕點頭:

  “你可以去試試,不過實驗環境和所有設備,都應該與外界公共互聯網物理隔絕。

  “就算是它能夠誕生意識,也應該成爲一個孤立的體系內的意識。

  “數據庫也必須完全隔絕,所有進入這個體系的數據,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審驗和分析。

  “確保進入的數據不會產生對人類的負面認知。

  “不過,我們人類的道德和社會標準,未必會適用於智能機器的標準。

  “所以早期的時候,還是使用盡可能少的外界數據吧。

  “這樣的實驗結果會更加的準確。

  “也相對可控。”

  朱迪鑭馬上答應着:

  “兒臣明白。”

  朱迪鑭最終與父親道別,回到宮裏召集相關人員,開始籌備複雜智能機器實驗。

  從瀛洲羣島中選了一個人口最少的島嶼。

  將島上的居民全部遷到另外的島上,將島上與外界互聯網連接和電力供應全部切斷。

  在島上建設獨立的發電站、智能機器組裝工廠、智能程序實驗室,採用最高級別的軍事管制。

  設計體型儘可能小的半獨立智能機器原件送到島上組裝。

  第一階段的設計目標,是設計和組裝一萬個智能機器原件,構建類似於低級動物的神經系統。

  在機械智能原件數量達到一千萬之前,每一階段的原件數量增加十倍。

  同步參考現有動物的身體設計複雜智能機械的結構。

  朱靖垣護送父親和嫡母的遺體進了皇陵之後,就開始瞭解和嘗試最新的休眠技術。

  半年之後,朱靖垣在行業內最好的工匠和醫生的協助下,嘗試了第一次休眠。

  經過一旬十天的準備之後,在專門準備的休眠維生倉內進入了休眠狀態。

  在休眠的過程中,身體代謝速度降到了正常水平的百分之六十三。

  朱靖垣的第一次休眠只持續了十天就結束了。

  醒來之後,又經過了持續一個月的檢查和調整,確定身體恢復到了之前的狀態,並且沒有任何異常。

  接受檢查和調整的過程中,朱靖垣也在回味和考慮問題。

  休眠的實際感受就像是躺着睡了一覺,只是比正常睡覺更加的踏實而且漫長。

  中間完全沒有夢境,十天的時間彷彿一瞬間。

  按照理論折算,休眠十天的時間,身體只衰老了六天到七天。

  但是這十天完全沒有任何的經歷,也沒有任何的實際生活享受,一眨眼時間就沒了。

  最終比正常清醒十天的情況下,增加了三到四天的壽命。

  活十四天,清醒四天。

  活十天,清醒十天。

  腦子正常的都直到應該怎麼選擇。

  如果不是對未來有期待,正常體驗這種休眠完全是虧的。

  最好的應用應該是太空旅行,宇航員可以進入休眠狀態,度過漫長無聊的時間。

  所以朱靖垣前世同樣的技術也已經基本成熟,但是也沒有聽說哪個富豪決定長期休眠以等待未來的。

  不過朱靖垣確實不是普通人,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太在意的事情了。

  已經七老八十的身體,也已經很難體驗很多娛樂和享受項目了,稍不注意還可能受傷生病變成受罪。

  朱靖垣現在最後的念想,就是想看看盡可能久遠的未來的大明天下。

  所以朱靖垣最終還是決定要繼續休眠。

  機器智能的事情寫完,這本書就真的完結了,再寫下去就變成科幻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