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行政垄断 作者:未知 吴达是個手艺人,他虽然当着衙役,但平时也会利用业余時間接一些泥瓦活,挣点外快,垒灶是他做得最多的业务。以往,他给别人垒一眼灶,能够挣到一钱多银子,学了苏昊的省柴灶技术之后,他坚信一個灶收二钱银子应当是沒問題的。对于這些多出来的钱,他不肯自己全部拿走,因为這個技术是苏昊传授给他的,所以他表示要和苏昊平分。 听到吴达這样說,苏昊摇头不迭:“老吴,你這样說就沒意思了,我這份手艺,也是从书上学来的,沒花什么本钱。咱们兄弟投缘,我把這個技巧告诉了你,哪能凭空就分一份钱呢?” 吴达道:“苏师爷,手艺人讲究艺不轻传,你和我今天才认识,而且早上我還跟着戴奇给师爷你难堪,你大人不计小人過,非但沒有责罚小人,還传授了小人手艺,小人孝敬你一半的收入,也是理所应当的。” 苏昊道:“老吴,咱先不說這個,我且问你,你平常一個月能给别人垒几個灶?” 吴达道:“這個不太好說,有时候多点,有时候少点。多的时候,一個月能垒六七個吧,少的时候,一個月不开张也有過。” “差不多平均一個月是三四個灶,是嗎?”苏昊確認道。 “差不多吧。”吴达道。 “我們按一個灶二钱银子来算,你一個月靠给人垒灶,平均能够挣到一两银子,是不是這样?”苏昊继续问道。 吴达摇摇头道:“哪有那么多,我一個灶也就是收一钱半银子,一個月也就能够挣到五钱银子的样子,赶上生意好,才能挣到一两银子,那就是财神爷开恩了。” 苏昊道:“我看,以你的手艺,一天垒10個灶也沒問題。垒灶這种事情,基本上沒什么成本,如果你把价钱降到一钱银子,然后一天垒10個灶,你愿意嗎?” 吴达不解其意,回答道:“苏师爷,這垒灶的价钱,本来也是商量着来的,碰上熟人,一钱或者五分银子,我也会给他们垒,反正都是自己的手艺,不值什么钱。不過,你說一天垒10個灶,這可就难了,這县城裡哪有這么多活计?” 苏昊笑道:“老吴,有沒有這么多的活计,你且不用艹心,我只问,如果我能给你找到這些活计,你愿不愿意做?” “可是,我白天得去衙门当差,哪有工夫垒10個灶?”吴达還是在纠结着,他是一個老实人,脑子完全跟不上苏昊的思维。 苏昊道:“老吴,我有一個想法。咱们不是工房嗎?工房就是做這些工程一类的事情的。我們這個省柴灶,能够节省一半的柴草,這不但能够让百姓少花钱,而且各家各户省下来的稻草還可以還田沤肥,拿来养牛也成。這样的大好事,我們完全可以以工房的名义来在全县推广。你算算看,全县有多少人家,你一天垒10個灶,得垒多少年才能垒完?” “全县都用這样的灶?”吴达的眼睛瞪得滚圆,“這怎么可能呢?” “当然可能了。”苏昊道,“我算過這笔账,一個四口之家,如果用我們的灶,一年省下来的柴草,起码值三钱银子,我們只收一钱,他们其实是赚了大便宜的。要知道,一個灶能够用很多年,每年省下的银子,都是落进他们腰包的。” “可是……可是……”吴达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就算我們的灶更好,人家怎么知道呢?還有,人家干嘛非要找我們来做呢?” “這太容易了。”苏昊道,“明天我就给知县大人写一個條陈,向他說明推广省柴灶的好处。有了知县大人的支持,我們就可以在全县贴告示,宣传我們的省柴灶的省柴效果,并且告诉大家,县衙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垒灶的价钱打五折优惠。你想想看,如果是县衙出的告示,大家会不会相信?” “那肯定会相信啊!”吴达一拍大腿,兴奋地說道:“如果有知县大人支持,那谁還敢怀疑?再說,這灶好不好,一用就知道了。我老吴的手艺,绝对不会给师爷你丢人的。” “师爷,這全县好几万户人家的灶,都让我家孩子他爸去垒,他忙得過来嗎?”冯氏在一旁听着他们說的事情,开始有些替丈夫担心了。一天垒10個灶,可是一桩很重的体力活,如果曰复一曰地這样干,吴达非累垮了不可。 吴达瞪了妻子一眼,斥道:“苏师爷說话,你個婆娘插什么嘴?” 苏昊摆摆手道:“老吴,嫂子說得挺对的,咱们丰城全县有六万多户,就算一半的人家要改省柴灶,也有三万多個灶,你一天做10個,要做10年才能做完,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這活還得找其他泥瓦匠一块来做才行。” 吴达脸色微微一变,问道:“苏师爷,你的意思是說,這省柴灶之法,你還要传给其他人?” 苏昊明白吴达的担心,他笑道:“老吴,手艺這东西,沒必要全都捂在自己手裡发霉,要把它拿出来变成钱,才是最好的。我的想法是這样的,這省柴灶的法子,我教给了你,你再想办法完善一下,形成一個规范,然后由工房组织一個培训班,在全县招募20個泥瓦匠来学习,由你当教习,教会他们這個法子。” “可是這对我們有什么好处呢?”吴达问道,在他的心裡,是一百二十分的不愿意。好不容易学了一样技术,一转身就要教给别人,早知如此,他還不如沒有這個技术呢。 苏昊道:“我們规定,全县百姓都要改造省柴灶,而且只能找经過了工房培训的泥水匠来做。每個灶收费一钱,其中泥水匠得五分,工房得五分。工房的這五分之中,我可以做主,拿出一分给你,作为你的技术专利费,你看如何。” 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每個人的脑子都是非常清楚的。吴达并不是一個数学家,但苏昊的這個分配方案,他一下子就听明白了,而且迅速地算出了自己能够得到的收益。 如果每個灶他可以提一分银子,每個工匠一天能够打10個灶,他就能够从中提到一钱银子。如果他一共培养了20名工匠,那么他每天光是收這個所谓的专利费,就有2两银子了。要知道,這可是每天的收入啊!一年下来,就是700多两,天啊,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一笔财富啊。 不過,吴达马上又想到了其他的問題,他问道:“师爷,你說這些泥水匠打的灶,必须交五分银子给工房,万一他们不交,怎么办?” 苏昊道:“你說反了,不是他们把钱交给工房,而是工房把钱发给他们。修灶的钱,是由工房统一收的,然后再派泥水匠去垒灶,每垒一個,我們发五分银子给工匠。” “那,万一他们学了技术,自己去揽活计呢?”吴达继续问道。 苏昊阴恻恻地一笑,說道:“推广省柴灶,可是知县大人的命令,如果其他人敢偷窃官府的技术,从中谋利,难道我們的捕快是养着当摆设的嗎?” “嗞……”吴达轻轻地吸了一口凉气,他算是明白苏昊的算计了。這样做,相当于把垒灶這件事,变成了县衙专营的业务,其他人想干,只能从县衙接活。苏昊這样做,也有他的道理,其一,這個灶是他发明的,别人学去了就属于偷师学艺;第二,推广省柴灶這件事情,是由县衙发告示来做的,别人沒权利插手。 這种借行政垄断来敛财的手法,苏昊在后世见得多了。政斧向百姓推广一個什么东西,然后交给某個公司去专营,其他人想插手都插不上。至于說這家垄断了這项业务的公司,要么直接就是政斧办的,要么则是与某些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昊现在也算是县裡的小干部了,有权不用,過期可就作废了。 当然,与那些黑心的官员相比,苏昊此举還是光明正大得多了。毕竟他推广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技术,自己能够从中挣钱,百姓也能从中获益,算是双赢的一個方案了。 “苏师爷,如果你真能說服知县大人,那小人愿意一切都听苏师爷你的安排。每個灶裡提的一分银子,你一半,我一半,咱们平分就好了。”吴达乖巧地說道。 苏昊道:“老吴,该你拿的钱,你就拿着。每個灶,工房可以收五分银子,你拿走一分,還剩下四分,难道還沒有我一份嗎?我初步的打算是這样的,這四分银子裡,交二分给知县大人,留下二分,作为工房所有吏役的福利。” “我明白了,苏师爷你早上說能够让大家的收入翻上10倍,原来就是這样想的啊。”吴达說道。 “這只是一部分而已。”苏昊道,“等打井的事情结束了,我還会找出其他的法子来给工房挣钱,大家的收入涨上10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老吴,你现在就着手准备這件事情,我打算在工房裡成立一個班子,来管推广省柴灶這件事,就叫做:推广省柴灶工作领导小组,你来当组长好了。” “谢苏师爷提携!小人敬师爷一杯。”吴达激动地站起身来,高高地举起了一杯酒。 苏昊也端起酒杯,与吴达碰了一下,然后两個人一起把杯中酒一饮而尽,互相亮了一下杯底,便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