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722節

作者:未知
而這種草木灰袋子還算好的,至於用草和樹葉,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唐音設計和製作的這種月事棉布,則是由一次承擔給明軍制作止血布的任務時,靈感迸發想出來的。 今年因爲南京周圍的二十幾萬明軍要北上,所以手工工場區非常忙碌,提前到去年冬天,就開始製作各種棉甲、棉襖,以及褲、襪、背囊、牀鋪等用品,其中自然就包括了止血布。 那時候唐音就在想,既然士卒打仗受傷了,這東西能止血,那麼一樣也可以用來幫助女工。 所以就設計出了這種新產品。 而現在還看不到這個劃時代新產品的社會影響,只是爲了幫助工場區的女工,可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返鄉女工們人家關係網的自然擴散,這個新產品,肯定會逐漸成爲整個大明流行的東西。 到了那時候,其實工場也就多了一份穩定的盈利來源。 雖然姜星火不讓工場區的產品衝擊國內的家庭手工業,以龐大的軍需和海外市場來滿足現有的產能,但這種家庭手工業無法批量製造的新產品,卻完全不受影響。 賣的便宜一些也無所謂,薄利多銷,反正天下的女人這麼多,每個月都得用的。 而就在衆人反思自己剛纔的誇誇,開始一陣羞恥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給唐音一個消息。 “國師的車隊到了。” 第544章 機器 “國師親自到了?!” 唐音聽見這個有些猝不及防地消息後,頓時從座位上站起來,急匆匆朝着亭子外面跑去。 胡漢蒼他們緊跟其後,倒是有效地緩解了剛纔的尷尬。 “快快快,快點去迎接!” 衆人來到場區北門的門口時候,一隊馬車,已經緩緩停靠下來。 唐音帶着一衆匯合的工場區管理人員在門口迎接。 車簾被掀開,露出了姜星火的臉。 今天沒騎馬,因爲之前在蘇州府爲了突擊檢查清田工作,疾馳了好幾天,把大腿的皮膚給磨爛了,走路都得跨着點外八步,實在是騎不動了,就坐車來了。 “見過國師!” 國師的車駕停靠在工場區北門,頓時引起轟動。 這可是國師親臨,就連雪舞櫻等人,也是第一次近距離看見這位傳聞中的大明國師。 李傑他們甚至都準備跪拜下去行禮,但被制止了,大明從民間到廟堂,還是不太流行這種過於鄭重的禮節,一般人哪怕是面見官員,也不需要下拜,只有在面對貴族和皇室的時候纔有這種禮節要求。 唐音看着這張熟悉的臉,一時之間也顧不得爲什麼之前接到的通知是明日再從上海縣城過來視察了。 不過她卻不敢怠慢,上前道:“國師遠來一路車舟勞頓,委實辛苦了。” 姜星火笑着從車廂裏走出來,說道:“來工場視察工作,順便來看一看這些工人情況,這有什麼辛苦的?怎麼,不歡迎我?” 唐音趕緊說道:“怎麼會呢?只是覺得太突然了。” 這種突然性,其實也有安全方面的考慮。 這次清田,雖然殺的人頭滾滾,看起來很爽,但同樣在江南四府也得罪了很多的人,這就意味着,很有可能會有很多人有意願和能力,對姜星火本人的人身安全動手實際上,姜星火對於這一點認識的很清楚,變法就是觸碰士紳階層利益的變革,這種變革,是足夠上升到你死我活性質的。 而對於那些恨不得讓變法馬上中止,倒退回建文“衆正盈朝”時代的人來說,阻斷變法的最快捷、低成本的方式,其實就是刺殺姜星火本人。 姜星火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天命之子,雖然不懼怕死亡,但一顆銃彈、一支弩箭,同樣能把他送往輪迴。 爲了避免人亡政息的結局,姜星火的保衛措施一向做得很好,有很多甲士護衛在周圍,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在戶外倒也不虞遇刺,一層又一層人高馬大的鐵疙瘩護着呢。 而之前通知上海縣衙,是明天來南面參觀手工工廠區,姜星火卻還未下榻,只吃了個飯歇息了一會,就突然從後門溜出來直接過來了,爲的就是防止縣衙裏真的有內鬼,這種事情是誰都無法保證的。 “昔年一片荒地,如今已經大變樣了啊,倒是你們傾注了不知道多少心血。” 姜星火說着,就把拜服的唐音等人攙扶起來。 在工廠區的北門,姜星火與聞訊而來的女工們耐心交談了有小半個時辰。 “你們在工場的表現很好,而且工人們也都積極踊躍地在認真勞作,希望伱們繼續努力把工場建設的紅紅火火,有什麼需要,無論是縣裏還是府裏,都會盡力幫助你們。” 聽到姜星火這句話,唐音的眼眶頓時有些紅了,她沒有想到,姜星火竟然如此看重她們,這讓她感到有些難得的感動。 畢竟以前在白蓮教,唐音一直被洗腦,最後作爲棋子被拋棄,而哪怕是當初成爲聖女,唐音依舊能夠得知有非常多的人,對她有種種異樣的目光與背後難以入耳的評論。 而重新成爲一個普通紡織女工,並且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智慧、識文斷字和組織能力脫穎而出後,唐音對於新的生活,反而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工場裏也有很多的計較和閒言碎語,但與過去刀尖上舔血不同的是現在的日子總歸是安穩得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唐音和女工們確實覺得自己的勞作是有意義的,是在切實創造價值的。 在這裏,唐音和女工們一樣,不需要被舊有的社會規則所束縛,人們賺取多少工酬,全看自己的工作量,而且工場的生活,也是一種嶄新的、美好的生活體驗。 “謝過國師。” 姜星火點點頭,又對衆人說道:“你們辛苦了,現在該進工場裏休息的就趕緊休息,不要打擾你們的午休,以後有的是時間我們再聚首!” 很多女工依依不捨地道別,然後陸陸續續進了工場區的大門。 隨後在唐音的帶領下,姜星火與幾個外國留學生一道,參觀起了工場的內部。 棉紡織車間裏,水力紡織機在另一側黃浦江引水渠的水力帶動下不停運轉,跟人力腳踏動力不同的是,這種紡織機通過水激轉輪連軸帶動紡車轉動,進行紡織。 而在老朱的政策下,因爲嫌棄這玩意費水,影響農人澆田,所以都給燒個七七八八了。 但是還好時間不算很久遠,才三十多年,所以在湖廣佈政使司偏僻的鄉村裏,錦衣衛還是找到了這玩意。 雖然說“考古式科研”有點羞恥,但不得不承認,華夏古人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甚至這東西改進一下,改成用來適應棉紡織生產以後,推動華夏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期階段,都已經綽綽有餘了.姜星火前世英國人一開始用的也就這水平。 姜星火目測了一下,這種龐大的紡織機器,長大概有十米左右,高的話有籃球架那麼高,放在車間裏,就是半個籃球場地,不可謂不龐大。 “這是轉錠,用來轉動棉紗的,這是加拈,然後這個是水輪,這個是外面引導水輪的傳動裝置。”唐音一一介紹道。 看着伴隨着水流不斷轉動的兩條皮繩,帶動着數十條轉錠飛動,棉紗隨之成型,外國留學生們一時間竟是癡了。 這不是一臺水力紡織機,而是無數臺巨大的水力紡織機,同時排列在一個車間。 這種無與倫比的視覺震撼,和超出他們想象的生產效率,給予了他們極大的震動。 唐音微微一笑,道:“這是我們工場最先進的紡織機器,而且它有很多優勢。” 她伸出食指點了點一臺紡織機,道:“我們用這些機械製造出來的棉紗,比手工做出來的更輕、更軟、也更透氣這些棉紗,在滾出來的同時,還可以通過下面的切割刀人工操縱來切割裝箱。” “你們現在用這個機器的紡織速度是多少?” “一個時辰大概出小二十斤棉紗。” 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棉紗本來就非常輕,而且在工藝上,要求越輕越好,這也就導致了雖然紡織出來很多,速度也很快,但重量卻並沒有多少,一個時辰小二十斤棉紗,如果不用切割刀的話,怕是能在機器前面堆起一座小山。 “所以一天能紡出來二百斤?” “差不多,這個機器是改進過好幾次的,我們已經將紡紗的線和槽,進行了更換,這些鋼製部件的質量要比之前元代的鐵製部件質量高許多,我們的工藝,也因此更精湛。” 姜星火點點頭,基礎材料突破所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有了可大規模獲取的鋼,不僅僅能把機器的部件造的更加堅硬,而且在很多加工精度和耐用程度上,也有了極大的改變。 而聽到這個數字,對紡紗稍有了解的雪舞櫻不禁感到一陣絕望。 在日本,民間用的最多的紡織機,就是腳踏的一錠或是三錠的紡車。 而一錠的紡車,日本的婦女辛辛苦苦地踩一天,忙乎到頭,也就能獲得二三斤的紗,這是什麼差距? 一百倍! 多麼令人絕望啊! 在日本的婦女還在埋頭紡織的時候,海洋的另一端,大明已經開始大規模地使用這種高效、廉價的機器,這種怪物一樣的機器所生產出來的棉紡織品,不僅結實好看耐用,而且效率比手工高出幾十倍上百倍不說,還便宜! 這怎麼比? 但雪舞櫻隨即就從這種巨大的震撼中恢復了過來,暗暗下定決心,這次來大明增長了見識,如果有朝一日能夠回到日本,並且有望恢復南朝大覺寺統的統治,那麼一定要從大明引進這種先進的紡織技術。 不過雪舞櫻並沒有想過,如果南朝大覺寺統能夠重新恢復在日本的統治,那日本得成了什麼樣子.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暫時不提。 此時,姜星火和唐音正站在紡織機旁邊觀察着這些機器的工作情況,在這一刻,留學生們也終於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紡織工業,也感受到了大明的底蘊,這是他們那些以野獸皮毛爲衣服,以手抓飯爲食的祖國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 而這,才只是紡織業工業革命的初期成果罷了! 等蒸汽機研製完成之後,再加入一些特殊的高精度零配件,整個紡織機器的性能,恐怕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吧。 而且,這個時代在短短几年之間,由於工人們的集思廣益和奇思妙想,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專利技術,這些專利技術,雖然絕大多數都無法幫助真正的工業化生產,但數量多了,總會有真正有用的技術能夠投入應用,這也是專利法的意義所在。 而這些技術,在後世或許就會被稱爲紡織機器的發展史。 總而言之,這些大型水力紡織機器所帶來的價值,可以說是難以估計的。 從棉花到棉紡織品,有很多步驟,軋花、拉伸、紡紗和編織等等,而下一個車間,就是棉絲的加工了。 姜星火指了指流水線作業的女工們,對唐音問道:“她們在工場裏面工作,爲大明算是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她們每個月有多少工酬?” 唐音猶豫了一下,道:“根據不同的車間和崗位,大概在一到兩石大米左右。” 大明目前的官方貨幣是寶鈔,銅錢是輔幣,但銅錢因爲各種原因,流通量有些不足,而且考慮到現在農業社會糧食是硬通貨,所以在民間實際的交易環節裏,有很多都是用糧食來計算的,工場區這邊也是如此,可以選擇領糧食,也可以選擇按照浮動糧價來換銅錢。 在永樂年間,一到兩石大米的工酬,基本上可以養活一個四五口之家餓不死了。 從米本位物價來看,紡織女工收入在江南各社會階層裏,可以說是中等偏上了。 “嗯,不錯。” 姜星火點點頭,道:“那在場區裏有什麼日常消費嗎?” 唐音也不敢亂說,帶着姜星火又大概轉了轉食堂、澡堂、修發鋪、浣衣鋪、衣裳鋪、食品鋪等地方,看到所有場區裏的服務業,都有免費的標準服務,也有可選擇購買的加價服務,姜星火覺得還是很滿意的。 這種辦法,對於女工們來說,既有一個基礎的保障,又有可供選擇的空間,相當人性化。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這些女工有不少都年紀不大,正是喜歡打扮的時候,離家遠沒有太多負擔,也樂得讓自己的生活質量高一些。 “棉花的供應上呢?” “松江府本地改稻種棉的不少,基本夠用了。” 這裏的“改稻種棉”跟小閣老的“改稻爲桑”當然不是一個概念,前者屬於是自發的經濟行爲,而且有着相當的區位優勢和悠久的種植歷史。 從黃道婆時期開始,松江府就是棉花的優質產地了,這裏的光照和水文條件,不僅適合種植稻米,更適合種植棉花。 既然手工工場區建立在這裏,而且生產量這麼大,那麼原來的棉花供應肯定就不夠了,棉花收購價格上來了,有當地的地主士紳爲了賺錢,“改稻種棉”也就不奇怪了,反正松江府缺的不是稻米,而是棉花。 結束了對工場的視察以後,姜星火又與唐音單獨談話了一番。 還是那座涼亭。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