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756節 作者:未知 在風暴中,有的噸位較小的船隻被巨浪打翻,有的船帆被狂風摧垮,還有很多人因爲來回顛簸而受傷,摔個鼻青臉腫都是好的,甚至還有內出血救不回來的.但經過漫長的煎熬,鄭和艦隊終於駛離了風暴。 當重新看到晴朗的天空和平靜的海面時,所有人都忍不住歡呼起來。 接下來的旅途就順利得多了,鄭和艦隊很快抵達了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 卡斯蒂利亞王國在這個時代,基本等同於西班牙,該王國得名於的創建者卡斯蒂利亞,一百八十年前卡斯蒂利亞統一了萊昂地區,然後又相繼攻下科爾多瓦、穆爾西亞和塞維亞,將南部疆界推進至大西洋沿岸,其子阿方索十世編成了著名的《卡斯蒂利亞憲章》(又稱《七章法典》),所以這時歐洲各國普遍把卡斯蒂利亞宮廷和西班牙視爲一體。 此時的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國王是亨利三世,也就是帕克拉維約出使帖木兒汗國的那位。 事實上,哪怕經過非洲南端時有所損失,但鄭和艦隊的規模之大、船隻之巨、人員之衆、裝備之精,都堪稱世界之最。 當地的民衆被這支龐大的艦隊所震撼,他們紛紛涌上街頭,爭相觀看這難得一見的盛景。 寶船如同一座移動的城堡,甲板上旗幟飄揚,船艙內貨物堆積如山,各色人等穿梭其間,忙碌而有序,鄭和下令打開艙門,展示來自東方的奇珍異寶,絲綢、瓷器、茶葉、香料、棉紡織品.這些在西方極爲罕見的物品,讓卡斯蒂利亞的貴族和商人們眼前一亮。 很快,鄭和便與卡斯蒂利亞的國王亨利三世進行了會面,他們互相贈送禮物,表達了對彼此的尊重。 而亨利三世對鄭和的來訪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並同意與大明建立長期的貿易關係。 來自遙遠東方的無敵艦隊抵達的消息,很快就從西班牙傳到了歐洲的各個角落。 此時的歐洲其實還處於相當混亂的狀態。 西班牙南邊的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這時候正忙於跟北非的摩爾人進行貿易競爭,他的兒子亨利王子率領的艦隊,時不時就在地中海南部打劫摩爾人.哦對了,這個亨利王子,也可以說是開啓了西方大航海時代的人,不過在這個時空,他顯然沒這個機遇了。 而西班牙北邊的英國和法國,正處於著名的“英法百年戰爭”的二十年休戰期,雙方國內都處於疲敝不堪實在是打不下去了的狀態,而再過七年,等英國人回滿血,英法兩國就要重新開戰了。 歷史線沒有變動的話,英王亨利五世會在阿金庫爾戰役中以弱勝強,斬殺了超過一半以上的法國貴族,讓很多法國家族就此絕嗣,並強迫法國簽訂《特魯瓦條約》。 而再往東北方向去,在中歐的德意志地區,雖然不處於大規模戰爭的狀態,但也不太平,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權力還不如漢獻帝,各地的諸侯和弗里敦市的分離傾向十分明顯。 視線繼續向東,中歐靠近東歐的波西米亞地區,一個名叫“胡斯”的反傳統教士正在各地佈道.直接把這位理解成“波西米亞張角”就行了,再過十年,他的信徒與支持者就會掀起著名的胡斯戰爭。 至於其他的匈牙利王國、醫院騎士團、威尼斯共和國等勢力,現在還沒怎麼從最後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尼科波利斯之戰的慘敗中徹底恢復過來,瑞士聯邦也開始逐漸從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中獨立出來。 再往東南,就是巴耶濟德一世剛剛回歸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了。 歷史線的改變,用蝴蝶效應來描述最契合不過,大明擊敗帖木兒汗國遠征的影響正在全世界逐漸擴散,通過擊敗帖木兒汗國並與哈里勒建交,大明獲得了中東和西亞幾個重要國家的尊敬,鄭和艦隊因此得以補給,完成繞行非洲抵達西歐的壯舉。 而面對大明艦隊,不是所有國家都表現得很友好。 第一個冒刺的,就是英國。 此時的英國處於亨利四世的統治之下,這位蘭開斯特王朝的首位英格蘭國王在議會的抗議聲中,不得不一面忍受麻風病的困擾,一面組織貴族徵召艦隊捍衛英國的海上利益。 亨利四世其實一點都不想與大明艦隊爲敵,原因也很簡單,就在去年,得位不正的亨利四世剛剛平息了馬歇爾伯爵、諾森伯蘭伯爵以及約克的大主教理斯克魯普掀起的叛亂,打完內戰,英軍已經相當疲憊了。 但亨利四世沒辦法,他是愛德華三世之孫,蘭開斯特公爵之子,按理說英國王位是沒他啥事的他其實是因爲受到英國議會的擁戴才上位的。 而從亨利四世登基到現在,爲了維繫他得來並不正當的王位,內戰幾乎沒有停歇過,每年亨利四世都要與議會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才能獲得稅金,而議會也爲付其付出的每一分稅金而對亨利的各項政策進行指指點點,這次就是因爲議會要求國王捍衛他們的海上利益,亨利四世纔不得不對大明的艦隊表現強硬。 因爲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英國作爲島國,海上貿易是其重要收入來源,大明艦隊這個龐然大物的突然闖入,必然會極大地影響其利益,而歐陸的其他大國則對海上貿易的依賴較少。 因此,英國議會進行了“縝密”估算後,一致認爲英國應該給大明艦隊一點小小的教訓,讓這些遠道而來的東方人知道誰是這裏的主人。 第564章 屈服 於是,英國國王亨利四世,在議會的壓力下,開始着手準備給大明艦隊“小小教訓”,他下令徵召英國各地的貴族及騎士,同時加強海岸線的防禦,準備迎接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 同時,在前線剛剛平定完珀西叛亂的威爾斯親王亨利·蘭開斯特(即亨利五世)及其麾下五千英軍,也被召集回了倫敦。 亨利·蘭開斯特作爲篡位者亨利四世之子,在當年他爹被驅逐流放還在念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時候,就被他爹的仇人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德二世所收養。 而在大明的建文元年,世界的另一端朱棣起兵靖難的同時,亨利四世龍王歸來登基稱王,亨利·蘭開斯特立馬被封爲威爾斯親王,同時領康沃爾公爵和阿基坦公爵,這是每一位未來國王的標配,同時證明了蘭開斯特家族的野心.簡單來說,就是成了英國的儲君。 不過小亨利這些年的日子過得很提心吊膽,因爲說不準什麼時候他這個儲君就要重新提桶跑路流亡法國了.他異父異母的爹理查德二世被親爹亨利四世關在陰森的城堡中,隨時可能重新起勢不說,亨利四世也正遭遇着國內接二連三的反抗。 但總的來說,小亨利還是順利地度過了少年時期,接受了高等教育和宮廷禮儀的薰陶,同時他還頻繁地跟着亨利四世上戰場,曾在威爾斯叛亂中隨同亨利四世擊潰了托馬斯·博西領導的起義軍。 這位後來的西歐一代名將,大約相當於朱瞻基模板吧,但軍事上要更勝一籌。 而亨利·蘭開斯特現在已經非常驍勇善戰,在剛剛的平叛戰役中,臉頰被箭矢擦傷出了一條長長的可怖血痕卻依舊指揮若定,這也讓英軍士氣大漲,順利地擊敗了在柴郡發動叛亂的老臣珀西爵士。 此時在倫敦宮廷的華麗殿堂內,氣氛顯得異常凝重。 進門的亨利·蘭開斯特的眉宇間透露出一絲不解,而他的父王亨利四世則正坐在高高的王座上,面容陰沉,眼神中閃爍着難以捉摸的光芒。 “父王,爲何突然召我回來?”亨利·蘭開斯特行禮後,開門見山地問道。 亨利四世深吸了一口氣,他的目光透過殿堂的穹頂,彷彿看到了遙遠的海平線和那支強大的大明艦隊。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我的孩子,你應該知道,我們的國家正面臨着一個重大的挑戰。” 亨利·蘭開斯特點頭說道:“是的,我聽說了大明艦隊的事情。” “但我不明白,我們爲何要與他們開戰?他們不是來與我們通商的嗎?” 這位年輕而充滿好奇心的王太子,對於父王突然與大明艦隊開戰的決定感到十分困惑。 亨利·蘭開斯特直言不諱地說道:“大明艦隊強大而富有,他們的到來或許能爲我們帶來更多的貿易機會和財富。” 亨利四世看着兒子那充滿疑惑的眼神,深深地嘆了口氣。 他很清楚,這個問題涉及到英國的內部政治和經濟利益,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確實很難理解,但作爲王位的繼承人,亨利·蘭開斯特有必要了解這些事情的真相。 “我的孩子,你知道漢薩商人嗎?”亨利四世緩緩開口問道。 亨利·蘭開斯特回答道:“當然,他們長期與我們進行貿易往來。” 漢薩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間形成的商業、政治聯盟,總部在呂貝克城,共有漢堡、科隆、不萊梅等一百多個城市加入,擁有獨立的武裝和金庫和一支規模龐大的海軍,且設有最高議會和最高法院,有權對外進行外交、宣戰、媾和、締約等。 鼎盛時期的漢薩同盟強大到可以對任意一個國王和歐陸諸侯施加經濟封鎖,爲了維護其經濟利益,甚至不惜發動了戰爭在三十多年前,漢薩同盟的聯盟艦隊就擊敗了丹麥,迫使丹麥簽訂《斯特拉爾鬆德和約》。 所以,漢薩同盟根本就不是什麼純粹的商會,幾乎可以視爲一個獨立的政治經濟實體,加盟城市的政權都是爲城市貴族和大商人所控制,實力甚至比很多國家都要強大。 而漢薩同盟的強大,最重要的就是其壟斷貿易,漢薩同盟壟斷了壟斷東歐、北歐同西歐的中介貿易,他們轉手的主要商品包括英格蘭的羊毛,漢堡的啤酒,挪威的魚類,瑞典的銅和鐵,以及俄羅斯的獸皮和毛皮等.並且漢薩同盟在西起倫敦,東至諾夫哥羅德的沿海地區內都建立了商站。 當然了,漢薩商人也會通過義大利商人經營東方產品,如香料及絲綢等。 可以說,整個歐洲的海洋貿易,有一大半都掌握在漢薩商人手中,至於剩下的一小半,則被義大利人和希臘人等地中海坐地戶所掌握。 而此時的英王亨利四世,手中掌握的財政權力甚至不如幕府將軍。 幕府將軍爲了打仗固然需要跟肥富等大商人借錢不假,但人家好歹有加稅的權力,而現在的英王財政權力小的可憐,沒有議會的同意,一枚金幣的稅收都加不了。 所以,英王爲了軍費,就必須跟議會協商然後不斷妥協,並且同時不斷地向漢薩商人借貸。 爲了平叛,甚至出現了賣皇室傢俱和餐具來湊軍費的事情,可見英王的財政究竟如何窘迫。 而實際情況是,往往會出現議會不給批加稅,同時英王信用太差借不到錢,而面對這種情況,亨利四世只能被迫出賣商業利益。 “急需用錢?好啊,來,把您的王冠押給我。” ——這句話用來形容漢薩商人可謂是相當貼切。 呃,其實以前爲了贖回國王,由漢薩同盟牽線搭橋的時候,英王的王冠還真抵押過。 而漢薩同盟的這些人長期同英國人做生意,其觸角已經延伸到英國議會內部,有時甚至能影響政治.因爲英國本地的大貴族、大商人作爲中間商,早就跟這些渠道商攪在一起了,所以英國議會纔會半推半就地被漢薩同盟所裹挾。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如此而已。 “沒錯,他們是我們的貿易伙伴,但他們的手已經伸得太長了。” 亨利四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怒火,說道:“他們不僅控制了我們幾乎全部的進出口貿易,還在背後操縱着我們的政治,有些貴族,甚至包括一些議會成員,都被他們的金錢所腐蝕,成了他們的傀儡。” 亨利·蘭開斯特聽到這裏,不禁感到一陣震驚,他無法想象,外國的商人竟然能夠操控英國的最高決策機構。 他震驚地瞪大了眼睛:“這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 亨利四世反問:“漢薩商人的財富和影響力,遠超你的想象。” 亨利·蘭開斯特問道:“那麼,這與大明艦隊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我的兒子。” “大明艦隊的到來,威脅到了漢薩商人在整個歐洲的貿易利益,所以才遊說議會,要求我們開戰。” 亨利四世解釋道:“義大利人和希臘人本身並沒有什麼實力,全靠地理位置才壟斷了地中海的商路,而漢薩商人有兩個收入來源,其一是從義大利人和希臘人手裏轉手來自東方的貨物;其二是靠着對波羅的海乃至整個北海的控制操控航路進行壟斷貿易。” 亨利·蘭開斯特聽到這裏瞬間就明白了。 東方的貨物被沿途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拜占庭帝國這些二道販子、三道販子層層加碼後,通過義大利人和希臘人進入到歐洲市場,而大明艦隊如果能夠直接抵達歐洲,這就意味着這些中間商賺不了多少差價了,而漢薩同盟正是這裏面最後一箇中間商。 同時,漢薩同盟的商業壟斷靠的是能夠輕鬆擊敗任意一國海軍的海上武力,而大明的艦隊規模如此龐大,顯然已經讓漢薩同盟感到了高度緊張。 “那些與漢薩商人利益綁定的貴族,爲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開始遊說議會與大明艦隊開戰.說白了,他們希望通過戰爭,將大明艦隊趕出英國乃至整個北海海域,從而保護自己的貿易壟斷地位。” 亨利·蘭開斯特費解地問道:“可我們的艦隊並不強大,我們很難以弱勝強,我們真的要與大明艦隊開戰嗎?” “我們只能爲艦隊送葬。” 亨利四世的話語讓亨利·蘭開斯特悚然一驚。 亨利·蘭開斯特沉默了片刻,他消化着父王的話,試圖理解這個複雜而殘酷的現實。 漢薩同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動用了多少人脈關係,爲的只是讓英國艦隊先去跟大明艦隊交戰,然後試探大明艦隊的實力,並挫傷他們的鋒銳。 也就是說,漢薩同盟沒有指望英國不算強大的艦隊有什麼成果,只是爲接下來自己的親自下場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或者說,漢薩同盟已經在集結他們那足以覆滅一國的聯盟艦隊了.他們在爲聯盟艦隊的集結和整訓爭取時間。 亨利·蘭開斯特終於明白了父王的苦衷,他意識到這場戰爭並不是英國與大明之間的簡單衝突,而是背後複雜政治和經濟利益的較量。 他感到一陣無奈,但也深知自己作爲王位的繼承人,有責任去處理這些事情。 “需要我做些什麼?” “我的身體太虛弱了。” 亨利四世把他的手從袖子裏伸出來,亨利·蘭開斯特赫然發現,父王的小指早已經從手上脫落,那裏只有光禿禿的一塊,這是麻風病的症狀。 “我的兒子,如果我們的艦隊失敗了,請代替我指揮軍隊保衛倫敦,阻止明軍對英格蘭的入侵。” —————— 當鄭和指揮的大明艦隊與伍斯特伯爵指揮的英國艦隊在英吉利海峽相遇時,海面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大明艦隊的寶船巍峨壯觀,巨大的船身彷彿一座座浮動的城堡,高聳的桅杆上掛着鮮豔的旗幟,在海風中獵獵作響,這些一千五百料和兩千料的寶船噸位之大,遠遠超過了英國艦隊的任何一艘戰艦,它們的甲板上甚至可以容納數百名士兵和數十門火炮。 相比之下,英國艦隊的戰艦顯得小巧而靈活,同時它們缺乏足夠的火炮.這個時代的歐洲壓根就沒有太先進的火炮,能夠上艦的更是少之又少,這使得它們在即將到來的海戰中還未開打就處於極大的劣勢。 不過,英國人並不知道這一點。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