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宁武請兵 作者:昭陵秋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东翁如何?” 陈孟吉眼见遭了逼迫,一时无语,只得寻了個由头就往后衙来了,想寻自家幕僚商议,哪想刚一转過门,就见自家幕僚打柱子一侧出来,直接问道。 想来是方才躲在后边,听得一清二楚,如此也好,省了自家口舌,“先生,你看此事如何去办?” 陈孟吉這幕僚也非常人,虽省试屡试不中,仅是個秀才出身。 但他无论是人情世故,還是县裡税收刑名也都知晓一二,平日裡对陈孟吉为官多有帮忙,但无奈淳县這地界,多有灾害,两年未满税赋,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为今之计,当先行稳住大族才是,一旦闹腾起来,告上省府,东翁可就坐蜡了。”那幕僚扇着扇子,摇头晃脑道。 又见陈孟吉一脸不喜,赶紧将自家方才偷听时所想办法抛出,“东翁莫急,事有轻重缓急,我观那强人李璟,不過跳梁小丑,片刻就能诛杀!” “计从安出?”陈孟吉一听,果然不急了,心想自打淳县出了個李璟,闹腾的实在不像话,前番好不容易平息了王家之事,好生糊弄過去,而今公然占山为王,真是個臭虫啊! “打先前,大族压迫,不是請来八角堡千户卫所之士否?今日东翁何不再行此法?” “請兵之說,休要再提!”陈孟吉一想到這個,顿时无语,這些日子,八角堡千户只往县衙裡跑,就請自己给個說法,任谁平白丢了一百精锐,也不得消停啊,那千户也是急的沒了办法了。 别以为自己文人出身,就不通武事了,那八角堡,能有二百敢战之士?再去請兵,徒增笑料罢了。 這样想着,又觉得自家先生不靠谱,“那堡裡尽皆门面货色,糊弄人,要再請兵,非得奏明山西都司,只是這样,届时恐怕沒我的位置了。” 那幕僚一年收陈孟吉七十两银子的私人俸禄,自然不会坑他,這会见他想岔了,赶紧开口,“东翁何苦一叶障目,须知我淳县交界,西北十裡,可有我朝宁武大关,内有精兵良将无数,何不到此处請兵?” “是啊,我怎么把這茬给忘了。”陈孟吉一拍脑门,顿时清醒,那可是内长城三关之要地,自本朝宪宗观英宗之旧事,特设宁武大关,以偏头,雁门二关为左右,乃晋中之门户也。 以往山西都指挥使司常驻宁武,自打崇祯二年入京勤王的山西总兵被杀之后,這两年到来的少了,加上晋南流寇肆虐,又移驻太原去了,也多亏如此,自家才沒被就地免职。 即便如此,宁武還有兵一卫,合该五千六百人,這群丘八,整日把守关隘,无所事事,长久下来,地方不得安靖,鸡鸣狗盗還算好的,拦路扮作盗匪抢劫也是时有的事,這一切,不都是为了几個银子嗎? “况且亢家与那强人李璟,有不共戴天之仇,东翁何不让亢家出银子,去請大兵乎?”那幕僚又给出個建议。 陈孟吉一听,摇了摇头,“恐怕就怕他不肯给,若能請上三五百大兵,剿匪易如反掌,可是不得银钱千余?亢家恐怕不舍得啊!” 那幕僚哈哈一笑,“若是亢家老祖還在,這笔银子,非得县裡商议個三五十日才能就行,但如今我观平日亢家小子行事,娇生惯养,无甚本事,东翁只需单独诈他一诈,银子不就有了?” 陈孟吉思索一会,觉得可行,看他的模样也变了几分,“若事成,少不得先生几分。” 這样合计合计,整清脉络,就施施然的回转堂前去了,冲一众书生道,“本县已差人往宁武請兵,尔等先行退去,不日便剿!” 又防亢得时退去,沒了要钱的人,赶紧招呼,“亢贤侄,暂且留下,随我更衣,也往贵府拜祭。” 等到大伙眼见有了结果退去,陈孟吉招呼亢得时往后衙歇息,双双落座,這才开了口,“也不瞒贤侄,县裡府库空缺,往省府奏本,虽滋事甚大,但晋南不安,不得三五十日的工夫才能腾出手来。” 亢得时恨不得今日就取贼人性命,拜祭祖父,父亲在天之灵,哪裡等得起,一听這话,顿时急了,“還請县尊催促,学生愿以钱粮补之。” 成,要的就是這话,一听亢得时满口答应,陈孟吉当即开口,“本官這就派人催促宁武卫出兵,剿杀贼人。” 又防亢得时反悔,直言了当的說道,“但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這帮丘八,见钱眼开,若是贤侄事急,這個嗎?” “县尊稍带,学生這就归家,哪怕变卖祖宗基业,也在所不辞!”亢得时咬着牙,发狠道。 “若如此,半月之内,大兵必至!”陈孟吉端起茶杯,慢慢品了一口。 這几日,李璟总算歇息了一口气,三日前叶家派人来商议,约定以腰刀五十柄,作价一百两,又以铁制矛头五百個,作价一百二十两,另以棉一千斤,生铁三百斤,盐巴五百斤,其余杂粮杂面补充之。 又给骡马十匹,牛二头,打边军手中换取的角弓三十张,铁锤十具,横刀一把,盾一副,箭矢五百支,锁子甲五幅,铁范阳帽五顶换取了李璟上好黄铜佛像十具。 這些东西,足足运送三趟,李璟全军下山搬运,累了一上午,但人人满足,瞧着大伙的干劲,李璟心中一阵开怀。 “如何?足以成军嗎?”李璟瞧着人手一柄铁制枪头的长矛,意气风发的询问身旁左右。 赵默笙平日裡不得半分空闲,這些为李璟所用的人中,属他能力最为平均,况且接触的最早,忠诚无需多言,這会搬运休闲时,不免在旁接口道,“盔甲還是太少,若是平地对阵,昔日官军精锐五十可破之。” “是啊,可惜盔甲难造,還好有生铁三百斤,可招募铁匠,参照打炼!”李璟哪裡不知道,单說东边的建奴,其中真女真,自负武装,人手一甲,朝廷边军精锐家丁,也是如此。 可自家不是沒钱沒地盘嗎,哪能和他们比啊。 “昔日盔甲,柳钉众多,恐怕一时难以打造,不如以棉花充之,以面抵抗刀兵如何?”冯行满不愧是把总出身,懂得多些,在旁开口。 “就依次照办!”李璟不懂這些,但料想如今有盔甲总比沒盔甲好,再者說了,自己不也還穿着竹子制成的盔甲嗎。 又见军阵终于成型,有带甲者四十人,又选配弓者三十人,挑昔日僧丁十人端坐骡马,作为斥候,虽然勉强上马,但总比往日庄稼汉子来得强。 “咱们走到今日,已是无法回头,但凡好男儿,功名马上取,何必奢求其他!”李璟冲左右如此說道,想前世不過统兵百余人,况且自家還是指导员出身,不能直接领兵作战。 穿越后,心中一直有個难以磨灭的期盼,迫切的想尝试着统帅三军作战的滋味,如今手下有四百兵丁,如何能不叫他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