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十八章

作者:辛宸
“你就是那個連續上了十三道奏摺彈劾壽寧侯和建昌伯的戶部主事,李夢陽?”

  朱厚照上下打量着這個以耿直強項聞名的才子,“你膽子不小啊!你就不怕我那兩個舅舅找你的麻煩?”

  李夢陽挺直了脊樑,幾乎是俯瞰着面前這位出了名頑劣不堪的小太子。

  “正是微臣。壽寧侯和建昌伯枉顧國法,賣官占房,奪利於民……種種不法之行,證據確鑿,實爲京城之害。我若視而不見,等於助長他們的勢力,聽而不聞,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被他們禍害。我若不言不語,看着他們侵佔國庫,迫害百姓,如何對得起身上官服?”

  “臣身爲大明臣子,並非張氏家奴,這朝廷是皇家的朝廷,而非張家的朝堂,臣參有罪之人,自然不怕被人報復。”

  “不錯,身正不怕影斜,有膽氣。”

  朱厚照笑道:“前幾日還聽太傅講古,說岳武穆曾言,若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照我看,不光是武將,這文官也得有你這樣不怕死的硬漢!”

  “殿下……”

  李夢陽原以爲他要替那兩個舅舅出氣,故意找自己的麻煩,可沒想到他居然還會誇獎自己硬氣,反倒讓素來喫軟不喫硬的他不知該如何應對。

  楊慎跟着說道:“李大人有所不知,這次捐助慈濟院的銀子,就是太子殿下從壽寧侯那拿來的!”

  “原來如此。”李夢陽身爲戶部主事,因爲平日行事剛正不阿,眼裏是半點容不得沙子,一直遭到同僚排擠,每次交給他的都是些瑣碎繁雜的事務。

  慈濟院這裏既沒油水事情又多,動不動還有人上告,其他人都不願接手,最後推來推去就到了他的手裏。

  可他卻是個辦事不但認真,還十分較真的人。接手了慈濟院的賬簿後,他不光看了交接前後的賬簿,還連過去五年的賬簿記錄都翻查了一遍,對照下來,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或許是前任主事嫌麻煩,也或許是經手的人根本不怕查,毫不掩飾,那些原本該撥給慈濟院的銀子,戶部撥出一千兩,慈濟院花出去的卻只有三四百兩,其餘的部分不翼而飛。

  其實也不叫不翼而飛,大家都心知肚明,五年前,壽寧侯打着爲皇后娘娘做善事的旗號,接手了戶部對外的慈善救濟事宜,從災年放糧賑災,千歲萬壽節日祈福,到官方開辦的慈善機構如慈濟院、善藥堂等等。

  明面上壽寧侯替皇后娘娘募集了不少善款,通過戶部撥入這些慈善機構,可實際上,撥出的款項,和花費的款項,中間的差額被誰吃了,大家心裏清楚,可嘴上都不敢說。

  別人不敢說,李夢陽敢。

  他不光敢說,還敢查。

  除了吞佔善款的事,他還一口氣查出壽寧侯霸佔官產經商,與民爭利,仗勢欺人,逼得對門的鋪子幹不下去後強買強賣……至於那些強搶民女,貪贓賣官的事,更是數不勝數。

  就連戶部的同僚們,每逢節日都得給張家送禮,明知道壽寧侯錢莊開出來的“銀票”虛頭很大,還照樣如數入賬,最後虧的是國庫,肥的是自己的腰包。

  這人人都下水的臭水溝裏,李夢陽不但不肯同流合污,還要掀了蓋子把裏面的髒污都爆出來,這誰能幹?

  在前世,李夢陽就得了個“欺壓同僚、挾制上官”的罪名,被解職問罪不說,壽寧侯對他恨之入骨,讓人將戶部貪腐之事都扣到他頭上,嚴刑拷打,險些就將他在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中刑求致死。

  最後還是弘治帝發話,言官無罪,纔將李夢陽放出詔獄。可在那之後,因他得罪了外戚權貴,被壽寧侯等人瘋狂追擊,而他也硬氣,不但不肯服軟,反而拼命查抄他們的罪證,一再上書彈劾,後來據說他寫過的奏摺,就足足有一人高。

  正如他當年參加科舉考試時,白晝提燈,有人問之,他便答:“身處黑暗,前路難行,恐遭暗算,唯提燈而行,心向明光。”

  官場黑暗,他看到,也知道,卻始終不甘屈膝以事。當初若不是考卷密封,拆卷後他一舉奪魁成爲解元,不僅文章被人爭相傳抄,連他白晝提燈之事也傳得沸沸揚揚,那些想要整治他的官員礙於名聲只好作罷。

  強項如此,當真人如其名,夢陽向光,容不得黑暗陰影。

  朱厚照看着這個儀表堂堂剛直不阿的真漢子,第一眼就生了愛才之心。

  嗯,沒錯,他看人先看臉,顏控。

  當年他第一次見到李夢陽時,正是弘治帝駕崩,他剛剛繼位之時。那時的李夢陽已年過三十,幾次牢獄之災幾乎毀了他的身子和容貌,讓他變得蒼老陰鬱,瘦得橡根晾衣架,卻依舊挺直如青竹不彎不折。

  喪父之痛和繼位之重壓得那時才十四歲的朱厚照根本沒在意這個看起來就很可怕的戶部郎中,尤其是在他一來就彈劾劉瑾等人,大有將那些一直陪他玩的太監們都要彈劾至死的架勢,更爲他不喜。

  而後,劉瑾跟當初的張鶴齡一樣,羅織罪名,再次將李夢陽下獄。

  這個倒黴的才子,二十歲中解元,次年中進士,卻一直在官場浮浮沉沉,坐牢的時間比做官還長。

  這次,朱厚照就看在他尚未毀去的年輕俊顏上,回去向弘治帝討了個封,將他從戶部調去了都察院。

  當年永樂帝就曾說過,“御史當用清謹介直之士”(注1),朱厚照相信,李夢陽就是那個可以成爲大明第一強項御史的清謹介直之士。

  “父皇,這是兒臣送你的一面鏡子。”

  朱厚照帶着李夢陽去文華殿見弘治帝時,第一句話這麼說的。

  “唐太宗說過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他有魏徵做鏡子,兒臣以爲,李夢陽也可以作爲我大明的一面鏡子。”

  弘治帝愕然地看着這個打着去神機營旗號,卻拿着大舅子張鶴齡的銀票去慈濟院,最後拐了個戶部主事回來的小太子,忽然覺得,有點不認識自家兒子了,卻也不便駁了他難得認真的建議,先是點頭讓司禮監擬旨去辦,然後讓人將李夢陽帶下去,方纔問他:“兒啊,你帶李夢陽來見朕,壽寧侯知道嗎?”

  朱厚照擡頭望向他,清澈的眼神滿滿的疑問:“父皇,我們朱家的事,爲何要問張家?”

  弘治帝一怔,緩緩點了點頭,“不錯,的確……無需問他。”

  “你是大明的太子,你想做什麼,做便是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