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长(四)

作者:雁九
第4卷 松江,官船码头。 临着码头停泊着一溜的粮船,松江府每年负担着往内府输送白粮五万石的任务,从今年七月开始,就分几批北上运粮,今天要启程的這一批三十艘运粮船,是今年最后一批次北运白粮的船队。 码头上站着一四十来岁中年人,穿着簇新素色儒衫,眺望远处,面上带了雀跃与紧张。 旁边站着一十四、五岁的少年,不解道:“爹,您這也太郑重了?到底您是长辈,瑞二哥待人极为和气,何至于此……” “臭小子待会规矩些”中年人瞥了他一眼道:“真以为名为族兄弟,就是兄弟了?那是尚书府公子,沒看各房嫡支老爷们都巴结奉承着……” 少年撇了撇嘴道:“不說瑞二哥,還有珏三哥在呢,又不是外人……爹還如对大宾不成?” 這少年不是旁人,正是宗房庶支子弟、沈珏从堂弟兼昔日族学同桌沈环,旁边這中年人是族长太爷庶侄沈渔。 沈家是松江大户,各房头田亩数加起来,足有万顷,名下就有四個白粮粮长名额。 要說大明开国初年,因粮长一职发家致富的乡绅不是一家两家,不過现下世道不如早年,水路关卡多,衙门裡又流行卡拿要那一套,白粮北上耗费過甚 即便朝廷一石白粮贴补一两多银子,可北上水路一直到京城衙门,重重关卡,稍倒霉些,這人情开支就大過于朝廷补贴,不赔都是好的,实沒什么油水 這样鸡肋职位,寻常乡绅人家得了,說不得就要折腾得倾家荡产,可松江士绅大族名下都挂着几個,不過是卖人情给地方父母,你好我好大家好罢了。 沈渔也有秀才功名,不過入学多年连乡试下场资格都沒捞到一次,就绝了上进心思。族裡安排差事的时候,他就接了白粮粮长的差事,即便辛苦些,好歹有沈氏一族为后盾,倒是无需担心会亏空钱米,年底族中亦稍有补贴。 虽說挂着粮长之名,可松江白粮粮长五十来人,也不是年年都要上京,上京人数都是之前排出来的,三、两年轮一次,今年上京粮长中,沈渔并不在内,不過因沈瑞、沈珏等人返京的缘故,沈渔就与這次上京的其他粮长做了调换,为的就是照顾沈瑞、沈珏等人方便些。 俗话說得好,行船走水三分险。這北上因走运河,即便沒了水匪的风险,可船行江上小两個月也辛苦。沈渔却是不用宗房大老爷开口,主动应下此事,且甘之如饴,還带了儿子出来。 被儿子顶嘴,他也不恼,慢條斯理道:“即便是至亲骨肉,也要多往来才能相亲。松江族人数以百计,珏哥本家亲老子、亲叔父都在呢,我這逢年過节才见上一面的堂叔算甚了?前年二房二老爷南下,从族中挑选族侄去任上,作甚沒选旁人,选的是三房玲哥与九房琳哥?還不是曾一路同船南下,处出来的交情……傻小子,仔细寻思去……” 沈环虽晓得自家老子說的有道理,可還是有些别扭:“即便二房如今显贵,爹也不往京裡去,這般……交好……作甚哩?” “目光短浅有现成的大腿不靠,等到有事想抱的时候也抱不上了你老子我是不行,你们兄弟几個我也瞧出来,能出個秀才就是谢天谢地,可你的侄儿们呢?沈家诗书传家,举业是根本。只要出来個举人,就有进京的一日……七房、八房那边,要不是靠着二房大老爷,能得了江南教职?与二房交好,总不是坏处。真要說起来,珏哥已经出继,就不是宗房的人,虽都是血脉亲缘,可嫡支反而不好大喇喇去亲近珏哥,還不如咱们這些堂亲更便宜……這條线若是搭上,就是嫡支那边也会念着咱们的好……”沈渔带了几分得意道。 沈环耷拉下脑袋,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当年在族学时,虽說嫡房子孙稍强势了些,可旁枝庶房也并未受轻鄙,大家是差不多的族兄弟。如今却不同,官宦门庭的与寻常门庭的,有功名在身的与撂下书本的,身份地位就有了差别,随之时光流逝,這差别会越来越大。 沈瑞、沈珏、沈全几個,都是早早起了,在五房用了早饭。 虽說昨晚践行宴后,沈瑞已经說了“京城再聚”的话,可像沈琴、沈宝、沈珈這几個往来交好的族兄弟,依旧是起了大早過来相送。沈瑾身为沈瑞的本生兄长,自然也沒有落下。 倒是宗房那边,沈有伤卧床的缘故沒有露面,沈械也沒有出现,宗房大老爷亲自過来,又带了小栋哥、小桐哥随行。 小桐哥是沈长子,当年沈珏离开松江时,不過是族学裡的蒙童,如今已经是十来岁的小小少年。 眼见宗房大老爷与鸿大老爷說话,旁人围着沈瑞說话,小桐哥就走到沈珏跟前,低声道:“五叔……” 沈珏皱眉道:“怎么還折腾了你来?好好的,倒是累你起了個大早。” 小桐哥从袖子裡拿出一個巴掌大锦盒,带了忐忑道:“是我爹打发侄儿来,這是我爹吩咐侄儿带给五叔……” “程仪昨儿不是都给了么?怎么還有一份?”沈珏挑了挑眉道:“心意我领了,东西就算了,你拿回去吧……這五叔可叫不得了,即便是不习惯,总要学着改口。” 小桐哥当年入族学时,都是沈珏這個小叔叔带着,只是到底是孩子,前年见面也沒接触几次,今年见面时不免有些陌生。沈珏伤心太爷之丧,也沒心情去哄小侄子,两下裡才沒往来。 如今眼见离别,年幼的小桐哥只觉得心裡不得劲,鼻子酸酸的,小声道:“可五叔就是五叔,私下裡唤一声也不行么?” 见他這般孩子气,沈珏反而笑了。 他摸了摸小桐哥的头,道:“错了,我已经不是五叔,以后需改口叫我‘珏三叔,……排行改了,总算名儿還是這個,要不我還是我么?我会是谁呢……”后边一句却是自言自语,低不可闻。 小桐哥似懂非懂,捏着手中锦盒,觉得似乎当改口,可是到底不习惯,张不开嘴。 沈珏莞尔一笑,不再理会小桐哥,走到宗房大老爷跟前,带了几分埋怨道:“真是的,都說了不叫您来……” 连句正经称呼也沒有,又是這般口气,落在外人眼中就是失礼。 宗房大老爷不以为忤,摸着胡子“哈哈”两声,道:“我向来起的早,就算不過来,在家裡也起了……随你们去码头溜达溜达,又不费什么事……” “如今已经過了中秋,這一早一晚也不是闹着玩的,您倒是当自己還是年轻人不成?”看着宗房大老爷身上只是夹衣,沈珏皱着眉,解下自己身上斗篷,给宗房大老爷披上。 “不用,不用,你小心着凉……”宗房大老爷忙要推开,沈珏哪裡肯让?依旧是给宗房大老爷系上了。 “你這孩子……真是不听话……”宗房大老爷拍了拍沈珏的胳膊,低声叹道。 沈珏扶着宗房大老爷的胳膊,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却是比哭還难看。 鸿大老爷与沈琦父子两個在旁,都有些傻眼。 都說宗房大老爷疼爱幼子,如今算是眼见了,這父子相处也太過随意些了,不像是父对子、子对父的模样。不過却是并不碍眼,反而让人心裡发酸。 沈瑾、沈琴、沈宝這几個小辈,倒是并不觉得沈珏礼数上有什么不对,看着父子二人這般相处,倒是带了几分羡慕。 即便是至亲血脉,如今也不再是一家人。沈珏這次是因奔丧才得以回松江,以后若无意外,多半也是如此,說不得生离既是死别,想到這裡,众人心中又暗暗唏嘘。 五房休整半年,明年還要回京城,小栋哥這裡也是因与沈瑞、沈珏先前在京城年节常见的,沈瑾、沈琴、沈宝几個立志科举、想着早晚要见,因此最难受就独有宗房大老爷与小桐哥。 小桐哥年纪在那裡摆着,只是稍稍感觉舍不得,宗房大老爷却是狠盯着幼子,舍不得移开眼。他方才虽与鸿大老爷父子說话,可眼风一直沒离开沈珏。眼见沈珏沒有收小桐哥手中锦盒,他并不觉得意外,可心裡却是越发难過。 一行人出了五房,乘车的乘车,骑马的骑马,到了官粮码头。 沈渔带着沈环,已经迎了過来,旁边還有個三十来岁的青年,却是吏员打扮。 见到宗房大老爷,這吏员趋步上前,见礼道:“见過沈世伯……” 宗房大老爷带了几分意外道:“這不是陆家三郎?不過是白粮北上,怎么是你上京?” 那青年带了无奈道:“禅师去年从祖庭直接北上京城,至今未归,小侄奉祖父之命,前往京城接禅师回来……” “這样說来,洪善禅师如今竟在京城?”宗房大老爷听了,带了诧异,望向沈瑞:“瑞哥可晓得?” 沈瑞摇摇头道:“小侄還是头一次听闻……当年家师与我在西林禅院受禅师照拂颇多,要是知晓禅师在京城挂单,小侄自当早去拜会……” 這青年本打量着沈瑞,有些拿不准,实在是三年時間,沈瑞变化颇大,全无孩童模样,五官也张开了。 听了宗房大老爷与沈瑞对话,他才露出欣喜来:“真是瑞哥這般高了,一时還真不敢认……” 沈全上前抱拳道:“正是小弟,见過陆三哥……” 西林禅院是陆氏私产,沈全当年寄居三年,却不是四房长辈安排,而是沈理一手安排。 陆氏亦是松江大姓,仅次于沈家、贺家的二等人家,与沈家也是联络有亲 沈理之亡母,就是陆氏旁枝之女,眼前這陆三郎论起来,算是沈理表亲。 当年沈瑞在西林禅师守孝,沈理亦在母孝中,常登门与洪善禅师讲禅。慕其状元之名,不少陆氏子弟都往禅院听讲,其中就有這嫡支子弟陆三郎。 因有一层表亲关系,陆三郎当年在禅院与沈理见了好几次,对于沈瑞也颇为亲近。 像沈、贺两家,身为地方士绅大族,教导儿孙,都是以读书举业为重,嫡支子弟也看不上县衙小小司吏之职。 陆家与章家却是因祖上德衡公遗命,子孙士农工商不禁,全凭天分悟性。嫡支子孙别說是出为吏员,就算打着算盘直接经商的也大有人在。 一县政务,钱粮为首,户房最重。 华亭县是大县,户房吏员数人,司吏为首。 陆三郎即便有家世支持,可這個年纪能为户房司吏也是凭着真本事。就是宗房大老爷這样的世交长辈,私下也赞過陆三郎能于,只是在学习上不开窍,院试勉强過了,混上生员功名,岁科考试都是下等,只能绝了举业心思,倒是可惜了…… 由沈渔這族叔跟着照应,這负责运粮北上的又是沈瑞的旧识,宗房大老爷提着的心也算着放下些。 這边粮船都是昨晚就装好清点完毕的,沈瑞、沈珏等人行李也是昨晚送上船,只等着今早天亮就出发。 眼见時間差不多,陆三郎就与宗房大老爷、沈琦、沈瑾等人作别,带了沈瑞、沈瑞等人登船了。 等粮船离了码头时,天色已经大亮。 看着江面,宗房大老爷长吁了一口气。 “祖父,珏三叔的斗篷落下了……”小栋哥看着宗房大老爷身上,道。 他前几年在京城,改口改的早。 宗房大老爷低头看了看身上,自言自语道:“這小子,倒是蹭蹭长個子,都要有我高了……” 沈琦带了众族弟上前,道:“海大伯,上车吧,江边风硬……” 宗房大老爷点点头,招呼着小桐哥,转身上了马车。 其他人年长,都骑马相随。 “既是回来,明年小栋哥是不是该应童子试?”沈琦随口问道。 小栋哥点点头:“是啊,原也要今年年底回来的……” “京城书院,名师云集,小栋哥学了這些年,那边老师怎么說?院试可有了把握?”沈琦问道。 小栋哥闻言,不见得意,反而眉眼间多了愁绪:“老师說要是在京城应试火候差不多,可是在南直隶這裡,却是不好說,多少要看运气……” 沈琦深有感触道:“谁让咱们這裡是文章大省,百姓教化早,别的地方院试容易,乡试惨烈。南直隶這裡,院试這裡就要命。過了院试,一辈子摸不上乡试边的又大有人在不過你年纪小,也无需太多着急,你全三叔院试就考了三回” 沈瑾少年登科,并不觉得有這样难处,沈琴、沈宝两個听了,却是心有戚戚然。 一行人回了沈家坊,到了胡同口,各房少年上前与宗房大老爷别過,各自家去。宗房大老爷一行,则马车继续,回了宗房。 宗房内宅,西侧院。 沈趴在床上,不时望向门口,见到小桐哥进来,眼睛一亮,忙抬起身来:“回来了……东西可给了……” 小桐哥面上带了不安,从袖子裡拿出了锦盒……RU!。(去读读www.qududu.cm) 這篇小說不错推薦 先看到這裡书签 TXT全文下载 如果您认为不错,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的連載更新 請进入《》发表您对该作品的建议或者感想。 字母索引: 去读读、、、、、等类型的下载!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