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伪莫辨(四) 作者:雁九 第5卷 来美国近二十年了,杭明认识和接触的人不计其数,吃在餐馆裡,走在大街上,逛在商店裡无缘无故,你就想和她聊一聊。 人的一生有欢喜有忧愁,一生都能快快乐乐的人,還真的沒见到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似乎是一個普遍的人生规律。 女儿默默的在病榻旁,细致入微的照顾着她的亲人,她哀求医生尽全力挽留她的亲人。最终临别的一天终于来到了,女儿趴在唯一的亲人身上,哭嚎着,呼唤着:安娜姐待人和蔼可亲,热情周到,到她餐馆裡去的客人,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能得到她非常好的招待。安娜姐经营日本餐很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属于那种在美国早期经营日餐的成功者。 可是,让她们俩都沒有预料到的是,這次催眠并沒有催出安娜姐姐和她男朋友的因缘关系,却催出了杭明和安娜姐姐的关系。 通過這次催眠,杭明发现了一個现象,就是安培這一生的文学修养,谈吐风貌,仙骨飘逸和超凡拖俗,可能都跟她這几辈子的经历有些关系。 “請你别离开我,别掉下我,你一生为了爱我,为了我的成长,无私无我的付出,对我的爱,对我的付出,我无以报答。” 這個调皮的小格格就是安娜姐姐的某一世,這個太后就是杭明的某一世。当安娜告诉杭明就是那個太后时,她感到很逗乐,同时又有一番感慨,怎么太后這辈子成了在美国kao打工挣钱的平凡人了。 人生无常,纽约大街上横躺着的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士,說不定哪生哪世也曾经是一国的国王或王子呢。 听杭明谈起种种的因果报应,安培很是好奇,心情似乎也平静了很多。杭明接着给安培谈起了催眠,說這样能够了解前世今生,因果报应。 “意大利少女”慢慢步入中年,气质极佳,经常穿着黑色的拖地长裙,头上带着黑色丝质面纱,象高贵的卡门,但终生未婚,把毕生的精力和青春的年华,全用在抚养這位小孤女身上。 接着安培的另外一生是欧洲的贵族,在追求自由,享受自由和崇尚文学的氛围中,渡過了悠闲的一生。安培在那一世有很多好朋友是作家,诗人,其中包括美国著名小說家海明威,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时事,诗,文学,小說和艺术。 就在這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从大陆来的杭明与台湾来的安娜姐相逢了。 安培崇尚诗情画意,不喜荣华富贵,這种品性,与杭明這种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颇能合得来。 老道满头白发,白须绕胸,经常练功,打坐和舞剑,還有两個小童子陪伴于他。山岩上是参天古松,悬崖峭壁间有一條白色的瀑布直奔而下,真的是仙人的仙境。 紧接着,安培看到自己進入到了东海蓬莱仙境,她脚踏云彩,手持荷花,一手拿着篮子,篮中有一條活蹦乱跳的金鱼。 可惜杭明当时只管震惊和高兴,丝毫沒有注意到,要详细的记录下来,或录音下来,当时也沒有想到要写出来,真是一大遗憾了! 圣人曾云:“德乃生前所积,君,臣,富,贵皆从德而生,无德而不得,失德而散尽。” 最后,安培看到自己進入到了明朝的一世,她是明朝一位修道的老道,住在山明水秀的江南深山裡。 安培描述了蓬莱仙境的山山水水,還有自己和另外七位神仙开着斗智的各种玩笑。安培特别描述了韩湘子优美的笛声,飘荡在整個蓬莱仙阁,随着笛声,她也唱起了欢快的歌。 在往后的岁月裡,两人相依为命,多少個日日夜夜,少女在油灯下为小女孩缝衣添被,为小女孩烙香脆可口的意大利饼。 来美国后,除了经常吃中国餐之外,杭明還喜歡吃的就是日本餐了。有一次,经朋友推薦,杭明去了一家非常地道的日餐馆,這家餐馆的老板就是安娜姐。 催眠中,安娜首先進入了罗马时期,她看见了古罗马广场,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一個非常清纯典雅的,十岁的意大利少女,非常慈祥的在给广场上的和平鸽喂食。 接着,安娜看到自己進入了清朝,這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清宫皇太后领着嫔妃和格格们去颐和园品赏牡丹。 杭明就劝慰安培,說道:“有德者,才能活到一百岁以上而善终,你父亲過去肯定积了很多德,才能有這稀世的长寿,才能有你這样出色且孝敬的女儿,对比地球上那七十亿芸芸众生,你父亲真的是德大福大。 這样幸运的人有,但并不太多,在美国,杭明就遇到了這样一位集诗人,教授和舞蹈家于一身,富有正义和良知,且在困难时期,总有人雪中送炭的朋友——安培。 哭声真的是撕心裂肺,动人心弦,伴随着哭喊声,安娜姐姐和杭明在意大利的這一世因缘也结束了。 這個事例,真让杭明的思绪万千,对每一生和每一世的群体轮回转生的回顾,真的给所有還在迷雾中挣扎以求生的人,一种警示和启迪。人生是学习,是关爱,是无私付出,是成长,也是生命的升华。 安培很快就進入了催眠状态,与其他经历催眠的人不同的是,安培在催眠中一直是非常快乐,脸上洋溢着幸福,還一直說道:“我要飞,我不往下边走,我要飞上天!” 虽然太后让大家,今天不用太讲究宫廷的礼节,但是众嫔妃,格格和宫女们還是齐齐的跪拜,并向太后請安。当时有一個小格格,跪在左边的白色牡丹花丛中,lou出一個小脑袋瓜,抬头偷望太后,脸上显出调皮的神色。 牡丹为中国的国花,花大,色艳又富丽堂皇,被尊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喻意繁荣昌盛和和平吉祥,极受太后皇妃们的崇尚。 而当烦恼忧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能有一位善良,乐于助人的朋友为其排忧解难,那真的是福份来的。那一时刻,真有一种上苍待人不薄的真觉,生命的活力从心底汹涌而出,刹那间,似乎自己又是一個新的生命了,真的是幸运! 這條鱼跟安培很有缘,两支眼睛象会說话似的,在跟她沟通着什么,她把這條金鱼放到了云雾缭绕的仙池裡,這條金鱼于是就下凡到了人间。 那时皆无白领和蓝领,黄白黑人种,来自东南西北中這种概念,只有将心中一霎那的善念与对方分享一下的冲动,這种无缘无故的冲动从何而来,杭明想那可能就是缘吧。 安培還描写了她跟另外七位神仙当时的对话,从催眠中能知道安培的某一世是何仙姑,這是杭明事先万万沒有预料到的。 安培对催眠也很感兴趣,她们约定如果有空闲時間时,一定要尝试着通過催眠了解一下過去。在今年农历新年时,杭明给安培進行了催眠。 少女的手上下飞舞,在她脚边成群的鸽子,欢快的取食,永远吃不饱的样子。杭明就问她這個美丽的少女是谁,安娜姐姐却說是杭明,這着实让她吓了一跳,杭明以为這就是安娜姐姐自己呢。 杭明一见到安娜姐,還沒聊多久,她们就一见如故,开始谈天說地,仿佛相熟很久了。临走时,她们互留电话,之后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少女的身边有一個五、六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的双亲已经去世,她是個孤儿,被這個少女收养。杭明又问安娜這個小女孩是谁,安娜說,這個小女孩就是她自己。 离婚后,安娜姐姐又有了一個男朋友,相处已经很久,但感情上就是不能溶洽到一起,分开又不愿,结婚又心不甘。看安娜姐姐实在苦恼,杭明便向她推薦了催眠,但不知能否成功,安娜姐姐答应试一试。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這位清纯典雅的“意大利少女”已慢慢步入老年,她身体虚弱多病,医生经常進出她家的门。小女孩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也已长大成人,她非常担忧這個世上唯一的亲人有朝一日会离她而去。 公主在宫女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国王和王后面前,敬拜父母亲,感谢父母亲的培育及特赐的盛大晚会。公主此生在众百姓的爱慕中,在父母亲的保护及爱护中,在高高的皇宫围墙裡长大,虽然拥有了一切荣华富贵,但却沒有走出皇宫的自由。 安培找到杭明诉說道,她的父亲是如何的好,她悲痛yù绝,简直要随父亲而去了。 人生一世,能顺顺利利和潇潇洒洒走一回的,真的還沒见過,安娜姐经营餐馆很成功,朋友人人羡慕,沒想到她的第一次婚姻却很不幸。 你父亲一生身为教育家,为社会培养了无数英才,尤其在抗日烽火年代,你父亲既是校长又是学生的父母,对每一位学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還曾腾出校长官邸,给陈纳德的援华飞虎队居住,這不就是积德行善嗎? 皇后安排着宫廷中的佣人来准备晚会,卫士手捧着葡萄美酒鲜花,穿梭着敬给皇亲国戚及邻国的贵宾,整個皇宫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安培首先進入的是自己在土耳其的一世,她在土耳其的皇宫裡,看到有许多宫女身着五彩缤纷的舞裙,在中东音乐的旋律下围着自己跳舞,庆祝公主二十岁的生日。 你父亲的长寿善终,不就是這种吃苦行善的报答嗎?你应该为此感到安慰呀。” 当然這也不太准确,正法弟子中有很多都是歷史中的风流人物,到了今世,很多却变成了一個不起眼的平凡人,因为就是为了在苦中修炼,旧势力也是這样安排下来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确也真是古难全。去年,安培一百多岁的父亲去世了,她非常的悲伤,往日那种诗情画意的一脸春风,被突来的噩耗,打得真的是无影无踪了。 那一世的太后,可能就是杭明在生命长河中积德积的吧,這一世kao打工为生的自己,也许就是当太后那一世,大福大贵,享受了太多,但又沒有及时利用好自己的权力地位,去体察民意,爱惜臣民,顺天顺道,导致宣德不够造成的吧。 “有缘千裡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杭明对老祖宗所說的這條法理,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安培周围总是有很多朋友,大家也总是被她的喜乐所感染,在困难时总有人雪中送炭,可能是她前世曾是修炼人,坏事作得少,也可能是父辈积德所至,也可能是 安培看到自己,当时是坐在法国巴黎街头的啡馆,与海明威喝着啡,在艺术文学中畅谈,享受着一种悠闲、浪漫自在的人生。 此时颐和园裡真的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太后坐在牡丹庭园中,身着黑色绸缎,佩戴着黑色珍珠项链,神态威严又雍容华贵。盛开的牡丹,使太后的兴致极好,宫廷中森严呆板的气氛,自然也少了许多。!。(去读读www.qududu.cm) 這篇小說不错推薦 先看到這裡书签 TXT全文下载 如果您认为不错,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的連載更新 請进入《》发表您对该作品的建议或者感想。 字母索引: 去读读、、、、、等类型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