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兇手
盧象升需要掛宣大總督的職位,方便他統率麾下宣大、山西兵馬;陳新甲接任宣大總督後,負責宣大二鎮實際的軍務、防務。
於是問題就出現了,戰後盧象升是高升呢,還是繼續回鄉守孝?
反正不可能繼續回宣大當宣大總督,那麼現在盧象升麾下的將領們,就得轉移到陳新甲麾下做事。
在眼前這個特殊的節骨眼上,盧象升麾下的將領,和陳新甲有一些公務往來,書信往來,自然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那麼陳新甲擔心宣大、晉軍跟着被盧象升恣意使用,白白消耗掉,讓他這個繼任的宣大總督沒兵可用,還要擔負龐大的邊防壓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崇禎皇帝可不是有耐心聽你解釋的人,你陳新甲既然是宣大總督,那宣大的兵馬呢?
用你的時候你拿不出東西來,那就把腦袋拿出來吧。
崇禎手裏的皇糧不好喫,陳新甲必須要保住宣大的核心力量,不能讓盧象升打光。
同理,陳新甲要爲未來考慮,其他人要不要爲自己的未來做考慮?
眼前呂維已經偵查到東西兩路八旗軍已經開始有合流的趨勢,那麼前線明軍必然也能偵察到……至於是否上報給盧象升,就是另yīmǎ事。
東西兩路明軍合起來,不見得能重創分兵後的一路八旗軍;現在八旗軍已有合流的趨勢,那即將到來的決戰,明軍能打到什麼地步?
對西路明軍來說最壞的消息不僅於此,另一個壞消息是他們的友軍,東路明軍是關寧軍組成的。
雖然關寧軍統率由高起潛換成了方正化,一個此前沒多少軍事威望的太監,可東路明軍本質就是關寧軍這一點沒有一點變動。
關寧軍,是關門軍、寧遠軍的合稱;寧遠軍不必細說,經袁崇煥之手,從遼鎮演化而來的,核心就是寧錦防線;關門軍,是山海關、薊門兩處融合形成的關門防線駐守軍。
遼鎮已經和東江鎮一樣,漸漸消散不見了。
從精神、衣鉢、傳承上來說,現在的關寧軍就是遼鎮借屍還魂,當年遼軍什麼德行,現在關寧軍就是什麼德行。
拆散使用關寧軍,這幫人還能好好打仗,能幹點苦活;如果關寧軍集中起來使用,那真的是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有這樣的友軍,本身軍力只有兩萬八千的西路軍,怎還敢跟着盧象升去打野戰?
從宣大出兵入援京畿時,那個時候盧象升因爲崇禎奪情,不准他回鄉守孝已經當衆詆譭崇禎,幾乎已經存了死志。就算這一仗不死,戰爭結束後,以崇禎的性格,盧象升勢必難逃一死。
你盧象升想死,可別拉上宣大晉軍……三軍將士是無辜的,他們還不想死……他們跟着你盧象升死了,我陳新甲豈不是離死也不遠了?
反正你盧象升想死,那你死去吧。
於是,宣大總督陳新甲在拿走一半總督標營後,宣大方面報告敵情,說邊塞有建奴接應兵馬即將入寇。一個新的推斷在宣大軍情報告上形成,那就是八旗軍匯合後,要從倒馬關殺入山西,或者從宣大出塞。
那麼盧象升西路軍所在的真定,重要性下降,應該拆分兵馬去防守倒馬關。
派誰去呢?
山西、大同兩位巡撫各自帶着標營各自有防守轄區,盧象升名下還能調動的軍隊就剩下半個標營四千人、大同總兵王樸八千人,宣府總兵楊國棟七千人、山西總兵虎大威五千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