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有错当罚
即便重头戏在沈府,但自家府裡也不能半点不准备,是以丹娘一早便召了一众管事婆子来說话,给他们交代了接下来几日的安排。
到了這会子,家中该办的年货都办了,有些什么缺的只管指派管這一块的人来采买便是,原也不是什么大事。
丹娘管家,向来抓大放小。
有些個细微末节的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過了,但偏偏有些环节马虎不得。
有些個下人们却不知這位当家主母的厉害,见丹娘年轻,說话温柔可亲,丝毫不见那厉色,便觉得這位大约也是個脸皮薄的,有些事情办起来也就不那么用心。
年前,给外院家塾办采买的小厮弄错了两箱烛火,還有三分之一的煤炭也沒按照规矩来,被管事的发现了,自觉数量太多,捂是捂不住的,连忙报了上去,一直送到丹娘面前。
冬日裡,炭火蜡烛是最最要紧的消耗之物。
加之又是家塾那头使的,自然是马虎不得。
再瞧瞧那烛火,一支支短缺不說,裡头居然還是空心的。
那三分之的煤炭也以次充好,白花花的银钱花了出去,却沒见着好的送上来,如何叫人不光火。
這一次,丹娘半点不手软,笑眯眯地将当事人都叫来,仔细询问一番后,打板子的打板子,撵出门的撵出门,竟是谁来說话都沒用,一气发落了十来個下人,
终于将府裡那些人给镇住了。
還有些不甘心的,要被撵出去的下人,托人给南歌送礼。
南歌的丈夫是外院家塾的教书先生,自己又是丹娘身边的红人,如此风光,谁人不羡慕?要說能在夫人跟前說得上话的,除了她也沒旁人了。
一時間,南歌的院子热闹起来,前来說话笼络感情的、登门送礼的,络绎不绝。
那吴文瑞本就是個读书人,骨子裡自有几分清高。
见状难免不爽,却又不好当真呵斥,只能板着一张脸,将眉心拧紧,一副看谁都不顺眼的模样。
换到了南歌這裡,她就沒這么好的脾气了。
那一日从内院办完事儿出来,正是黄昏茫茫,日头渐退的时候。
刚到自家院外,她就叫三五人给拦住了。
见他们一個個满脸堆笑,手裡還拿着各种礼物,南歌心头冷笑,如何不明白的。
不待他们开口,她便朗声将他们一個個都骂了一通。
从前就是丹娘身边能干伶俐的大丫鬟,历经风雨后,她早非那些個面皮薄的小女子,但见她一手叉腰,一手指着那些人的鼻尖,一個個点過去,桃花腮涨得微微发烫,眉眼眯起,一片凌厉微芒。
“好呀,你们一個個的惯会拿我当枪使!夫人可不是随随便便撵人走的性子,咱们府裡到了圣京城這些年,主子可是最温和可亲的,你们一年四季身上的衣裳,手头的银钱,日常一应吃穿嚼用,哪一项不是夫人给
的?”
“交代给你们那点子事情都办不好,拿着府裡的银钱也能办成這样,我呸!不說咱们做下人的,不识几個字,但這一等价钱一等货的道理总该明白。”
“你们倒是想趁着大年节的糊弄夫人,却也不想想是恶心了你们自己!打量着夫人不愿撕破脸,就這般沒脸沒皮的,不妨出了府门出去问问,谁家有這個道理?”
“這些個东西我可受不起,快别說叫我到夫人跟前讲两句好话,說你们再不敢了這样的话,我不過是跟在夫人身边久了点,夫人又宽厚,才有了如今的体面,叫我替你们开口,我脸上臊得慌!”
“便是往后去了阎王老爷跟前,我也断不能开這個头!你们倒是有道理,那不妨闹开了,大家這個年都别想過,瞧瞧是谁脸上沒光!”
众人见南歌這般厉害,一個個都被唬住了。
他们本就心虚,被人這样大咧咧地捅破那层纸,哪裡還敢继续待下去。
沒過几日,這些人便灰溜溜地收拾铺盖走人了。
抚安王府的夫人已经很厚道了,只是叫他们回去,从前得的赏赐一概沒有收回,光是靠着那些個绸缎首饰银钱,也能過個很富足的年了。
南歌狠狠发了一通火,进了内屋,见丈夫正在灯下写字,外头两個服侍的小丫头已经在做饭了,這才缓了缓脾气上前与他說话。
吴文瑞笑道:“還是娘子有本事,随便一說那些人便走了,当真围
了一日了,叫人好不烦扰。”
闻言,她俏脸微红,娇嗔啐了一声:“连你也爱這般打趣人了。”
消息传到燕堂,丹娘快活至极,晚饭都多用了半碗。
“何以解忧,唯有南歌啊。”
“以后多跟你们南歌姐姐学学,遇到這种事,该骂骂该打打,出了什么岔子,我给你们兜着。”
她如此畅快,心情大好。
女子在這世道生存本就不易,她不能与时代的年轮相抵抗,唯有将能护住的人都护住。
晚饭后,她還特地赏了一对赤金虾须镯子,让翠柳带去给南歌。
這般大的体面,看得众人一個個眼红羡慕,却也知道這位南歌才是夫人身边的头一等红人。
那赤金虾须镯子瞧着精细漂亮,以赤金为底掐丝做成了细细的两圈,两头各用一颗珍珠为扣,瞧着就精巧。
本也是丹娘打算拿出来平日裡戴着玩儿的,正好给了南歌。
院外這一圈事情自然是瞒不過沈夫人的耳目。
第二日启程去沈府的路上,她就隐晦地与丹娘說起這件事。
她的想法很简单。
不過是觉得丹娘的处理方法太過明显直白,一個好主子不该叫下人们看出她的想法,一碗水该端平才是。南歌该赏,有些人也未必该罚。
沈夫人缓缓道:“你還年轻,不晓得這其中的道理也說得過去,只是往后切莫這般了,免得叫下面的人拿捏住你的心思。”
丹娘却也不看她,目光凝在帘子不断浮动的一角:
“旁人府裡我管不着,我府裡自然是要按照我的想法来的,有错当罚,有功自然要赏。”
沈夫人被噎得不轻。
丹娘缓缓收回视线,那狐皮子制成的袄子上绣满了并蒂莲花,以银线掺入,端的是华丽漂亮,两簇雪白的兔毛领子端端正正地立在她下颌处,将她那流畅润白的线條勾勒得越发富态端庄。
轻轻凝视着婆母片刻,她莞尔道:“太太所言当然是为了我好,這一点,儿媳心裡明白。”
那声音温润儒雅,偏偏字裡行间透着冰霜。
沈夫人一時間不敢对上她的视线,下意识地撇开眼:“你明白就好了,到底是我老了,比不得你们年轻的這般有魄力。”
這话沒有得到任何回应。
马车轻轻摇晃着,不徐不缓地往前进发。
直到都能瞧见沈府门口的两尊石雕,丹娘才重又开口:“太太自是有魄力的,我如何能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