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周急不济富,扬名壮神念 作者:未知 房间裡,邱言的舅母和嫂子正在潘蓉娘說着话。 潘蓉娘坐在床上,面容苍白,脸上有着一丝惊魂未定的味道,想是听了家人之言,知道自己差点沒命,心有余悸。 邱言进来之后,一家人自是一番唏嘘。 见到他之后,潘蓉娘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露出笑容。 和潘蓉娘說了几句之后,邱言這才知道,对方并无在画中的记忆,想来是被摄魂进去,就一直浑浑噩噩,還未来得及苏醒。 几句话之后,蓉娘面露倦色,其他人也都识趣,纷纷退出房间,让她好生休息。 到了门外,邱言這才将来意說了:“舅父,既然蓉娘醒了,就更不能耽搁了,等会儿就去把宅子交接了,收了地契,也好安顿下来,能让蓉娘放心安养。” 刘怀点点头:“就依你。” 盏茶的時間之后,邱言和刘越便离了客栈,拿了地契,交了余下的银钱,最后引着一家人前去。 邱言的舅母、嫂子见了新院子,满心欢喜,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這些天来,她们虽說都听任刘怀吩咐,离开远宁的家,但骤离故乡,总归是要担心的,现在见了新宅子和地契,才松了口气,有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邱言的姨母刘氏也松了口气,這家院子和潘府当然沒得比,但她在潘府近二十年,日日担惊受怕,曲意讨好,倒不如看到這家宅子时来的安心。 注意到众人表情,邱言微微一笑,身上的亲缘因果缓缓松动,人魂越发凝聚,浑身上下有种身轻如燕、劲力充沛的感觉。 随即,他从怀裡掏出几张地契,递了過去:“這是院子的地契,還有城外的几亩田地。” 不過,刘怀却是不肯收。 邱言并不意外,只是道:“舅父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找不到活计,一家人吃什么?再說蓉娘刚刚好转,需要疗养,以免留下后患,我听說青昌有家叫‘餐风堂’的医馆很是有名,裡面的医师医术高明,花费也不多,但总归要用到钱,有了這些田地,至少能细水长流。” 他的這番话,說的一家人都心中微动,眼巴巴的看着刘怀,但刘怀只是摇头。 邱言也不强劝:“既然這样,就請舅父先帮我收着,等日后荣归远宁,再交還给我,不然我孤身一人,要在家守制,碰上点变故,就有可能丢了地契。”說着,却是将地契塞到了刘越手中,“還要劳烦表哥去县衙门盖章。” 事情到了這一步,刘怀纵然不愿,也不好多說什么了。 接着,邱言却是拎起了身边的两個包裹。 這两個包裹裡装着银钱,本来鼓鼓胀胀的,但买房买田之后干瘪了不少。 “這些钱還是由我处置。”邱言這话一說,刘家一行人都神色一松。 身怀巨财,想一想可能觉得是件幸事,但真带在身上才知痛苦,几乎要时刻担忧,沒有一刻轻松,就连刘越本来对钱财還有些想法,可一路带過来,现在也是身心俱疲,见有了新宅子和田地,便不再奢望更多了。 刘怀還有些担心:“言儿,這么些钱带在身上,可要小心。” “舅父放心,”邱言微微一笑,“我并未打算将這些东西带在身上。” 听了這话,刘怀一愣:“你有什么打算?” 邱言的打算,很快就呈现在刘家众人面前,他随后便去了米行,买了几大袋米面,之后又花钱請了帮工,在自家院子裡架起了几個大锅,然后点火…… 熬粥! 這番动静,自然又惊动了四邻,他们一個個探头出来,见到邱家院子裡热火朝天,不由又嘀咕起来,却沒人敢进去一探究竟——早上的事情,他们都還记得,城东的刘老爷,在他们看来可不是能随便招惹的人,生怕殃及池鱼。 “言儿,你這是打算……救济灾民?”到了這個地步,刘怀当然猜到了邱言的打算。 “不错,既然官府放着不管,不如就由我来做,”他见刘怀又要开口,话锋一转,“這些钱是如何来的,舅父你也很清楚,留在自己身上還要担心贼惦记,不如散出去,還能救人,一举两得。” 刘怀听了,沉吟了一下,点点头:“不错,戏裡面的大善人都是宁可散尽家财,也要救民水火、解民倒悬的,你愿意這样做,說明书沒白看,比那些皓首穷经只求一朝登榜、不闻窗外的书生强多了,舅父虽然沒读過书,沒有学识,却也知道這是善举,是好事。” 他的话音落下,姨母刘氏却开口道:“有心是好的,但总要過日子,把钱留着,日后言儿你也能少些奔波,改善生计。” “姨母,這些事情我心裡有数,施粥之事乃是深思熟虑,不是一时冲动,钱财身外之物,周急不济富,与其放在箱子裡等着串绳腐烂,不如拿来救他人之命。” 周急不济富,說的是周济急需者、雪中送炭,而不给富裕之人锦上添花。 听邱言這么說,其他人也就不好再劝。 邱言大把撒钱,雇来人手,忙忙碌碌,沒過多久,粥棚就在城裡一角搭建起来,邱言、刘家众人、被雇来的帮手便开始给饥民分粥。 事情传开,灾民从各個地方找来了碗碟,闻声而来,一個接着一個的领粥,有老有少。 老年人的颤颤巍巍,灰暗的面容上流露希冀;年幼的孩童安静不语,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渴求。 随着時間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吃上了热腾腾的粥汤,粥棚周围渐渐有了些欢笑声,更有一道道充满感激之情的目光投射在邱言等人身上。 尽管時間短暂,但口耳相传,足够让饥民们知晓這施粥之人的来历和名字了。 “邱公子真是菩萨心肠,這些饥民饿了好些天了,哀嚎无助,现在吃着米粥,总算能满意了。”就连帮工的人都赞着邱言。 邱言摇摇头,他這次施粥目的并不纯粹,其实当不得赞誉,只是道:“米粥简陋,虽易于消化,但怎比的了真正的美食?不過是饥者易于食、渴者易于饮罢了,饿极了树皮都能吃,关键還是治理和疏导,眼下施粥也是治标不治本。” 午时一過,粥便被分的一空,邱言留下了傍晚继续施粥的承诺,收拾了一下,便遣散了帮工,带人离开。 四周,众饥民散在各处,脸上满是感激,有的痛哭流涕,不少人甚至跪地磕头。 在邱言的感知中,這群饥民散发出来的情绪、念头和之前有了天壤之别,不再是灰暗、绝望、混乱,而是充满了喜悦、生机和希望。 有丝丝民愿念头连绵不断的汇聚過来,无视血肉的阻隔,直入邱言魂中,又通過魂中黑洞,被传递到了本尊神躯体内。 核心符篆一转,這些民愿就转为神力,凝聚星辰。 “民愿汇聚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来的念头也越发雄厚,這行善果真是扬名的好方法,能提升威望,凝聚民念,一日所得比得上信民拜祭百日。难怪传說积德之人死后能享功德,一個人要是一生行善,单是聚集過来的民愿,就足以支持其死后为神,不朽不灭了。” 邱言心裡想着,目光一转,朝街角一处巷口看了過去。 巷子裡,隐约能看到两個人影,鬼鬼祟祟。 這却是两名男子,一人年龄不小、留着山羊胡子,穿着大氅,体态发福,一看就是养尊处优多年,另一名年龄不大,青衣乌帽,一身仆从打扮。 “老爷,看来這邱生不缺钱呐,他這一天送出去的米粥,换成银两,数目可不小!”那仆从正小心观察着粥棚景象。 “哼!”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冷哼一声,“他這是要沽名钓誉,可惜,我偏不让他如愿,你去叫人通知城内米行,不准卖货给邱言,事后我陈其昌自会有报。”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仆从低呼一声:“老爷!那邱生過来了!”